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0602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59948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0602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0602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0602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0602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06029.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永春一中高二年期中考语文科试卷(2018.042018.04) 时间:150150 分钟 总分:150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2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把时间变成历史 李拯 阅读历史,有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为什么 “”“大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 内化 ?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答案是,中国文化有着由文明定义的 历 史叙事” ,相对而言,游牧民族则只拥有自然流动的时间。这启示人们,时间自在自为地流逝, 唯 有通过人类文明,才能变成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如果缺少人的行动与奋斗,时间只是 逝者如斯夫 的自然变

2、化。 马克思说过,“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 生 成过程”。可以说,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奋斗,才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有着起伏快慢和 “生长节奏的历史,从而建构起一个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 意义的世界”。 而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在几千年时间跨度里保持了连续性的文明体系,中国比其他 “国家更加注重 历史意识”。我们的时间之轴,可说被一系列伟大的历史事件所标定。比如说, 秦统一中国,既证明了大一统的可能性,也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叙事和预设模式;再 比如说,前段时间举国纪念长征胜利,正是因为 80 年前那场史诗般的征途,为现代中国走出 了 一条开阔

3、的道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就像锋利的铧犁一样,在时间的荒原里开垦出历史 的田垄,由此哺育着文明的生长繁荣。 时间一旦变成历史,就不仅关乎过去,更意味着向未来的延伸。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名篇小径 “分叉的花园里,用 小径分叉”“来比喻时间的分叉,因为 时间总是不断地分叉为无数个 未来”。其实,时间分叉只是形象的文学修辞,时间不会自动分叉,而恰恰是人类的奋斗, 才 “让未来具有可以期待的无限可能性。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恺撒的 我来,我见,我征服”, 还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抑或是牛顿提出三大定律,正是人类对未来可能性的不懈追求,才不 断把无声的时间变成激动人心的历史。可以说,失去了可能性,未来就不再值

4、得期待,历史 就 不再值得创造,剩下的只是自然时间的无谓流动而已。 因此,在历史的语境中,未来不再只是未曾到来的时间,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创造的无限可 能性。而实现未来的可能性,这本身就是在创造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把时间变成历史,就具 有了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把现代化与 10“亿级人口规模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始终在 向着 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西方教科书上的固有模式,而中国的 “未来也将给现代文明带来更多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外媒用 激动人心” 来形容中国的 发展; 也正是这种可能性,向所有人展现了创造历史的开放性。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

5、在改 革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加上自己的一笔,既是在赢得未来,更是在创造历史。 “过去孕育着 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的经验和知识,而未来则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未来 的可 能性不会被取消,历史更不会被终结。今天的中国有了了这样的底气:我们不仅善于书写 历史,而且勇于创造历史。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仍然葆有把时间变成历史的激情和能力。 (摘编自夏建平当谈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什么,有删 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大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 内化”,这个问题 引人深思,本文提供的答案也很有启发性。 B“中国文化相对游牧民族有着由文明定义的 历

6、史叙事”,自在自为流失的时间只要通 过人类文明,就能变为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 C“”人类在构建起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 意义的世界 后,就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 了有着起伏快慢和生长节奏的历史。 D“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独重 历史意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在几 千年里保持连续的文明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段提出河题,自问自答,引导人们思考时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B文中阐述秦统一中国、举国纪念长征胜利证明时间变成历史后向未来的延伸。 C主体部分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说明了把时间变成历史的方式。 D结尾部分联系现实,引用外媒评价,表达了对中

7、国未来创造历史的的坚定信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历史的语境中,未来不再具有时间的含义,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人们以实现未来的可能性,来创造历史。 B“今天的中国,在 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努力创造历史就更具有了深 刻的现实意义。 C“”外媒用 激动人心 来形容中国的发展,是因为中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可能给现 代文明带来新的形式和内容。 D在当今的中国,我们既要注重过去,从过去吸取知识和经验,更要凭借激情和能力 来创造未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塔 余光中 一放暑假,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矍的

