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57491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明天不封阳台》学案 苏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明天不封阳台导学案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明天不封阳台【学习目标】 1、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2、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学习难点】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学习过程】导 学 内 容记录(复备)预 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鳞次栉比( ) 自给自足( ) 恬淡和谐( )灿若朝霞( ) 情不自禁( ) 变幻莫测( )二、解释词语。鳞次栉比:自给自足:变幻莫测:安身立命:不速之客:三、阅

2、读课文,思考:1、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2、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过程。3、指出文章的线索。第 一 课 时感 知 内 容一、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表明作者怎样的理念?二、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我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2、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3、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三、概括文章的线索。探 究 写 法1、文章线索清晰,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2、通过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话题,提出了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 “以小见大”。3、表达方式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夹叙夹议”

3、。无论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都有叙有议,叙议结合。摘录议论性的句子,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思想。练 习一、给加点字注音。鳞次栉比( ) 自给自足( ) 恬淡和谐( )灿若朝霞( ) 情不自禁( ) 变幻莫测( )二、造句。鳞次栉比:安身立命:只能,而不能,因为:三、分别指出课文的线索和主旨。线索:主旨:第 二 课 时拓 展 延 伸一、想想作者为什么以“明天不封阳台”为题?能否换成“一只受伤的鸽子”?二、我和儿子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原因一样吗?三、文章最后写道:“我决定先(先:暂时、暂且)明天不封阳台了”。对“先”如何理解?学 习 感 受10岁的法国

4、小女孩蒂皮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来,她与当野生动物摄影家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整整十年,在神秘而充满乐趣的非洲大草原上,蒂皮与大象作兄妹,与豹子作朋友,与斑马、蜥蜴、羚羊、鸵鸟相亲相爱,她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着诗意地栖居,要求人类不仅要珍爱自己,也要珍惜那些与我们同处于同一片晴空下的无言的生命!我们必须改变对自己在大自然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即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仅仅出于自身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要再封闭人与自然间的阳台,让我们更自由地呼吸

5、大自然的气息。如此才能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练 习一、 “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 “远离了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的人们,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喊”,这一不可思议的举动说明了什么?三、请说说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四、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请你设计一则“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公益广告。教(学)反思:明天不封阳台答案一、加点字注音。鳞次栉比( zh ) 自给自足(j ) 恬淡和谐(tin)灿(cn)若朝

6、霞 情不自禁(jn) 变幻莫测( )三、阅读课文,思考:1、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明天是否封阳台。2、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过程。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3、指出文章的线索。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第 一 课 时一、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表明作者怎样的理念?本文叙述了“我”家由于一只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二、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我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2

7、、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对鸽子的同情、忧虑;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3、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明天不封阳台主要原因就是能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拓 展 延 伸一、想想作者为什么以“明天不封阳台”为题?能否换成“一只受伤的鸽子”?以“明天不封阳台”为题一方面点明了文章写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该句也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使得文章层次清楚;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观点。如果换成“一只受伤的鸽子”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二、我和儿子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原因一样吗?儿子:

8、儿童对小动物单纯地同情、喜爱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的思考是否封阳台是表面现象,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本文的本质。三、文章最后写道:“我决定先(先:暂时、暂且)明天不封阳台了”。对“先”如何理解?说明作者的思考还在继续,而我们读者的思考也没有结束。难道仅仅是阳台阻隔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人类自己伤害了大自然!正如文中所说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很多人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练 习一、 “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同意。人们要懂得尊重自然,不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并懂得在合理、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二、 “远离了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的人们,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喊”,这一不可思议的举动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与自然界人们回归自然的激动。三、请说说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含义:人类肆意捕食青蛙,使它们躲在井底不敢出来。呼吁人们要保护青蛙,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提示: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观看漫画:看图画、看文字、看标题;然后联系实际,思考它揭示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揣摩作者的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