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8172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众所周知,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传统形式之一, 也是日本诗 歌最为精炼、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作为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 诗之一,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分三节,以五七五为节。不仅如 此,俳句也是最为具有了象征意义的诗歌之一。之所以如此,在 于俳句之中必须嵌入季语, 即指示四季或者节令的季节用语, 由 此而体现出日本人的自然观或者价值观。日本文学家山本健吉曾在其 酬唱与滑稽一文中概括了俳 句的本质特征,他指出:俳句的本质在于它的滑稽性、酬唱性和 即兴性。所谓滑稽,乃是基于俳句来源于俳谐”的渊源,带有了诙谐讽刺的意味;所谓酬唱,大概是与一直以来的赠答句”相关联,带有了彼此酬和的内涵;所谓即

2、兴,即是通过瞬间情景的描 写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情,即一时一景的描写。依照这一概述, 可以确认一点,即滑稽乃是其天生的特质。俳句脱胎于和歌,流 行于市井,追求轻松愉快的境界。因而,诙谐,滑稽也便从老百 姓需求融入到了俳句里。那么,俳句的诙谐幽默的一面究竟如何得以体现?在此, 双 关语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典型的形式之一。 所谓双关语,日语之中 称为挂卜岁春司”,乃是基于日语特殊的书写方式 一一假名和汉字混 合的文字,利用同音异义词来进行表述的一种修辞手法。 双关语 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为含蓄、幽默,而且也能加深语意,给人以 深刻印象。小文将试以日本俳圣 一一松尾芭蕉(1644 1694)的 名句 蛤行秋

3、干”为中心,尝试分析俳句之中 双关语的翻译实例,并由此来探讨俳句意境的传递与再现的问题。松尾芭蕉是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被称为了日本俳圣,历经贞门、谈林两派的俳风,而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提倡 不易, 流行”的艺术观。芭蕉的一生,大多过着飘泊的生活,游学四方, 因而留下了不少的纪行篇章。1689年3月,芭蕉带着弟子曾良 巡游奥羽北陆,经日光、白河、松岛、平泉、尾花泽、出羽三山、 酒田等地,8月下旬至9月初四在大垣停留。全程约2400公里, 历时6个多月。5年后,即1694年,辞世之前的松尾芭蕉完成 了奥州小路这部旅行记。蛤行秋干”一诗,乃是收录于松尾芭蕉 奥州小路之中的名句,描写的是他即将启程

4、去伊势二见浦的 情景。按照井本农一之松尾芭蕉集的解释:作者即将要去的 目的地一一桑名和伊势是日本盛产文蛤的地方,而今与之送行的人们的离别,恰如文蛤的壳与肉那般的难舍难分。时值晚秋之际,故离别的寂寥之情更是令人油然而生。作为离别之句,行秋一语,述尽了道别之意。承前所述,俳句的本质在于 滑稽、酬唱和即兴”。作为别离 之诗,其即兴性与酬唱性自不待言, 滑稽性则更多地体现在了该诗的双关语的运用这一方面, 或者说该诗双关语的运用恰如其分 地体现了俳句的滑稽性。该诗的双关语的体现在于:1 .(FUTAMI)是 盖身”、即 羞占身”,与 匕兄力、浦的匕兄”(FUTAMI)发音一致,带有了双关的内涵。2 .符

5、”之一字,就本文而言,带有了 另1九行 与行秋”的 双关的内涵。具体而言,寿太否”在此一指 匕兄力、浦(二兄浦),位于日 本三重县伊势市与桑名市中间的一个海湾,以盛产文蛤著称;二指盖占身”,即文蛤的壳与肉。芭蕉在此巧妙运用了文蛤与 办”的关联,使之同时具备了盛产文蛤的二见浦,内含文蛤壳肉(难舍难分)之意。其次,行”既关联作者的动作 一一离去,也关联了季语 行 秋一一-晚秋。这是作者利用日语表音的假名使用了双关语,在描述具体的场景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文蛤之上。这一形式,既体现了俳句的创作原则,即一时一景的描写,也体现了俳 句滑稽的本质特性。松尾芭蕉的这首俳句以双关语而脍炙人口,因此,如何

