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60750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优秀名师资料.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 整理者:李冠超 一,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空。诗歌首颔两联都在写景,渲染了古寺特有的幽静氛围。颈联开始融入作者主观感受,把客观景致与诗人的禅思理趣合在一起写,山光使鸟性欢愉,潭影使人心空寂。“空”字有力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2、,心中的杂念、浮躁消失殆尽的美妙境界。) 2,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3,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不矛盾。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有力地表现诗人在寂静幽深的寺院中找到了内心的“静境”,意境深长,发人深思。) 二,阅读杜甫诗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颔联写登楼所见,突出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坼”“浮”两字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了吴楚两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诗句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的浩瀚无边。) 三、阅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与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

4、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画线字注音。 蜡( )象 分( )外 妖娆( ) 今朝( ) (l fnrozho) 2(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描写了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等 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 3(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下面对有关

5、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 D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

6、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二)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1(“卜算子”是_名,“咏梅”是词的_。词前的两句,是_。(词牌题目小序) 2(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_。 (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但立意却和陆游的原词相反。) 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B(不是“对比”,而是“陪衬”)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

7、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四,比较阅读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 读陆游的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雪送春归,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更著风和雨。

8、俏也不争春,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一任群芳妒。 待到灿花烂漫时,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只有香如故。 1(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梅花有何特点, (第一首毛泽东的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第二首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也把梅“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根据两首词的描写,可知

9、梅花有众多特点:1(不畏严寒;2(不与群芳争春;3(虽零落成泥和尘,也要保留原有香气等高尚品格。) (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说说两位词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第一首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第二首词的作者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词人,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 (第一则材料介绍了本词的写作背景,三年自然灾害,反华势力如同大自然中的“风雪”与“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梅花依然“俏”,体现出当时的新中国没有被困难吓倒,表达了一

10、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则材料介绍作者陆游的生活和思想状况。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凄凉、饱受摧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但它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从侧面讽刺了群芳。这里把写物与写人交织在一起,表现出陆游性情孤高,决不与争功邀宠、阿谈奉承之徒为伍的高尚品质和不畏谗言、坚贞不屈的诤诤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五,阅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11、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12、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

13、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B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

14、,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ACBA 2.A 3.C 4.B 5.B 6.C 7.A) 六,

15、阅读观刈表回答问题。 观刈表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请再写出两句白居易的诗:_,_。 、解释加点词语。 2?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 ?右手秉遗穗 () ?左臂悬敝筐 () ?吏禄三百石 () ?岁晏有余粮 () 3、翻译下列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

16、、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需翻译) 5、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 6、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同“垄”,指麦地?担?用手握着?破旧?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晚 3,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拷。 4,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刈麦者十分矛盾的心理。农民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挺着、忍着,可见处境十分艰难。 5,一幅画是一家农民麦收的辛勤劳碌的情景,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另一幅画描写了一位贫妇抱着孩子拾麦充饥的情景,提示了赋税的繁重。 6,揭示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阅读辛弃疾破阵

17、子做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2.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 八,阅读王维诗使至塞上做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

18、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C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对(唐)王维使至塞

19、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1.A2.略3.B) 九,阅读黄鹤楼做题

20、。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描绘这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汉阳城里树木葱郁和鹦鹉洲上芳草繁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登楼时的思乡之情) 2。“日暮”(时间)和“烟波江上”(景致)与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有。“日暮”之时间所见“烟波江上”之景致,优美而迷蒙,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不禁归思难禁) 十,阅读归园田居做题。 归园田(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

21、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句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

22、是什么, 3,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4,赏析“带月荷锄归”一句(结合本诗说说陶诗的风格) ;2、归隐之心愿(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厌恶官场、喜爱1、C田园(颇为无数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4、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语言平淡而又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小诗写“蝉”性情高洁,清音远扬的句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2(全诗通过清高尊贵的蝉的形象表达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只有

23、地位高而又品格也高的人,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如果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 孤雁 (唐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孤雁不仅写孤雁,还把离乱漂泊中失群者的心情也写进去,这两句是: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2(“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联系杜诗言志一书中所说:“此时庸庸碌碌之人,谁知杰士心中之事,彼纷纷鸣噪者,不过野鸦之类耳,有何意绪耶”分别说明“孤雁”“野鸦”各代表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1)野鸦:象征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2)孤雁:诗人自比 (

