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6392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最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最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优秀名师资料.doc(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201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探究题 一、基本考点 考点1(实验探究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2)实验探究的步骤:实验探究 现象 科学分析 现象或数据 观察 记录 结果 得出结论。 (3)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是:?关注物质的性 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等;?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考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对蜡烛及其

2、燃烧现象的探究。?点燃前:蜡烛是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易折断,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烧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光亮火焰,火焰共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处最暗,放出热量,稍后有黑烟产生。?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见表1-3-2: 表1-3-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成 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振荡 生成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化学实验报告及填写(

3、拓展考点) (1)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 表1-3-5 实验的内容和装置图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解释和化学方程式 (2)化学实验报告的填写。?根据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写时要注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的不同。 (3)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或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和实验结论。 考点4(科学探究(探究性考点)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1“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

4、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三、创新考点 考点5(化学实验设计(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 (1)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节约性原则;?效果明显。(2)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与讨论。 四、探究题类型 1、过程方法类探究 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先结合一定的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然后针对课题呈现出过程或方法中的一部分,让学

5、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完善过程或方法中的另一部分。解答时要在充分考虑探究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部分过程或方法去加以完善。 2、过程方法类探究 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先结合一定的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然后针对课题呈现出过程或方法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完善过程或方法中的另一部分。解答时要在充分考虑探究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部分过程或方法去加以完善。 3、全过程类探究 该类试题的特点是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体现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自体验,始终围绕提出的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纪录的数据、事实进行推理和判断,思维要具有开放性。 4、时事类、信息给予类

6、探究 一、选择题: 1(2013北京市)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2(2013广东省)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B ) 3.(2013广州市)通过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 A 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空气 人呼出的气体 B 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品红 品红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冷水 热水 D 蒸馏水 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铁片 铁片 4.(2013佛山市)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

7、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 ,(,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5. (2013百色市)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6(2013邵阳市)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

8、不可取的是( ) A(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7(2013株洲市)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CuSO溶液 448(2013株洲市)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A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 2气体的集气瓶中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内壁有水B 该气体一定为H 2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珠生成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

9、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2有HSO 24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烧杯外壁发烫 量 9(2013吉林省)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2013镇江市)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10 ) CO(CO2加入20.0g 带火星 Ca(OH) 2 的木条 浓 NaOH 80.0g HSO 溶液 24HO 2 A(收集H B(O验满 C(配制20%的Ca(

10、OH)溶液 D(除去CO中的CO2222 11(2013泰州市)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B(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C(实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D(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 12(2013苏州市)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干燥 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C(用盐腌渍 D(加浓盐酸

11、 13(2013苏州市)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A(蒸馏水 B(稀盐酸 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 14. (2013沈阳市)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高温Fe+ CO 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5(2013日照市)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

12、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16. (2013济宁市)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的选择合理的是 A. ?稀硫酸 ?硫酸铜 B. ?稀盐酸 ?硫酸锌 C. ?稀盐酸 ?硫酸亚铁 D. ?稀硫酸 ?氯化镁 17(2013青岛市)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 甲图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甲图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13、(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18(2013雅安市)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9(2013天津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D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

14、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锌粒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202013AgFeCu(昆明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 B? C? D? (21(2013迪庆州)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 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 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二、填空与简答: 22(2013

15、北京市)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2)步骤?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232013 (北京市)四硫化钠()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实验资料】 ? 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硫代硫酸钠(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 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取 碳酸钠、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制得 Na2S4,反应为 ,X 的化学式 为 ,蘸有浓Na

16、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 ?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如图2所示) 1?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理论上h:h, 21224(2013安徽省)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主要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O、CO、22维生素C(CHO) 696碳酸氢钠H、N。 22(N

17、aHCO) 3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因为_ 2柠檬酸(CHO) 687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2考虑,H易燃易爆,CO_。 2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O中的一种或两种。 22【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由实验?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 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

