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逝去的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28451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我们逝去的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致我们逝去的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致我们逝去的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我们逝去的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我们逝去的美.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致我们逝去的美在我的梦里,一直有一个模糊的画面:悠悠流水缓缓 穿过城镇,乌篷船轻轻荡过水面。河两岸是青石板铺成的道 路,一家家茶楼、客栈、货行随意错落在两岸,缕缕炊烟从 客家楼房上飘出。傍晚时分,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推开古老 的窗儿,捧上一杯花茶,伴着轻缓的音乐,望着窗外夕阳陌 陌,流水悠悠,吟 ?拙洹按夯镌潞问绷恕保 ?或相约几个挚 友,走出古城,在田野望着繁星点点,以灵山为枕,以秀水 为弦,赋广陵之仙乐,操伯牙之妙音。多么美的一幅画面, 多么令人动情,多么令人魂牵梦绕。只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个梦而已。梦的美丽在 于它能够描绘出心中憧憬的事, 但同时, 也正是因为它是梦, 从本质上讲,它

2、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的梦也一样。试问如今 的城市发展, 在哪儿还能看到清澈的流水穿过城镇, 还能在 ? 飨赣曛 ?后看到绚丽的彩虹?“今人不见古月,今月曾照古 人”,然而,有多少古人曾欣赏过的美景在我们当今的生活 中还能再现呢?也许曾有些地方,虽不能称得上世外桃源, 却也能说是风景如画,有那么几丝韵味,冬天偶尔也会上演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而如今呢,每当我们手拿冰淇 淋,吟诵“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时,是否会 感到心寒呢?而未来的孩子,是否得钻进冰箱才能感受冬天 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一直向往着,向往着只身前往大西北,在朔风呼啸中追 逐那消失千载的驼铃声;一直向往着,向往着能够独下莺

3、花 烟雨的江南,在月光盈盈风拂芭蕉的夜晚,漫步在退思园的 小径上,贪婪地呼吸着远风吹来的檀木花香;一直向往着, 向往着独自一人泛舟于赤壁之下,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直向往着,向往着立于常年断流的黄 河边时,除了满目的干涸和河床爆裂的褶皮,除了缺水的焦 渴和嘴唇的干燥,纵然我们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难以见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 还有谁能够从那断流的河水中打捞起一千多年前李太白心 中那份豪迈?再过几百年,孩童们是否会认为“文学就是撒 谎和胡扯”?童年时常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等景色在脑海中盘旋。可 如今,

4、矛盾的一边是秃山裸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岸猿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的朗朗书声;一边是常年流水如丝的瀑布, 一边却在吟诵“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本已经荡然无存的 意象,在现实中难以找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硬要学生们在 其中抒情陶醉一番,这是何等的荒唐,又是何等的悲凉!是否还记得“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当我们抚摸诗经的同 时,内心除了对美的深切感受外,更多的是一份莫名的恐惧 与冰凉,疼痛与战栗。我曾在傍晚时分站在长江边上,望着 夕阳余晖,闭上眼睛,试图去感受那“落霞与孤鸳齐飞,秋 水共长天一色”的意

5、境,但我悲凉地发现这份意境不知什么 时候已经离我们而去了,而如今阅读竟成了告别,竟成了永 诀与追悼!滴滴答答,几滴泪珠滑过脸颊,滴落在地上,泪珠与地 板的撞击声发出如广陵散一般的绝唱,是为已逝的美丽而哭 泣,还是为今后的世人感到悲怆呢?当曾经的繁星点点化为 现在的霓虹灯;当年踏雪寻梅,祝酒对歌变为现在的奢靡攀 比,欲望涌动,我们该何处寻找当初的生活?为什么不慢下来呢?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为什么一 定要执着于创造一个又一个相似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而不寻 当年的大漠孤烟圆月、小桥流水人家?缺失了对自然的景 仰,沾染上浓厚的商业气息;丢了慢节拍,多了市井纷纷的 闲言碎语。正如王开岭所说:“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去卩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去卩忘了为何出发。”也许,曾经只是想建立起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却不想前行途中背 离了方向,在这条路上越行越远,最终使得华夏五千年的传 承渐渐成为我们心中一份遥远的回忆 悲哉!叹哉!【作者系江苏省扬中咼级中学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