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单元检测:专题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59629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单元检测:专题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单元检测:专题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单元检测:专题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单元检测:专题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南方凤凰台】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单元检测:专题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方凤凰台】2017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 单元检测:专题3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课时14铁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 【课时导航】 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 (本课时对应学生用书第6166页) 【课时导航】 1. 了解常见金属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2+3+复习目2. 了解Fe、Fe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标 和分析。 3. 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知识网络 问题1 ?加热FeCl溶液能得到无水FeCl固体吗?如何得到无水FeCl固333体?问题思 考 ?如何除去MgCl溶液中少量的FeCl? 2

2、32+问题2 Fe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自主学习】 考点1 变价金属铁的性质 【基础梳理】 1.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 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 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 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1) 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4Fe+3O (现象: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 色固体) 23Fe+2O (现象:在氧气中点燃,火星四射、生成 色晶2体) 2Fe+3Cl (现象:产生 色烟) 2Fe+SFeS(现象:生成黑色固体) (2) 铁与水、酸溶液反应 3Fe+4HO(g) 2Fe+HSO 24Fe+4HNO(稀) 3(3) 铁与盐

3、溶液反应 Fe+2FeCl 3Fe+CuSO 43. 金属的钝化 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的实质是强氧化性的酸使铁、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与酸继续反应。故在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存或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举题说法】 例题1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稀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溴水 【答案】 A 2+2+3+【解析】 Fe与非氧化性酸作用生成Fe,Fe遇氧化剂容易转变为Fe,-O2+3+3氯水、溴水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为Fe,酸性条件下N有强氧化性,也能2+氧化Fe。 变式1 (2015?海南高考

4、)工业上,向500600 ?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 (2) 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A用来制取 。尾气的成分是 。若仍用D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 、 。 (3) 若操作不当,制得的FeCl会含有少量FeCl,检验FeCl常用的试剂233是 。欲制得纯净的FeCl,在实验操作中应先 ,2再 。 【答案】 (1) MnO+4HCl(浓)MnCl+Cl?+2HO 浓硫酸 2222(2) HCl HC

5、l和H 发生倒吸 可燃性气体H不能被吸收 22(3) KSCN溶液 点燃A处的酒精灯 点燃C处的酒精灯 【解析】 (1) 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装置制取的是氯气,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4HCl(浓) 2MnCl+Cl?+2HO;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常用浓硫酸。(2) 制取无水氯化222亚铁,需要HCl气体,故A装置制取的是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H,故尾气的成分为未反应的HCl和生成的氢气;由于HCl极22易溶于水,若仍然采用D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很容易造成倒吸,且氢气不溶于水,不利于氢气的吸收,氢气易燃,造成安全隐患。(

6、3) 检验氯化铁常用硫氰化钾溶液,若要制取纯净的FeCl,需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2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 【题组训练1】 2+1. 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Fe的物质的量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元素以 形式存在。 (2)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元素以 形式存在。 (3) CD段铁元素以 形式存在。 3+ 【答案】 (1) Fe+4HNO(稀)Fe(NO)+NO?+2HO Fe33322+3+ (2) 2Fe(NO)+Fe3Fe(NO) Fe、Fe33322+ (3) Fe、F

7、e3+【解析】 因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Fe氧化成Fe,化学方程式为3+Fe+4HNO(稀)Fe(NO)+NO?+2HO(AB段);当Fe全部转化为Fe,过量的Fe33323+2+会与Fe发生反应:2Fe(NO)+Fe3Fe(NO)(BC段);CD段仅存在Fe、Fe。 33322. (2014?北京高考)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 A. K B. Na C. Fe D. Al 【答案】 D 【解析】 钾和钠易形成氧化物,并且氧化物能继续和水、二氧化碳反应,不能保护金属,A、B错误;铁易被氧化,表面形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形成保护层,C错误;金属铝能形

8、成致密的氧化物膜,能够保护内部金属不被继续氧化,D正确。 3. (2015?北京高考)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Fe、Cu接触后,其表面象 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泡后,迅速停止 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NO22 B. ?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对比?、?中现象,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D. 针对?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稀硝酸具有酸性与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NO

9、,NO遇空气变为二氧化氮,?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NO,A正确;?中22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B正确;对比?、?的现象,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而F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迅速被钝化,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错误;根据?中现象,说明构成原电池,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可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进而判断Fe是否被氧化,D正确。 4. 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且铁片质量减轻的是 ( ) A. CuSO B. HSO C. AgNO D. FeCl42433 【答案】 D 【解析】