6、鉴赏,乃至如何翻译?就必须重点关注到这一特点。不仅如此,如何切实地反映出该首俳句所隐藏的滑稽、诙谐,也成为了俳句翻译探讨的一大难题。在此,小文谨以俳句翻译名家林林的译作作为对 象,来探索俳句翻译之中的问题之所在。林林,原名仰山。福建诏安人。诗人、作家、翻译家、外交工作者。曾经出版了诗集阿莱耶山、印度诗稿,散文集扶 桑杂记,并翻译了德海涅织工歌、日本古典俳句选集。 日本俳句的汉译一直是林林关注的一大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的日本俳句翻译或是采取了古代汉诗的形式,或是采取了散文体的形式,或是延续了日本俳句的 五七五”的形式,或是采取了随意 自由的翻译风格,对此,林林指出:俳句是一种简炼的文学,短 是它

7、的特点,它贵在含蓄,重暗示,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留有余韵,能给读者吟味。因此,他提倡俳句的翻译,不一定拘 泥于用古诗体还是白话诗体译, 也不拘泥于译文字数的多少, 而 在于意境的准确再现。那么,林林究竟是如何来翻译这首俳句的呢?按照林林的翻 译:蚌壳蚌肉苦分离,秋将归去时。”首先,林林采取了七、五 的来进行翻译,这一形式,既贴近了俳句五七五的格式,也就是 基本忠实了原文的形式,同时也符合了汉诗的格式, 易为国人所 接受,带有了一种古风典雅之美。 恰如日本俳句诗人正冈子规所 指出的: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 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因此,作为俳句

8、 鉴赏,这一形式不仅令人感受到日本俳句的韵味,也会令人产生出汉诗的联想,从而捕捉到俳句与汉诗的内在传承关系。其次,林林抓住了该诗的主题 一一别离,以 苦”之一字来概 述了诗人与送行者的深刻情感。 这样的 苦”,不仅是 分离”之苦, 同时也是 秋将归去”之苦,进而将分离之后的寂寥孤独的情境也点了出来。春苦秋寂,乃是汉文学的意象之体现,林林在此将这 一意象进一步加以发挥,以内心之苦与外在之秋的寂寥结合在一 起,试图更深地表现出诗人这样的孤独情怀。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曾经指出:俳句是最纯粹的艺术。描写那敏锐内心的一闪,刹那间纯情的流 露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口换句话说,俳句是

9、通过对一时 一景的瞬间描述,以 寄物陈思”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么,对照林林的这首俳句的翻译,它是否真实地再现了这样的 情感呢?承前所述,该首俳句的重点在于双关语的运用,由此而呈现出来的一种诙谐滑稽。 蚌壳蚌肉苦分离”的翻译诗句,可谓是如 实地再现了诗人的情感,但是,原诗之中的匕见浦”之义完全被隐去了,缺少了原诗所具有的滑稽性。不仅如此,苦”之一字,也使该首诗歌的格调趋向苦境,更为凝重。直接抒情绝对不是俳 句的风格,如果没有 匕见浦”的铺垫,译文就难以体现出原文的 巧妙构思,也就无法体现该诗的本质旨趣。不仅如此,原诗之中的 干”的内涵也被加以淡化。根据广辞 苑的解释:干”用于文末,叙

10、述整个事件,表示强烈的断定。因 此,这一文末的表达方式喻指诗人下定决心,要离开此地,去文蛤之地二见浦了啊,就在这深秋里因此,这首诗歌不仅带有了 强烈了主观色彩,同时也标志着诗人作为一名旅行者度过人生的 志向。但是,译文将之译为 蚌壳蚌肉苦分离,秋将归去时”,转 化为了第三者的客观描述乃至作为第三者的发自内心的惜别之 情。总而言之,之所以出现俳句翻译的问题, 其根本不在于形式 如何,而是在于俳句所蕴含的意境究竟应该如何再现。 就这首诗 歌的翻译而言,俳句的形式上的 滑稽性”与内涵上的 决心”式的 表述,被翻译为了形式上的 缺漏”与内涵上的 秋苦”之境。究其 根本,应该说还是在于意境的理解与再现的

11、问题。结论意境”亦称境界“或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对 意境”的定义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 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所引发的想象的形象的总和。”如果说诗歌的翻译是一种意境的再现的话,那么这样的意境”就应该包括原诗的形式(特指韵律)、内容以及其所内在的特质。作为产生于日本市井的文学形式, 俳句缺乏日本传统和歌的 高贵优雅,而是致力于市井的滑稽;俳句承袭了汉诗的 风物志趣 乃至 寄物陈思”的方式,但是却是以 滑稽性、酬唱性和即兴性 来展现自身的风格与意境。 就此而言,俳句的翻译应该是立足其 本质,模拟其形式,传递其内涵,再现其意境,由此才能真正地 臻至俳句翻译的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