24、3)作者的心情:乱世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 鹧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1(诗歌以人之哀情写鸟之哀啼的句子: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2(颔联写“雨昏”“花落”用意如何, 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了一种魂销肠断的气氛。 3(全诗除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均咏其声,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 全诗借鹧鸪的啼声哀怨凄切,来表达游子的乡愁旅思。 1、 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你认为颈联的“诗眼”是哪

25、些词,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2)你认为尾联两句有矛盾吗,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关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1)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子是什么,找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 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 (1)“居高”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2)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4、 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5、 读郑谷的鹧鸪回

26、答问题。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6、 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1)概括木兰的形象特点。 (2)简析全诗内容详略安排的特点。 (3)体会诗的最后一段以双兔为喻的表达作用。 7、 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回答问题。 “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 (1)体会(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

27、事,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 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千古名句,明确这两句诗的“诗眼”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10、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2)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11、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问题。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 (2)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3)根据这首诗概括陶诗的风格。 参考答案 1、(1)诗眼是悦、空两

28、个字。这两个字准确的表现了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体现了诗人向往佛门和内心的平静。 (2)没有矛盾。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种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1)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4、(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

29、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5、(1)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之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6、(1)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2)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详细,而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得比较简略。 (3)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的聪明才智。 7、(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 (3)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

30、1)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统一国家的大业。 (3)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9、(1)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 (2)直、圆直字状孤烟之高,圆字状落日之低。两个字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10、(1)岳阳楼、滕王阁 (2)寂寞、惆怅 (3)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11、(1)希望多收些豆子/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厌恶官场、喜爱园田 (3)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平凡的劳动生活。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班主任工作总结专题8篇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

31、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尽管这样,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

32、可循,有章可依。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

33、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示范带头,直观引导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

34、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学生讲卫生,不随便乱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随手捡拾垃圾。要求学生不迟到,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讲卫生不迟到,个个讲文明守纪律。 五、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

35、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延迟批评,这样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之后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二篇: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面对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班主任,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服好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班级管理究竟该如何

36、阅读学生个体,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及生命的质量呢?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班在学校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及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安全、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我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每周的班会课,开好班会课;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为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

37、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学生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但开班会课不一定都要等到每周二下午第四节,可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悍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必长篇大论,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而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

38、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感染学生。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为学生利益着想,学生才易于接受。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团结、严格、活泼、奋进的班集体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心理发展、变化很快。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显得尤其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实施: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

39、,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在这点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班干部的选用,这是让学生自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的管理代表的是学校的管理,不论班主任如何和颜悦色都带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也难免有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通过班干部的协调,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干部起的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作用,他们接受班主

40、任的指导,又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同时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选好班干部,不但有利于班级管理,而且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培养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以培养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多培养班干部有利于多数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三篇:特教班主任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继续担任高考班班主任的工作,为了在今后的工作能够取长补短,特总结如下: (一

41、)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早到校、两操、打扫除、校各项活动的参加都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决不马虎,让学生感到做人就要这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至今学生以习惯成自然。例如间操时间一到不用老师强调,都主动自觉去做,赢得任课老师的好评。 (二)实行班级管理 我们班级发展的目标都是由师生共同商讨确立的,并且分工负责。这样,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和谐统一。师生能以诚相待,共同决策,使学生感觉到班级的事也有他们的一部分。通过分级管理,班干部承担了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并有权独立处理相关事务。班主任则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化解工作中的矛盾。通过自我管理,既加强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组织管

42、理能力,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自信心及责任意识,其次,建立一些监督机制,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定期反馈,赏罚分明,现在班级风气正,学风浓,凝聚力强。班级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 (四)个别教育与表扬相结合 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

43、,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象打扫卫生、主动抬水,拾到东西主动上缴,积极参加校运会入场式等等,都及时表扬,使这些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已经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的同学,从拾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使性格和人格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四篇: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

44、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

45、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班干部决定的。小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

46、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