10、A项中Fe置换出Cu而使铁片质量增大;B项中产生气体;C项中Fe置换出Ag而使铁片质量增大;D项中发生反应:Fe+2FeCl3FeCl,符合条件。 32微课1 铁与稀硝酸反应的计算 硝酸过量:Fe+4HNO(稀)Fe(NO)+NO?+2HO; 3332Fe过量:Fe+2Fe(NO)3Fe(NO); 3332两者相加得总化学方程式:3Fe+8HNO(稀)3Fe(NO)+2NO?+4HO。 3322可以用数轴表示如下: 解题时需注意铁与硝酸物质的量的比值范围。 n(Fe)n(Fe)13n(HNO)n(HNO)4833即当?时,产物仅有Fe(NO),HNO可能有剩余;当?333n(Fe)13n(HN

11、O)483时,产物仅有Fe(NO),Fe可能有剩余;当Cu,加入Fe先还原Fe,然后再还原Cu,当剩余固3+2+2+3+体为Fe、Cu时,Fe和Cu反应完全,溶液中只有Fe,当剩余固体为Cu时,Fe2+2+反应完全,溶液中一定有Fe,可能有Cu。 2. FeSO可发生下图所示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A. 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3B. 为防止NHHCO分解,生产FeCO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433C. 可用KSCN溶液检验(NH)Fe(SO)是否被氧化 4242D. 常温下,(NH)Fe(SO)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大 42424【答案】 D 【解析】 由图

12、示中反应FeSO+(NH)SO(NH)Fe(SO)(s)知,44244242(NH)Fe(SO)的溶解度比FeSO小,D错误。 42424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项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HO能大量共存 332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硝酸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硝酸发生置换反应 将KI和FeCl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下层溶液 33+D I氧化性:Fe2 入CCl,振荡,静置 显紫红色 4【答案】 AD 【解析】 由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而N

13、aCO和NaHCO均能与盐酸反应,233A项正确;AgNO先与NH?HO反应生成AgOH沉淀,AgOH沉淀再与NH?HO反33232+应生成可溶性的Ag(NH)OH,Ag与NH?HO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u与稀32323+硝酸反应生成Cu(NO)、NO和HO,不属于置换反应,C项错误;由于Fe的氧322-3+化性强于I,故I被Fe氧化为I,I溶于CCl显紫红色,D项正确。 22243+2+2+4. 在FeCl、CuCl、FeCl的混合溶液中,Fe、Cu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化为1?2?4,3+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的

14、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1?2 C. 1?3 D. 1?4 【答案】 C 2,3+2+3+2+u【解析】 因氧化性:FeCFe,加入适量的铁粉,使溶液中Fe、Cu2+3+2+2+和Fe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说明Fe有剩余,则Cu、Fe没有参加反应,3+3+2+2+加入铁粉仅与Fe反应,设原溶液中含有Fe、Cu、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3+2+2+3+2 mol、1 mol,反应后Fe、Cu和Fe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反应后Fe、2+2+3+Cu、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2 mol、4 mol,故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2 3+2+mol,根据2Fe

15、+Fe3Fe,参加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参加反应的铁3+粉与原溶液中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mol?3 mol=1?3。 【问题思考和基础梳理答案】 【参考答案】 问题思考 3+问题1 ?FeCl溶液中存在Fe的水解平衡,加热促进其水解,又由于生成的氯3化氢气体不断挥发,使水解趋于完全,生成Fe(OH),最终得到的不是无水FeCl333+固体。要想得到无水FeCl固体,需要抑制Fe的水解,可以将FeCl溶液在HCl33气流中蒸干。 ?可以利用FeCl的水解反应,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碳酸镁等消耗FeCl水解产33生的HCl,促进FeCl的水解,生成MgCl,这样既不引入新的杂质,又能

16、将FeCl323转化为Fe(OH)沉淀除去。 3问题2 (1) 取少量溶液,滴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成灰绿色,2+最后变成红褐色,可以判断溶液中含Fe。 (2) 取少量溶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HO或氯水,出现血红222+色,可以判断溶液中含Fe。 3+2+(3) 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O溶液,酸性KMnO溶液褪色(多用于Fe和Fe442+2+共存时Fe的检验),可以判断溶液中含Fe。 【基础梳理】 考点1 1. 银白 磁体 2. (1) 2FeO 红棕 FeO 黑 2FeCl 棕褐 (2) FeO+4H FeSO+H? 2334334242Fe(NO)+

