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08629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观察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主要通过采集狩猎捕鱼来获取食物,来源不充足,居住的地方还经常受到野兽的攻击。人类要发展,首先要解决食物问题,我国的古代人类是什么时间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的呢?阅读“导入框”内容,指出:那时人们已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但这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证明。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就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让我们带着疑问、好奇走进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感受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 请描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包括距今年代、生活区域、使用工具、生产情况、生活状况及文化等)。2. 请描述半坡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包括距今年代

3、、生活区域、使用工具、生产情况、生活状况及文化等)。3.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4. 为什么河姆渡居民种植的是水稻而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5. 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距今年代:7千年。 (2)生活区域:长江流域。 (3)使用工具:磨制石器,这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4)生产情况: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制作陶器。(5)生活状况:住着干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生活,还会开挖水井。(6)文化: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2.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4、(1)发现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2)距今年代: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活区域:黄河流域。(4)使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5)生产情况:用耒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6)生活状况:住着半地穴式房子,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7)文化: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3.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4. 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

5、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5. 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 观看第7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怎样操作才会省力?2. 观看8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3.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有哪些异同点?4. 对比8页干栏式房屋图和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讨论:这

6、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各自是怎样考虑的?5. 原始农耕时代的特征有哪些?6.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你怎样看这一现象?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 原始农耕的出现:原始先民在漫长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他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栽种方法,这样原始农耕就产生了。这个发现过程是漫长且曲折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艰苦历程的真实写照,说明我们祖先在发现药物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然,这个过程不单只是发现谷物,还有很多,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

7、地从采集过渡到农耕。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就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2. 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类别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纺织捕鱼制陶建筑表现栽培谷物、蔬菜、水稻饲养猪狗纺线织布、制衣、渔猎制造陶器建筑半穴居房屋建筑干栏式房屋从上表可以看出南、北农耕文化的异同:(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为人类定居生活提供了经济条件。人类开始向适宜农耕和畜牧的山前、低地迁移,搭屋建房,形成村落,半坡、河姆渡遗址就是中国原始聚落的典型代表。(2)从北方半坡遗址半穴居房屋和南方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可见它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原始人也懂得人必须与自然协调好才能生存。3. 河姆渡和半

8、坡原始居民房屋比较: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穴居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房屋。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两地原始居民,正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考虑,而建筑的房屋是不同式样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特征,从中我们看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 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珍惜祖先的劳动成果并加以继承。【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评价单。【板书设计】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4、会制造彩陶。【教后反思】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