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67430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说课稿 教科版 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本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12课?做什么事最快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青蛙产生了做什么事最快乐的疑问。第二、三、四自然段构造一样,分别写了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乐和得到的答复。第五自然段写小青蛙问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第六自然段写妈妈的答复。这篇童话以对话的形式表达,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可以懂得啄木鸟、水牛、蜜蜂对人类的奉献,体验如何跟别人进展口语交际,感悟到“做什么事最快乐的

2、真正内涵,教育自己今后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该类型的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6个生字“做“快“乐“丛“为“别。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编旁“刂。认识1个多音字“觉ju。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快乐,学会关心别人。三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篇幅较长,但2、3、4段构造相似,教师讲其一,学生便能知其二。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学生乐于自己动手、动脑去感知新事物。针对新课标中对低年段识字写字与阅读的要求,可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

3、课文内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最后一段青蛙妈妈的话:“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正面答复了小青蛙提出的问题,是对啄木鸟、水牛、蜜蜂答复的总结,是理解的难点。四课时安排: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整课方案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第二课时: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朗读训练,迁移延伸。二、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直观演示法。本文内容每一段均附有一幅彩图,图文并茂。因此,可根据内容自制幻灯片,以讲故事的形式播放课文录音或者动画。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把小青蛙向啄木鸟、水牛、蜜蜂提问及他们的答复时的语言、动作、神态描绘得更加完整、具体,及时放幻灯片,让

4、学生看图说话,并借助图画扩展思维,丰富想象,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导语激情趣法。本课开头以“快乐着手,提问:“你有哪些快乐的事?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懂得“快乐一词的意思。再以小青蛙和大问号的画面导入,提醒课题“做什么事最快乐,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并能跟随着小青蛙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很快地进入课文的情境。3以读代讲法。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自己学会阅读方法。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4诱导思维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

5、的过程,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学好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对话者的角色,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维,营造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5迁移延伸法。在读完课文后,创设一个说话的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展课文内容的再创造,并以正确的句式标准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然后结合自己谈谈想法和做法,学以致用。让学生主动地说,准确地说,流利地说,生动地说,使语言训练与知识稳固、情感体验相得益彰。二学法: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可让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的方法学习本课。先让学生看课文动画,再读读课文,

6、边读边想,体验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在小组合作中演演、读读、赛赛、说说、议议,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也是快乐的。三、说教学程序一第一课时: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先出示注音词卡“快乐,让学生准确认读。提问:“你们有哪些快乐的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作出自由的答复。接着,画面出示一只小青蛙和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们看,这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做什么事最快乐呢?画面出示课题。师微笑说:“让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2.动画感知,初读课文接着就让学

7、生观看课文的动画,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朗读课文作了一个示范。欣赏完动画,就让学生初读课文。在初读课文前提出要求:借读拼音,读准生字的音。目视双行,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看汉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然后检查初读情况,出示一些生字词卡,和几句长句子,指导学生把它们读准读通。通过读书,不仅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生字,扫除了阅读障碍,而且使他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3.识记生字,指导写字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历,注意教给识字方法。认读完生字以后,让学生找找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让学生当“小教师,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的,介

8、绍给大家,像“做、“乐。也可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如“熟字带生字、“部件加减法、“换一换等,像“丛“快“别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总之,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的思维创造。这样,防止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又利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辨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指导写字,催促习惯。二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进入新课先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做什么事最快乐这个问题是谁提出来的?“那小青蛙找到答案了吗?“他去向谁找答案了?在学生的答复中,逐个出现啄木鸟、水牛、蜜蜂的画面,相机板书。这样由课题引出问题,由问题引出课文内容,既复习了上一课所了解的内容,又

9、自然地引入了新的学习,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2.读感悟,表演朗读1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差异,我们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响,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局部进展学习。这样就防止了千篇一律,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惯例,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文的2、3、4小节内容构造相似,我便设计让学生从画面的图片中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到课文中去找出相关的小节,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然后以第一个学生的答复为例进展重点指导。如啄木鸟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啄木鸟帮大树捉虫子,大树会说些什么呢?啄木鸟心里会怎么想?让学生体会到“捉虫子最快乐的涵义。2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要指导学生读好对话,读出

10、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在指导朗读前,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该怎样读好对话,这些人物分别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教师相机点拨:要注意人物的不同身份,如啄木鸟是“叔叔,水牛是“爷爷,蜜蜂是“妹妹,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他们的身份。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尝试朗读。鼓励他们拥有独特的感受,发表不同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师要重视运用评价鼓励手段,对学生的读书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让他们敢读、想读、会读。鼓励学生站起来说:“我能读得比他好。跟同学比赛,向教师挑战,使学生在一种融洽而又带有竞争的气氛里抢着读书,力争读好。3接下来画面出示第五、六两小节课文和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当成那个

11、迷惑不解的小青蛙,读好小青蛙的问话。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结尾,又是全文的难点局部。先指导学生练读妈妈的语气,然后再问:“你读了妈妈的话,懂得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告诉小青蛙吗?由于有了前文学习的铺垫,学生对于青蛙妈妈的这段话,也就不难理解了。这里让学生进入角色,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体会,借“告诉小青蛙,与小青蛙亲密对话,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既化解了课文的难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的训练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朗读气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语文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在愉快的

12、气氛中学习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采用了“朗读比赛这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四人小组自由准备,互相合作,可以采用自己喜欢或者小组成员最擅长的方式,绘声绘色的朗读、对话表演、配动作表演读等,小组长分配角色,先自由练习几分钟,然后小组间展开朗读竞赛,评出“最正确小演员、“最正确拍档、“大大方方奖、“团结合作奖,让学生既学会了朗读,又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3.迁移运用,仿文说话。加强“说的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应追求的至高境界,

13、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到这里,我便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你们一定都喜欢上这些小动物了吧!除了他们,你还知道身边有哪些小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吗?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历,能够举出许多例子。这时,屏幕上出现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同时出示一个句式:“小青蛙跳到,问:?说:。教师说:“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学做一回小作者,像课文一样,编一段话,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说得最好。让学生根据句式,选一种小动物,先在小组中自由练习,再指名说。教师对学生的答复给予充分的肯定。接着,在出示一句话:“小青蛙摸了摸头,快乐地说:哈哈,我知道了。让学生自由地说,尽情地说,使他们明白小青蛙帮庄稼捉害虫,也是快

14、乐的事。最后教师说:“这些小动物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帮别人做事,过得很快乐。那么,小朋友,你认为你做什么事是最快乐呢?出示句式:“我在哪里做什么最快乐。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这样,让学生在“学文悟理的根底上,“仿文说话,结实地建立了知识构造,既开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洗礼,情感得到了升华。整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四、作业设计:1.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们是怎样活动的,周围的人们是怎样为别人着想的。2.推荐课外阅读?美丽的公鸡?、?小泰莱莎?。板书设计: 啄木鸟捉虫 水牛耕地 蜜蜂采蜜 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