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86665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溶解度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溶解度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解度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教学设计1.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课题 2 溶解度第一课时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中学 刘萍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2 的第一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溶液的基 础上, 从定量的角度学习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本课题教材编排了两个问题: 饱和溶 液和溶解度。 教材从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探 究欲望,也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 接着安排了学生做氯化钠、 硝酸钾溶于水的分组实验, 让学生体验观察从溶质到不饱和溶液再到饱和溶液的过程, 加深了对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概念形成的理解, 然后介绍概念, 学生很容易接受。 然后由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实验来

2、加深理解温度、 溶剂量是饱和溶液概念的关键点, 同时让学生了解结晶过程并感受当外界条 件改变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转化的, 使学生逐步建立用辨证的、 开展的观点来 看待事物的变化, 最后介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图, 使学生发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之间的转化跟生活联系密切, 表达了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这节课的内容是为问题二做的铺垫, 是学好溶解度的根底。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题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如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大家 都知道, 但溶液有饱和与不饱和、 饱和溶液受条件限制等不清楚, 所以本课题容易引起学生 的兴趣,逐步建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很多学生理论知识

3、学得比拟好, 但不善于应用, 本课 内容中利用当条件改变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溶质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从海水提取 食盐, 会使学生受到很大启发, 明确学以致用的目的。 进一步理解化学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中 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及结晶的过程。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学会用化学知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四、重点、难点1. 重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4、2. 难点:溶质、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五、师生前期准备实验准备:每组 4 人,分 10 组1雪碧、红葡萄酒、醋精各一瓶2每组器材: 15组:NaCI 2包每包5g小烧杯、药匙、玻璃棒、10ml量筒、贴有标签NaCI 的细口瓶各一个。 610组:KNO3 3包每包5g 、小烧杯、大烧杯、药匙、玻璃棒、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贴有标签KNO3 的细口瓶各一个、火柴一盒。六、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把学生对熟悉物质的观察作为切入点,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所学知识上来。学生从生活经验、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等来理解、认识饱和溶液与不

5、饱和溶液,自己归纳概括形成概念,再画出 溶质、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过程简单图示,由此突破难点。然后创设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明确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最后七、简要的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分工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组探究k观察现象分析思考交流汇报归纳总结回到同学开始提出的问题上来,不清楚,不懂的由同学或老师做出解答。引导思维 加深理解八、教学实录创设情境师:出示几种常见物质雪碧、红葡萄酒、醋精提问:这些物质在化学上统称什么?生:观察思考答复一一溶液师:日常生活中溶液无处不在,那么与溶液相关的知识在本节课上你想探究哪些?生:思考、畅所欲言师:评价:赞扬、鼓励

6、、肯定、并承诺本课上完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将学生提出问题在黑板右端板书:1.2.3 .引入新课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谁能告诉我那些固体能溶于水吗?20mL水中能否无限制地溶解蔗糖吗?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生:思考、答复:1、糖、盐 2、不能 3、溶液中会有许多不溶的固体存在。引导探究师:你愿意亲手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答复吗?生:分组实验。15组做NaCI; 610组做KN03.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参加 NaCI或 KN03 第一包药品分两次参加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为止。引导思维、问题导入师:这个现象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实验第一次参加溶质全部溶液,最后一次参加溶质不全溶解,你

7、认为两次所得的溶液是否相同?为了加以区分,请同学们给它们起名,并说出它们的区别。生:观察、交流、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得出结论:NaCI、 KN0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 20ml水中,因为水的量是一定的或溶剂的量是一定的;不同;名字: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区 别:饱和溶液一不能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一还能连续溶解溶质。引导探究师:现在我们知道溶液有饱和、不饱和两种,那么要使上述饱和溶液中的NaCI、KN03全部溶解成为不饱和溶液,你会用几种方式来完成?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增加溶剂 改变温度 A 升温加热; B 降温 形成共识后,进行实验验证。引导探究生:学生实验 15 组做增加溶

8、剂的、 610 组做升温的。 1 向有不溶 NaCl 的烧杯中参加 10mL 水,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2 向装有不溶KN03的烧杯中参加半包 KN03后进行加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 观察、交流、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升温、增加溶剂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引导思维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你会几种方法来完成? 生:思考、讨论、答复: 增加溶质 改变温度 A 降温 B 升温 减少溶剂引导探究 师: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相信吗?那么亲自动手做一下实验。生:学生实验 67组做。把上述装有 KN03的不饱和溶液的小烧杯放入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展示、描述实验现象:溶液中出现

9、很多晶体引导思维师: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什么?生: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可变成饱和溶液 师:不饱和溶液降温得到晶体这一过程叫做什么呢? 生:结晶师:本节课我们做了多个实验,实验给你带来什么启发?你发现了什么?生:议论、思考、说出 1. 2. 3师:如果你来归纳饱和溶液的概念你会强调几点?生:温度、溶剂量 师:谁愿意试一试归纳概括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生: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形成共识。师:教师用幻灯打出概念 生:与概念进行比照,有成就感 师:今天我们做的实验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示表示出来, 请同学们试一试, 看谁画的最完美。 生:思考、议论、画图,互相纠正、达成共识形成转化图。师:板书关系图。谁能告诉我

10、从这个图示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生:思考、答复:1. 2. 3师:你会用什么方法减少溶剂?生:加热、蒸发引导思维 师:生活中离不开食盐,你知道食盐是从哪来的吗? 生:思考、答复一一海水师:如果你是盐厂的老板,你将怎样把海水变成食盐,请你设计一下,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讨论,互相点评,自主评价,可用图表示。师:板书食盐制取流程图引导归纳总结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谁能帮他解决?生:收获:1、2、3;问题:1、2、3师:布置作业1. 教材 P41 62 .家庭小实验:探究饱和食盐溶液中是否还能溶解其他溶质。九、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本节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平台,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个性创造条件,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节教学任务完成的比拟好,并为后面溶解度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根底。2. 缺乏之处:在学生答复完如何制取食盐后,展示一段生产食盐的录象片, 学生的兴趣会更浓, 进一步加深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这一理念。板书设计: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饱和溶液学生提出的问题列举:1、1、概念2、2、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溶质之间的转化关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