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58345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四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沙城三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为祖国培养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勇于承当历史重任的合格建设者的需要.社会责任感 有其丰富的内涵.她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 求人勤奋好学,敬业奉献;要求人诚信公正,友善仁爱,乐 于合作,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这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根底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中国社会,孝是最重要的善行和德行,古人“以孝治天下.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是说孝是一切 道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的来源.在前苏联著名的巴甫雷什中学一进门的正面墙壁上,挂着 一幅标语:“要爱你的

2、妈妈! 有人看了,不解地问校长苏霍 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而写“要爱你的妈妈,苏霍姆林斯基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中学生连他的妈妈也不爱,还能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吗? 一语 道出了爱父母与爱人民、爱祖国之间的必然联系.苏霍姆林 斯基说:“一个公民,一个战士和不屈不挠的人,一个准备 为信念捐躯的人是从忠实、慷慨和无私地爱母亲开始的,“在儿童和少年的交界阶段,非常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熟悉 到,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教师抓住契机启发学生对父母的关心.当妈 妈生病时,启发孩子分担一些平时妈妈做的家务,和爸爸一 起给妈妈做顿她喜欢吃的饭菜.如果爸爸要过生日了

3、,孩子 可以和妈妈一起商虽如何庆祝爸爸的生日,比方分析一下爸 爸最想要什么,然后想方设法满足爸爸一个小小的愿望.教 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作为家庭的一员,他她有使另U的家庭成员欢乐幸福的责 任,并自觉地为此作出努力.爱父母,愿为父母的安宁、幸福承当责任,是一个人 爱人民、爱祖国、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根底.当孩子们学会怎 样用美好高尚的感情对待父母时,才能较容易地把这种感情 迁移到他人,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上助人 为乐,进而才可能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度,自觉地为 国家富强而努力.一般说来,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 不可能爱人民;一个不爱家的人,不

4、会爱国;一个不愿为父 母的安宁、幸福尽一份孝心的人,不可能有为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而献身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用出黑板报、主题班会、全校海选等形式表扬孝敬 之星,效果很好.二、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鼓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 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 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爱国故事讲演会、参观爱国教育基地、自拟爱国名言等方式弘扬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在2021年,我校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近5万元

5、,同学们炽热的爱国情令人感动.三、用多种举措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为社会责任感作 好铺垫1、制定小目标,激发责任感班主任帮助学生明确每人的奋斗目标,主张从小事做 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求学生努力做好每一 件事情,然后反思:“我尽力了吗?我努力了吗? 如果遇 到责任心差、不积极完成学习或劳动任务的,要严格要求, 不能迁就放松,否那么会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这对责任心的 养成有弊无利.在目标的指引下,监督可以有的放矢,由扶 到放,促进学生责任心的增强.2、竞争上岗,培养责任感培养学生责任感要从具体工作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 养.在班级治理中,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可促成学生全面提 高.以往受

6、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评价学生时过分注重学习 成绩,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能否为集体、为同学效劳 作为第一条标准,借助竞争机制,努力营造“自己的事自己 做,集体的事抢着做,别人的事帮着做的气氛.在班干部 的队伍建设中,班委没有名额的限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 实现素质的全面开展.3、包干到人,增强责任感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 感的内在根底.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才能进一步上 升为社会责任意识.比方班级劳动中,一些责任心强、热爱 集体的学生会主动参加劳动,另一局部那么成为旁观者,他们 体会不到付出的乐趣,也就没有为他人、为集体出力的想法. 因此,在分配劳动任务时,班主

7、任要尽虽使人人都有一个服 务的小岗位,如拖地、擦窗、擦黑板等,让学生明白自己每 天的工作,鞭策自己把事情做好.4、典范引导,发扬责任感典范的力虽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平时对工作 的态度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做 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只有为人师表, 教育才有力虽,才有说服力.典范引导还应注意在学生中树 典型,把优秀学生作为典型在班中宣传,由于这样的典型生 动、具体、实在,富有鼓励性和教育性.四、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课改中贯彻新理念,推行新型学习方式一一“研究性 学习的重要举措.这

8、种课程具有开放性、 自主性、整合性、 实践性、生成性,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综合实践活动 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 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开展学生的创新能 力,实践水平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假设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根本点正是责任 心.责任心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人格的保证与动 力,是一个人H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 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 一新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心理学认为:责任感是学生的学习的一个广义的、概括 的、长远的动机,在长时间内起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

9、 动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意义.尊重学生,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教育的根底,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前提.而综合实践活 动是一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自主性的学科. 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把学生的 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让学生自己从生活、社会 现实中提出I可题,选择和决定活1动的主题.把活1动的主动权 交于学生,让他们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让他们当家作主. 学 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主题,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我眼中的通州?、?可怕的白色污染?等,这些都是学 生自己经过讨论研究而确定的实践主题.这些主题都能表达 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表达科学、艺术、道德的内 要整合.如:?可怕的白色污染?,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 提出,始于学生对班的垃圾桶的观察而引发的.一天在开班 会课时,一个学生投诉班里的垃圾特别多,垃圾撒在地上经 常给学校值日生扣卫生的分数,因此不能评上文明班.学生 的反映引起了老师的观察与思考,也引起其他同学对白色污 染的关注.于是,老师就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对自己不懂的 环境问题进行一次调查,从而确定了以“可怕的白色污染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要保护环境的社会责 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