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65368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22.古诗两首【教材分析】这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两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读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一出生就被各种各样新鲜的科技产品吸引,动手动脑的机会越来越少,关于怎么学习,如何学习的思考也是很少进行,基本都是浇灌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少。这篇课文刚好用浅显易懂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告诉学生学习学问的态度

2、和方法。【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让学生不断的阅读,读顺,背诵诗文。在一遍一遍的反复阅读中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理解观书有感,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

3、意境美。【教学难点】 1.冬夜读书示子聿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2.观书有感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准备】 投影仪、音乐播放器。【课时安排】 两课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以及观书有感各一个课时。【教学流程】 一课时,背古诗导入,引导学生背诵陆游其他的作品,介绍陆游。开始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读顺句子。着重理解诗句中的意思。 二课时,复习前首古诗,自主学习观书有感。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经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

4、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背诵之前学过的古诗。 着重背诵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以其他古诗入手,特别的陆游的,引导学生认识陆游,了解陆游。引起学生对这首诗的意思。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2.解题,释题。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学生课余自学陆游的介绍:(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三、初读指导。

5、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1.学生课余自行学习“无遗力”“躬行”怎么念?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什么?2.学生自行讨论“终”“绝知”的意思。四、细读诗句,理解诗意。1.“古人学问无遗力”中“学问”的意思?(读书学习)2.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3.读第二行诗,“少壮工夫老始成”理解“始”(才)以及诗意(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4.诗句前两行的意思连起来是什么?5.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6.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7、指导朗读,体会古诗

6、的思想感情。1.通过老师对于字词的解释,指名学生对于第一行的理解?(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2.理解第二句的意思,指名学生翻译出来。(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分组思考前两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什么?(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4.学生学习“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所代表的意思。翻译诗的后两句。(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5.指名学生理解第三四句的含义(这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说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五、作业布置。1. 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2

7、. 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复习导入。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有感情地朗观书有感。听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读书有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二、学习观书有感1.介绍朱熹,要求学生当堂读出朱熹的其他作品或诗句。2.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出示投影片,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的意思?4.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的意思?1.学生课后复习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

8、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2.学生借助工具查出以下字词的意思:(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3.学生讨论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三、总结全文。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四、板书设计。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指示、训示古人学问无遗力 读书学习 不遗余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 到底、毕竟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入、透彻 亲自实践 读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教学反思。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旨在通过对比阐发诗人所要表达的道理。用“少”“老”对比“知”“行”引导学生学习要孜孜不倦,不能纸上谈兵,所以作者会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同时又需要通过实践来使学到的知识得到提升,作者又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