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25286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学在书法中的体现一,书法美的表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 民族性。书法艺术以实用的文字来体现,是否有神韵、有美 感,是欣赏书法最基本应注意的。 书法美的表现 ,不外有“实” 与“虚”两个方面,即“形质”与“性情”两大方面。1、“实”(形质)方面: “实”(形质)方面是有形、可见的。 就是外在形态;主要从线条与间架结构上去鉴赏;它包括用 笔、结构、章法等内容;用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 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 笔势;结构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章法有宾主、虚实、 避就、气脉连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

2、三者之间既区别又相 辅相成。 2、“虚”(性情)方面: “虚”(性情)方面是无 形的,就是内在精神,则须从作者对线条与结构章法的处理 上显现出的个性特征与艺术风格上去体认。 包括神采、 气韵、 意境等内容。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 作品的审美价值。神采、气韵、意境,都是无形之物,他须 要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神采是书法艺术 的灵魂,古人评论书法,早有“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说 法,但同时又指出“规矩既失,神则无存” 。神采美只有通 过形质美才能表现出来。 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生命 ,是形与神之 间的桥梁 ,是表达情性的介质。 书法家掌握了熟练技巧, 运气 达于毫端 ,

3、以气行笔, 点画之间气脉相通, 气韵和神采才表现 出来。意境也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美, 包含意境、 情调、 风度、 品格等内涵。他与神采、气韵相比,更偏重于作者主观精神 的表现,是更高层次的书法审美内容。书法的意境美是可以 通过作品的字里行间确确实实的感触到的。 二、书法与文 字的区别 中国书法最基本的外在形态是线条。人们在书 法线条中,看到的是线条本身的美,它来自与书法家创造性 组合的秩序感,同时也让人们在这种具有创作者风格的线条 组合中, 感觉到了生命的运动和自然的力量。 文字要求整齐, 能看懂即成,是体现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书法是一种艺术, 人们已经全然忘却文字的字意,而更多地关注于线条的美感

4、 了。书法只有到了这时,才真正摆脱了文字的干扰而独立, 成为一种艺术。 三、书法的品评 书法品评是一个复杂的心 理过程,他与书法创作取反方想向的运动。书法创作是集点 画以成字。组字而成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书 法品评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再审视它 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有书作的意向,而联想到生 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 品的美之所在。因此,书法品评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 创造过程。 四、如何欣赏书法 中国书法之美是世界上独以 无二的,欣赏书法得知晓书法的历史和书法的常识。书法的历史包含了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 ;书法

5、常识则包含了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 术涵养。1、知晓古今之书法演变书法史:书法的演变是有前因后果的。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在所看到的文字, 五千年的岁月展露无疑。欣赏时要清楚书法史,了解什么是 隶书、草书什么是楷书,不能将不同类别的书法进行比较。2、 知晓古今之书法家背景历史:著名的书法作品大多 都有一段趣闻,这有助于把握作品的内涵。如王羲之那鼎鼎 大名的兰亭序就是在略有酒意时写下的,事后多次尝试 也写不出更好的作品。 如果知道这点, 就可以深入地欣赏 兰 亭序,否则就无法搞清楚它的前因后果,笔意也无法捉摸。3、知晓文字学知识: 书法家最爱在写时进行一些变化而达到一定的效果,有时将多种字体(如隶书、草书)合为一种 字体, 有时学仓颉造字, 为文字增减笔划。 如果不懂文字学, 书法中所注重的整体感便消失殆尽,没有了字距、大小 之美。 4、有鉴别碑帖之能力:欣赏书法必具备鉴别碑帖之能力,避免欣赏到伪帖而不自知,完全吸收,将不利于书 法的学 习和欣赏。 5、要有书写技巧: 所谓内行人看门 道,外行人看热闹 ,大部分书法鉴赏家同时也是书法家。 知晓书写技巧则可以真正体会书法之美、 用笔用墨之妙。 6、 有艺术涵养: 书法是一门艺术,欣赏书法时要置身其中, 投入欣赏,用心去看,去体会书法的“骨力” 、“姿态”、“神才能真正达到欣赏书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