17、NO?+2HO (3) 3FeCl FeSO+Cu 332242+3+2+3+ 考点2 1. 铁红 磁性氧化铁 红棕 +2 +3 +2、+3 Fe Fe Fe、Fe2+3+2. 白 红褐 Fe+2HO Fe+3HO FeO+3HO Fe(OH)? Fe(OH)? 白 2223223灰绿 红褐 4Fe(OH)3 2+2+2+考点3 1. ?Fe+Zn Fe+HO 3Fe+AlO ?FeS Fe+Cu Fe+H? 22323+?2FeCl Fe+NO?+2HO 323+2+3+-2Fe+6HO ?2Fe+3Zn 2Fe+3CO 2Fe+AlO ?2Fe+2Cl 22233+3+3Fe+NO?+2H

18、O 2Fe+2HO 222+2+2+2+?3Fe 2Fe+Cu 2Fe+I2 2.(1) 浅绿 黄 (2) 血红 血红 (3) 红褐 白 灰绿 红褐 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2324页。 【课后检测】 课时14 铁及其化合物 1.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图2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 C. 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2.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

19、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戊 ? NHONO HO 3 2 2? Fe HO HFeO22 23 ? AlONaOH溶液 NaAlO溶液 过量CO23 22 ? NaOCOONa 22 2 2 A. ? B. ? C. ? D. ? 3. (2015?上海高考)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NaOH B. KMnOC. KSCN D. 苯酚 4 4.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反应 实验结论 2+32+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浅绿色溶液变

20、成棕2Fe+Cl2FeFe具有还原2A +- 入氯气 黄色溶液 +2Cl性 2+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浅绿色溶液变成无Fe+ZnFe+ZnZn具有还原B 2+ 入锌片 色溶液 性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棕黄色溶液变成浅铁单质具有3+2+ C Fe+Fe3Fe铁粉 绿色溶液 还原性 3+2+3+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蓝色溶液变成棕黄2Fe+Cu2FeFe具有氧化D 2+ 铜粉 色溶液 +Cu性 5. (2014?镇江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 NO NONHNO2 2 3 ? NaO NaONa NaOH 222 ? Fe

21、ClFeClFe CuCl2 3 2 ? AlONaAlOAl Al(OH)23 2 3 A. ? B. ? C. ? D. ?6. (2015?连云港三模)在检验用FeCl溶液生产铜制印刷线路板后所得废液成分的3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2+ A. 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溶液,无红色沉淀产生,说明废液中不含Cu- B. 向废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废液中含有Cl33+ C. 向废液中加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说明废液中含有FeD. 向废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后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废液2+ 中含有Fe7. (2015

22、?上海奉贤一模)用高铁酸钠(NaFeO)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24技术。已知反应FeO+3NaO2NaFeO+Na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322242A. Na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2B. NaFe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4C. 3 mol NaO发生反应,有12 mol 电子转移 22D. 在NaFeO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248. (2014?浙江模拟)在1 L溶液中含有Fe(NO)和HSO两种溶质,其物质的量浓度3324-1-1分别为0.2 mol?L和1.5 mol?L,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3、) 3+A. 反应后溶液中Fe物质的量为0.8 mol B. 反应后产生13.44 L H(标准状况) 22+3+C. 反应后溶液中Fe和Fe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 3+D. 由于氧化性:Fe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9. (2014?福建模拟)铁、铝、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铁、铝、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 (2)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FeCl溶液可以刻蚀铜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3式: 。 (3)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铜片在稀硫酸中长时间加热时溶液会呈蓝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4、。 (4)氯化铝广泛用作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将铝土矿粉(主要成分为AlO)23与焦炭混合后加热,并通入氯气,可得到氯化铝,同时生成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5)某校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铁铝硅合金(FeAlSi)粉末的组成,提出如下方案:xyz准确称取1.46 g该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0.07 g。向滤液中滴加足量NaOH浓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得到固体。再将所得固体充分加热、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1.60 g。通过计算确定此合金的组成为 (填化学式)。 10. (2015?四川眉山一模)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

25、 ?,沸点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X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O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22是 。 (4)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2因进行探究。 ?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

26、l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3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FeCl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无明32显变化。 实验?说明 ; 实验?的目的是 ; 得出结论: 。 11. (2015?北京丰台一模)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写出Fe(OH)转化为Fe(OH)的化学方程23式: 。 (2)绿矾(FeSO?7HO)是补血剂的原料,易变质。 42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 设计实验检验绿矾是否完全变质 。 (3)利用绿矾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干燥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游离水和结晶水,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nHO在空32气中被氧化为Fe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取干燥后的FeCO样品12.49 g ,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6.16 g,计算样品中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