18、液显_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有毒。 (1)二氧化碳;Ca(OH)+CO=CaCO?+HO。 3222(2)不能;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酸。 25(“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实验编号 锌的形状,均取1g, 20mL, 3分钟

19、, ? 20% 锌粒 31.7 ? 20% 锌片 50.9 ? 20% 锌粒 61.7 ? 30% 锌片 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氢气应从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 【得出结论】(4)结论是_ _。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的体积 3.1mL

20、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2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 _。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_ (_。 (1)Zn+HSO=ZnSO+H?。 2244(2)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F。 (3)?或?。 (4)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6)温度;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21、(只要考生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即可) 26. (2013厦门市)用 Y 形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 9 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 (2)图 10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11 )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_。 (1)无色酚酞变红色,分子的不断运动。 (2)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HO+C

22、O=HCO;二氧化2223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27. (2013厦门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 实验 1 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图 12 所示。 (1)操作 1 和操作 2 的名称都是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2)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_ 。 (3)己知滤液 1 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 1 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_氯化锌的溶解度(填“”)。 实验 2 利用外壳回收

23、物锌制取氢气及相关探究 (4)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提供装置如图 13 。 ? 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填编号),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_(填编号)。 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气体从装置 B 导管口_(填“ a ”或“ b ” ) ?进;选用仪器 F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 F 名称是_。 (5)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 10 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试剂 验实前 10 min 内产生号编 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 纯锌 30 m

24、L 30 % 564.3 b 含杂质的锌 30 InL 30 % 634.7 c 纯锌 30 mL 20 % 449.3 d 纯锌 40 mL 30 % 602.8 ? 比较实验 a 和实验 b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 ? 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_和实验_(填编号)。 ?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_(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1)过滤,搅拌。(2)除去炭粉。(3)。(4)?B,D。 ? b ,量筒。 (5)? 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 ? a和d。 ? 温度(或锌粒形状大小)。 28.(2013福州市)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

25、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和少量ZnSO、MgSO),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444【阅读资料】 (1)25?时,去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3。 Zn(OH) Fe(OH) Mg(OH) 222开始沉淀的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pH 8.0 9.6 12.4 表3 (2)25?时,Zn(OH)可溶于pH,10.5的碱溶液。 2(3)制备FeO的实验流程如下: 34【回答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2)操作a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

26、)溶液1所含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溶液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 4)该实验取废液100g,最终得到产品四氧化三铁质量为3.48g,则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精确到0.01%)。 ?2 NaOH+ ZnSO= Zn(OH)? +NaSO【或2 NaOH+ FeSO= Fe(OH)? +NaSO】?过滤、22424424漏斗、引流(搅拌)?硫酸镁、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镁(两种即可)、硫酸 29(2013泉州市) 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

27、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 ?(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CO的质量分数 23(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后,滴加过量的CaCl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2(2)分析滴加的CaCl溶液要过量的原因:_; 2(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CO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

28、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23_ 。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CO的质量分数 23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气体2的质量,计算NaCO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23是完全的)。 (4) 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2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 (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的空气一会2儿。根据

29、_ 定律,装置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CO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223_(选填“偏大”或“偏小”)。 (1)NaCO+CaCl?CaCO?+2NaCl (2)与碳酸钠充分反应 2323(3)不洗涤碳酸钙表面可能会附着一层可溶性物质使沉淀物质量增加,所以使得计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增大 (4)二氧化碳 (5)NaCO+2HCl?2NaCl+HO+CO? 2322(6)质量守恒定律 C偏大 30(2013龙岩市)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

30、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CO)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23?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现象记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样品1:无明显现象 _ 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_ 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

31、、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_、_。 ?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酚酞除外)。 (1)?样品1:NaOH+HCl=NaCl+HO 2样品2:NaCO+2HCl=2NaCl+HO+CO? 2322?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碳酸