8、蒲公英,一吹,就散了。于是这座 黝青色的四层铁塔,完全属他一人所有。永远,它矗立在此,等待他每天一度的临幸,等待他 攀登绝顶,阅览这不能算小的王国。日落时分,他立在塔顶,端端在寂天寞地的圆心。一时暮 色匍匐,万籁在下,塔无语,王亦无语,唯钢铁的纪律贯透虚空。太阳的火球,向马里兰的地 平下降。黄昏是一只薄弱的耳朵-频震于乌鸦的不谐和音。鸦声在西,在琥珀的火堆里裂开。 华盛顿在南,白而直的是南下的州道。同一条公路,北驶三英里,便是盖德斯堡的市区了。这 一切,这一圈连环不解的王国,完全属他一人所有。 盖德斯堡啊,盖德斯堡。他的目光抚玩着小城的轮廓。来这里半年,他已经熟悉每一条街, 每一座有历史的建筑

9、。就在这里,他度过寥落又忙碌的半年,读书,写诗,写长长的航空信, 翻译公元前的古典文学,给学生朗吟缠绵的湘夫人、壮烈的国殇。 塔下碧草萋萋。这是深邃的暑假,他走过神学院走过蜡像馆走过郁金香泣血的方场,但大 半的时间,他走在梦里走在国内走在记忆的街上。这种完整而纯粹的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 他无法分辨。立在塔顶-立在钢铁架构的空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人亦冷漠而疏远。寂 寞是国,我是王,自嘲兼自慰,他想。 此刻,天上地下,只剩下他一人。鸦已栖定。落日已灭亡。剩下他,孤悬于回忆和期待之 问。剩下他,血液闲着,泪腺汗腺闲着,愤怒的呐喊闲着。他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深邃安详如 一座寺院的暑假。暑假是时

10、间的奢侈品,属于看云做梦的少年。他用单筒的记忆,回顾小时候 的那些暑假那些椰阴下的,槐阴下的,黄桷树阴下的暑假。读童话,读神话,读天方夜谭的 暑假。那时“母亲可靠如一株树,他是树上唯一的果子。那时,他有许多 重要”的同学,上 课同桌,睡觉同床 ,诅咒时 以彼此的母亲为对象。那些暑假呢?那些母亲呢?那些重要的 伙伴呢? 第二次大战后他和母亲乘汽船,顺长江东下。船泊安庆。母与子同登佛寺的高塔,俯瞰 江面的密樯和城中的万户灰甍。塔高风烈。迷蒙晕眩的空间在脚下,令他感觉塔尖晃动如巨桅, 而他是一只鹰,一展翅一切云都得让路。十九岁的男孩,厌倦古国的破落与苍老。外国地理是 他最喜欢的一门课。暑假的下午,黄

11、桷树阴下,他会对着诱人的地图出神,怔怔望不厌意大利 在地中海濯足,多龙的北欧欲噬丹麦,望不厌象牙海岸,尼罗河口,江湖满地的加拿大,岛屿 满海的澳洲。从一本日历上,他看到一张风景照片,一列火车,盘旋而上庞伟的落基山,袅囊 的黑烟曳在空中。他幻想自己坐在这车上,向芝加哥,向纽约,一路阅览雪峰和连嶂。去异国, 去遥远的异国,永远离开平凡的中国。 安庆到盖德斯堡,两座塔隔了二十年。立在这座钢筋的嘹望塔上,立在二十年的这一边, 他抚摸二十年前的自己,自己的头发,自己的幼稚,带着同情与责备。世界上最可爱最神秘最 伟大的土地,是中国。踏不到的泥土是最香的泥土。远望岂能当归?就如此刻,青山之处是平 原,平原之

12、外是青山。半世纪来,多少异乡人曾如此眺望? 天边的北极星,冷静地亮着,不失自己的方向,且为其他的光,守住一个定点。夜色部署 得很快,顷刻间,从鼠灰到黝青到墨黑。但黑暗只有加强星的光芒。星的阵图部署得更快,在 夜之上,在万籁之上,各种姓名的光,从殉道的红到先知的皎白透青,一一宣布自己的方位。 他仰面向北,发现大熊和小熊开阔而灿明,如一面光之大纛。抓住冻手的栏杆,他幻觉自己与 塔合为一体。一刹间,他欲引吭长啸。 1965年 6 月 17 日于盖德斯堡(有删改) 【注】盖德斯堡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一个自治村镇,也译作葛底斯堡。 1965 年余光中 在那里的一所学院讲学。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

