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84640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陈方园引言: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 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外贸易领 域从货物到服务不断拓展,规模从小到大不断扩大,质量从低到高不断提升。经 过六十年的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 经济的大潮之中,以贸易大国的英姿屹立于世界经济舞台。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变化未来展望贸易结构理论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 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其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 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

2、。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 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一、对外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封闭状态, 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 徘徊。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仅 11.35亿美元,1960年38.09亿美元,1970年 45.86亿美元,到1977年发展到148.04亿美元,28年对外贸易额增长了 12倍, 1950年至1977年年均增长9.9%。1978年以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5616亿美元,31年增长了 123倍,1978

3、-2008年年均增 长18.1%,平均增速比改革开放前28年提高了 8.2个百分点。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亿美元,2004 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8年达到25616 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 4倍多。2002-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以年均 25.9% 的速度增长,7年进出口总值合计10.5万亿美元,占我国60年进出口总值的71% 以上。二、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体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蒸蒸日上。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为优化

4、出口结构, 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工业制成品优先的出口产业政策,对工业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以及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总体竞争力的产品给予出口优惠政策。为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 续发展,我国相继提出了 以质取胜”和 科技兴贸”战略,以及 转变贸易增长方 式”的思路和要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正在从 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主打 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

5、产品 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 53.5%,工业制成品出口 占46.5%。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 25.6%口 74.4%,工业制 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 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匚二I工业用城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100 090.080 070.060.050 040.0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 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

6、转变。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6.59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 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 111亿美元,占17.9%。1995 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 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 科技兴 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 高。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11% 提高到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1979-2008年,机电产

7、品出口年均增 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 8.7个百分点。出口市场结构也 逐步走向多元化,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已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 机电产品和高 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2008年机电产品进口由198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538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 28.2%高到47.5%;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1998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3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 重由20.8%提高到30.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 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调整

8、和升级创造了条件。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多种方式、内容丰富、覆盖较广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 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 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居世界位次大幅提高。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1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仅44亿美元上升到3045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9.4%上升到10.6%;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6%提高到4.2%;居世界

9、位次由第34位上升至第5位。其中,出口由1982年的25亿美元 增加到1465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进口由19亿美元增加到158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出口额1进口,u 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比重图2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二)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汇贸易方式, 这一 时期,以一般贸易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 发展,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 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 在技术进出口中还

10、采取了提供 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销 贸易,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边境贸易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在各种新型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1981年加工贸易只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 一般贸易占93.5%。此后,一般贸易比重逐步下降,加工 贸易则逐年上升,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一半, 达50.6%, 1998 年最高上升到53.4%,此后又开始缓慢下降,2008年回归到41.1%。在短短的 30年时间里,加工贸易从较小规模发展成长起来,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 方式,为推动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止匕外,我国

11、加工贸易正逐步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和技 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对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 着重要作用。加工贸易也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对开拓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化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三)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区域结构变化呈现出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不断深入的特征。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3%。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 市场多元化”战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 断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12、、美国、加拿 大、欧洲、非洲各国的外贸交往日益扩大、 逐步深入。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1978 年的40多个发展到目前达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美国、 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我国与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变的问题以及前景展望尽管我们说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来访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当前的外贸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档次低,与周 边国家类同的格局使我出口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会逐渐丧失,国民收入水平更低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会

13、作为后 续竞争者取而代之成为主要出口国, 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 高,恩格尔定律必然发生作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将下降,所以,我国继 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不符合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不符合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其次,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总体上还处于加工、 装配这一低 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价值链低端,获得的利益很少。我国出口贸易创新弱、营销弱、品牌弱”现象依然突出,显然,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大而不强。中国要想成为外贸强国,仍然任重而道远。要更好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 断优化外贸结构。更多地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和手段,加强国际合 作,支持出口产业向高端发展,把产品做精、把质量做优、把品牌做硬,把效益 做大,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 扩大绿色产品贸易份额。参考文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国统计年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