32、钠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钠、氢氧化钠 31. (2013兰州市)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右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 H2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该液体不是过氧没有气泡产生。 其中加入少量 粉末。 化氢溶液。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 该液体是稀硫酸。 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反思交流】 (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 (2)如果该液体是

33、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产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由标签知该液体是混合物,而蒸馏水为纯净物(合理答案均可) (2)二氧化锰(或MnO)(合理答案均可) 产生白色沉淀 2【反思交流】(1)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合理答案均可) (2)2HO 2HO + O? 222232(2013广东省)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4假设和现象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a 若现象I为无氨味。 则样品中不含_(填名称)。 b 由操作?现象判断。 该样品一定含有_离子。

34、 c 若现象?为白色沉淀,现象?为无则样品中含有 (写名称),该反应的沉淀。 化学方程式为 。 d 若现象?为“无沉淀”,现象?为白则样品中含有 (写化学式),该反应色沉淀。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现象?、?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写化学式);若操作?现象为无气味、现象?、?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只写一种)。 (1) 加速溶解 ,(2) a.碳酸氢铵 b.铵根(或铵、或) NH4c.硫酸铵 (NH)SO + Ba(NO) =BaSO?+ 2NHNO 42432443d. NHCl NHCl + AgNO = AgCl?+ NHNO 44343(3) NHNO 尿素(或硝酸钾、硝酸

35、钠等) 4333. (2013广州市)某学习小组在如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 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一下5瓶溶液中的一种:HNO溶液、 3Mg(NO)溶液、Ba(NO)溶液、Cu(NO)溶液、NaNO溶液。 3232323(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和 溶液,只可能是其他3种溶液中的一种。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 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用试剂:稀HSO、NaOH溶液、NaCO溶液、酚酞溶液 2423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HNO Cu(NO) 332(2)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

36、原溶液为Mg(NO)溶液 32(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Ba(NO)溶液或NaNO 323NaOH溶液,振荡,观察(2分) (2分) (2)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Ba(NO32稀HSO,振荡,观察 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NaNO溶液 243(2分) (2分)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4(2013广州市)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CO; 假设3:只含KCO 2

37、323(1)成分中可能含有KCO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 23(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操作1”的名称是_检验 ?“固体A”的化学式是_。 ?加入足量CaCl溶液的作用是_。 2(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CO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23_(写出一条)。 (1)2KOH + CO = KCO + HO (2分) 2232(2)有气泡产生 (1分) (3)?过滤 (1分) ?CaCO(1分) 3 ? 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接下来的实验干扰 (2分) (4)作钾肥(其他答案合理

38、则可)(1分) 35.(2013佛山市)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2SO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SO)。 223都能已知:HSO易分解生成水和SO,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SO;HSO和SO23224232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 酸雨是pH小于_的降雨。 (2) 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与O222化合生成CaSO,化学方程式为_ 4(3)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SO反应制备SO,NaSO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223_。 (4) 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

39、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SO 23猜想2:_ 猜想3:既有KSO,也有KSO 2423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 管 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 色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KSO 233 向B试管中,加入_,再加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入足量的_ 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SO,则猜想3成立 24

40、高温 (1)5.6 (2)2CaO+2SO+O=2CaSO (分步写也给分) 224(3)NaCO+2HCl=2NaCl+SO?+HO 2322(4)KSO 24(5) 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缺少“气泡产生”不扣分 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稀盐酸(写化学式也给分) 36.(2013揭阳市)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右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O 2 无色气体A 高温 FeO、C 23 黑色粉末B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O+3CO高温2 Fe+3CO,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223程式:

41、 。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 2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 。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无色气体A 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 灼热氧化铜 ? ? ? 当看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

42、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假设三成立 的稀盐酸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 。 C+O点燃 CO、CO+ C高温2CO CO; C 22 2?CO、CO;干燥作用 2?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 部分黑色粉末被 吸引上来 化学方法 部分黑色粉末溶 解,产生气泡 Fe+2HCl= FeCl+H? 22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2013南宁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 37.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