13、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别出心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抒情,叙事灵活自如,不受时空限制,抒发的情感 深沉而不失激烈,撼人心魄。 B作者用两个拟人化的“”等待 来写铁塔,不仅为内心的情感确立了形象的支撑点,还 “”为引出心中的另一座 塔 设伏。 C“身居海外讲学,又逢暑假,作者独自登上铁塔,内心充满孤独思念之情,最后 欲引 ”吭长啸 来排遣这难以承受的寂寞。 D开头写夕阳西下,结尾写繁星满天,比喻形象贴切,描写具体细致,声色光影,纵横 交织在读者的眼前,画面感极强。 5“”结合全文,说明 塔 的含意。(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读下面的文

14、字,完成 68 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 12 月 24日公布的数据,2017 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 煤改气”改造 完成 3943 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 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 完成了 2537 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 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 2017 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 LNG 接收站 无 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 20003000 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 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 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 福 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

15、计划供应量减少了 40007-5000 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 了 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 1 月 26 日易)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 清洁空气运动 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当前,以 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 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 “”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 脏 了。 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 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

16、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 多煤少油缺气”的能 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 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 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 125 吉瓦,至年底总装机 容 量达到 1646 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 943吉瓦,占比约为 57%;增长 48吉瓦, 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 煤改气 之困: “”对 清洁空气运动 的再审视,2017 年 12月 11 日搜狐 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 10:1也就 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

17、10 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 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 5000 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 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 34%,远低于发达国家 10%-15%的水平, 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 30%,地下储气 库 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 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 LNG 接收 站 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

18、,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 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 2 月 5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 清洁空气运动 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題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 煤

19、改气 做法的冷静思考。 B在大 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 5000万立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 2017年达到了 2012 年以来的最高峰。 E我国煤炭资源规模巨大,建造火力发电厂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在煤的使用上做文章。 8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40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19分)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 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

20、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 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 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 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 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 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 将 军 何 进 与 袁 绍 谋 诛 宦 官 太 后 不 听 进 乃 召 董 卓 欲 以 胁 太 后 卓 到 废 帝 为 弘 农 王 而 立 献 帝 京 都 大

21、 乱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 易姓名,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 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 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 军,封武平侯。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 之,曰:“卿 ”老

22、母在彼,可去。 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 “众为谌惧,公曰: 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 将 军 何 进 /与 袁 绍 谋 /诛 宦 官 太 后 不 听 /进 乃 召 董 卓 /欲 以 胁 太 后 卓 / 到 废 帝 为 弘 农 王 /而 立 献 帝 京 都 大 乱 B大 将 军 何 进 与 袁 绍 谋 /诛 宦 官 /太 后 不 听 进 /乃 召 董 卓 欲 以

23、胁 太 后 /卓 到 / 废 帝 为 弘 农 王 而 立 献 帝 京 都 大 乱 C大 将 军 何 进 与 袁 绍 谋 诛 宦 官 /太 后 不 听 进 /乃 召 董 卓 /欲 以 胁 太 后 /卓 到 废 帝 /为 弘 农 王 而 立 献 帝 /京 都 大 乱 D大 将 军 何 进 与 袁 绍 谋 诛 宦 官 /太 后 不 听 /进 乃 召 董 卓 /欲 以 胁 太 后 /卓 到 / 废 帝 为 弘 农 王 而 立 献 帝 /京 都 大 乱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讳:指史官给历史人物写传记的一种写法,符合古时候对历史人物的名字避开不直 接称谓的习惯

24、。 B孝廉:根据儒家的思想,汉代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孝廉即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C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朝廷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授予符节、 “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 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 持节”。 D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西汉时一般指司马、司徒、司空。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 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 B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 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 C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 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 身 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10分) 12. (5 分)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13. (5“”分)众为谌惧,公曰: 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