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560070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2、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由此诞生了昆、京、川、豫、晋、湘、沪、扬、淮、越等剧种以及山东快书、天津三句半、河南坠子、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以及南京白局、南京评话等曲种。这主要说明()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3、包括粤

2、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在内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广东历史、人文地理、文化精华和民俗风情。“十大名片”表明岭南文化具有()排他性包容性独特性保守性A、B、 C、D、4、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5、北京味道是

3、北京电视台的大型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也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包容性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独特性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已决定将妈祖信俗、福建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千百年来,出于祈福消灾、寻根谒祖的妈祖信俗为百姓所崇拜而传承至今,尤其在台湾2 300万同胞中,就有1 700万信仰妈祖,很多人都把到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当作一

4、生最大的心愿。这说明()A、中华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B、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C、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D、保护传统信仰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7、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8、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在奥巴马连任后去白宫拜访,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

5、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A、B、 C、D、9、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下列诗句属于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A、B、 C、D、10、2013年9月12日至13日,合肥市首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业务培训班在巢湖市举行,此次培训班旨在不断提高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该市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

6、国主义就是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A、 B、 C、 D、11、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12、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太空,再次彰显了载人航天精神的强大推动作用。在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实践中铸就的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

7、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把当地自然山水、民俗民风、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等元素与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舞表演理

8、念加以融合,使每一部作品都风格鲜明、凸显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印象系列剧的演出带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享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印象系列作品成功的原因。(16分)14、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扬州文化,在中国文化领域独领风骚、异彩纷呈。某校高三(1)班学生开展了“品尝扬州”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体味扬州文化】世博“江苏周”闪亮扬州元素。在上海世博会“江苏周”文化活动中,扬州雕版印刷、剪纸两项“世遗”以及漆器、清曲、杖头木偶、高邮民歌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向海内外精彩展示。各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现场表演绝活,让游客体验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

9、淮扬文化,尽享扬州文化瑰宝的迷人魅力。(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扬州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4分)请说明其主要原因。(8分)【享受扬州文化】文化是扬州的根,是扬州的魂,是扬州的脉,更是扬州的资源和品牌。为此,扬州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以文化博览城建设为载体,强势推进“文化扬州”建设,带动了古城价值和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带动了文化企业集团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市民素质的提升,带动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带动了社会和谐。(2)请揭示材料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16分)【宣传扬州文化】扬州文化建设的成就让同学们倍加自豪,大家决定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组织一次宣传活动。(3)请你为他们的活

10、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设计一个行动方案。(8分)高三(上)政治寒假练习(二)答案 2015.2.9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符合材料中“五千年历史”这一信息;符合“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这一信息;否认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排除。2、解析: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B符合题意;源远流长与题意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将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进行对比,C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而非民族性,D与材料不符。3、解析: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十大名片”表明岭南文化具有包容性、

11、独特性,正确且切题,均与材料及事实不符。4、解析: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儒道两家经典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不同特点,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选出A;B、C与题旨无关;D把中华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错误。5、解析: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强调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及文化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也没有将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进行对比,A、C、D与材料无关。6、解析: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题干中的“很多人都把到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当作一生最大的心愿”说明各

12、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A、D没有体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C说法欠妥。7、解析:D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材料主要体现了团结统一的精神内涵,选D;A、C明显与题意不符;B中的“礼仪”与材料主旨不相符。8、解析:B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精神。混淆了汉字与文字;很好地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精华;错在“趋同”,否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9、解析:A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指南方”“荐轩辕”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描述的是自然事物,体现了要有坚强不屈的毅力,与爱国主义情怀无关。10、解析:B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弘扬中华民

13、族精神的意义。从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角度说明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在我国现阶段,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观点不确切;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是勤劳勇敢,错误。11、解析:C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材料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说明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故选C。A、B不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而是其意义,排除。D错,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而非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12、解析:C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实践中铸就的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

14、富,体现了。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范围,忽视了文化作用的双重性。13、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首先审设问,印象系列作品成功的原因就是文化创新。其次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等。最后联系知识点和材料信息整合答案。答案:(1)立足于社会实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创新。(4分)(2)突出地方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4分)(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分)(4)内容贴近生活,体现真善美,为人们所喜闻乐见。(4分)14、解析:通过对扬州文化的探究,考查调动

15、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设问的内容是中华文化的特征,通过情境材料可归纳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两个特征。结合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说明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中“文化产业、市民素质、民主和法制、社会和谐”关键信息点归纳出文化生活道理。第(3)问,方案要切合主题,具有可操作性。答案:(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扬州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4分)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传统文化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

16、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扬州”建设,带动了城市品质和价值的提升,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扬州”建设带动了文化企业集团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扬州”建设带动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带动了社会和谐。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扬州”建设带动了市民素质的提升。(每点4分,观点和结合材料分析各2分)(3)主题:如“让扬州元素更加闪亮”;建“文化扬州”,展迷人魅力。(3分)行动方案:如举办一次“文化扬州”图片展,向市民宣传扬州的历史文化;发放问卷调查表,向市民征求建设“文化扬州”的建议,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切合主题,言之有理即可。5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