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02903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语言分析【摘 要】本文主要从拍摄技巧和角度、色彩造型手段、声音元素构成和影片 剪辑技巧四个方面对纪录片幼儿园的视听语言进行详细分析。【关键词】幼儿园;画面造型;色彩造型;声 首兀素; 影片剪辑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历时两年多拍摄完成的一部精品纪 录片,作品在拍摄技巧和角度、色彩造型手段、声音元素构成和影片剪辑技巧等方 面有着独特的魅力,因而荣获了多项大奖。、画面拍摄角度该片选取儿童的视角,多数镜头采用平拍、低位机拍摄,这样画面结构稳定, 被摄主体不容易产生变形,容易为大部分观众所认同,并且保持与儿童的平等交 流,拉近了镜头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此外,也有少数俯拍镜头,

2、如一个孩子在教 室看窗外玩耍的同学,使观众产生了距离感,体现了孩子被隔绝在群体之外的孤 单。全片主要以固定镜头为主,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幼儿园孩子们的运动速 度和节奏变化,镜头表现出了一定的客观性,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过渡比较平稳,节 奏相对舒缓。该片在拍摄镜头选择方面也独具匠心。大多数画面以室内镜头为主,而室外镜 头拍摄很少,且多是虚焦处理。体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多数时间处在封闭式空间 里,如两个小孩蹲在那个盥洗室门口说:“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紧 玩,紧玩,紧玩”体现了作者对孩子活泼本性被国内教育压制的叹息。同时,片中 也有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再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原貌,如对孩子打架、穿衣服

3、、搬 凳子等日常生活场景表现。同时,当拍摄者在一些场景中长时间地停滞时,创造出 了一个让观众静下来细细思考的空间。此外,外景大量运用虚焦镜头。幼儿园 外景拍摄方式也进一步突出了影片所要传达的情感,无论是操场上热闹的活思想主 题,还是大门口大人们晃动的身影,窗外哗啦啦下雨的情景,都是被导演刻意的虚 化了。每次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都运用虚化镜头,配上主题音乐的运用,营造出一 种意境美,同时与室内封闭式的实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孩子们欢乐的时光 总是短暂、朦胧而易逝的。该片在拍摄景别选择方面也是多种多样。全篇主要以一些中、近景和特写镜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和情绪变化,在纪实的客观拍摄

4、中,导演 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小人物”,抓拍了许多生活中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开学第 一顿饭对一个孩子吃饭撒到腿上时的面部和腿部特写;两个孩子打架时采用中景把 场景真实全面表现出来;一个小男孩摞椅子多次尝试失败后无助的望向四周时用中 景进行拍摄等等。另外,片中还有部分大景别的使用,同时采用人物挤压构图,体 现主体在大环境中的行为、强大的背景和人物关系,衬托出孩子的无助。比如在片 中有一个小朋友艰难地自己系鞋带,镜头拉远,大景别拍摄体现出空旷的房间和孩 子无助地坐在地上的背影;再如一个小朋友调皮被老师惩罚不许参加大家的户外活 动,自己一人坐在教室里,孩子小小的身影和强大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二、色彩造

5、型手段全片包括两条线索,一是采用纪实手法对幼儿园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拍摄, 二是对一些孩子的采访。对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拍摄多运用自然光线,色彩明亮鲜 活,体现了童年的美好;采访部分运用造型光线,导演采用了黑口影像中透露昏黃 的影调方式来表达一种思想深度。本片在拍摄人物采访对话时多用轮廓光,背景较 暗,突出人物主体地位,平静进入人物内心。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其 中的一句问答给观众印象深刻:“你个子真是很高,你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孩子过于成人化和老练的回答,让观众在一笑过后,更多的是对国内教育的反 思,对教育扼杀孩子们天真想象力的叹

6、息。三、声音元素构成声音元素包括音乐、音响(现场声)、音效、人声(同期声即有效人声、解说)。幼儿园主要运用了三种形态的声音元素,一种是原生态音响,即现场声。如孩 子们的哭声、吵闹声、老师的呵斥声以及种种环境的声响,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众 声喧哗的声音流,体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拉近了观众和被摄主体的距离。另一种 是同期声,例如对孩子的采访,多次出现“问答”交流形式。再一种声音是作者 嵌入的具有主观性的音乐旋律,如片中响起过五次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有弦乐 片断、童声合唱等形式。全片没有解说,只有少量字幕。比如入园的第一天伤心而泣的小女孩画面,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配上的弦乐,这种声画的对位将一种哀婉带进了

7、片中,也 为片子定下了某种调子。大班全体毕业生照合影的画面,虚焦,看不清孩子们的 脸,使影片带有朦胧感伤的意味。四、影片剪辑技巧影片剪辑简单流畅,蒙太奇的运用恰到好处。例如在一堂小班上课的场景中,“请你们跟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画面通过这一同期声过渡到了幼儿 园的外景画面,而后乂切到了中班上课的场景。这一段落正是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 学习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整个段落中声音是延续的,将教育的呆板延续了下来, 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当前教育的模式化。声音蒙太奇的运用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童 声版茉莉花在片中出现了五次,刚开始出现是表达了一种平静美好的氛围,后 来随着影片的深入,茉莉花分别在不同场景

8、响起,逐渐变成了一种压抑、忧伤 的感情。张以庆曾说,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纪录片幼儿园以儿童为主体,表现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成长过程。张以庆以舒缓 的视听语言模式将幼儿园里的故事娓娓道来,引发观众一步步进行深入的反思,对 孩子,对自己,以至于对整个中国的教育模式。【参考文献】1 王运歌,张文杰,王舒.新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及多元意义J.湖北第 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1).2 丁鹏.唯美旋律谱写的感伤情怀一一简析纪录片幼儿园的影像叙事J. 电影评介,2012(8).3 满倘借.浅论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艺术J.新闻世界,2011(6) :200.4 王丽洁.成长的“框架”一一纪录片幼儿园视听读解J.大众文艺, 2012(3).5 刘洁.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一一张以庆访谈J.南方电视学刊,2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