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7212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2.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需求工程需求工程 Ch05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MP:13074367546Mail:主讲教师:赵主讲教师:赵 辉辉第第5章章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 需求建模需求建模主要是根据待开发软件系统的需求,利主要是根据待开发软件系统的需求,利用某种建模方法建立该系统的用某种建模方法建立该系统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也称需求模(也称需求模型或分析模型),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型或分析模型),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检测检测软件需求软件需求的的一致性一致性、完全性完全性、二义性二义性和和错误错误等。等。软件建模方法特点软件建模方法特点:1.1.提供描述手段;提供描述手段;2.2.提供基本

2、步骤。提供基本步骤。第第5章章 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需求建模方法与技术5.1 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模型5.2 软件工程中的模型软件工程中的模型5.3 结构化的需求建模方法结构化的需求建模方法5.4 面向对象的需求建模方法面向对象的需求建模方法5.5 基于图形的需求建模技术基于图形的需求建模技术5.1 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模型n n模型的定义模型的定义模型的定义模型的定义1.1.1.1.由某些人根据其目的而对事物进行的由某些人根据其目的而对事物进行的由某些人根据其目的而对事物进行的由某些人根据其目的而对事物进行的抽象描述抽象描述抽象描述抽象描述。2.2.2.2.根据实物、设计图或设想,按比例生成或其他根据

3、实物、设计图或设想,按比例生成或其他根据实物、设计图或设想,按比例生成或其他根据实物、设计图或设想,按比例生成或其他特征制成的同实物特征制成的同实物特征制成的同实物特征制成的同实物相似的物体相似的物体相似的物体相似的物体。3.3.3.3.当一个当一个当一个当一个数学结构数学结构数学结构数学结构作为某个形式语言(即包括常作为某个形式语言(即包括常作为某个形式语言(即包括常作为某个形式语言(即包括常符号、函数符号、函数符号、函数符号、函数 符号、谓词符号的集合)的解释时,符号、谓词符号的集合)的解释时,符号、谓词符号的集合)的解释时,符号、谓词符号的集合)的解释时,称为模型。称为模型。称为模型。称

4、为模型。4.4.4.4.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作出的一种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作出的一种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作出的一种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作出的一种抽象抽象抽象抽象,是对,是对,是对,是对事物的一种无二义性的事物的一种无二义性的事物的一种无二义性的事物的一种无二义性的书面描述书面描述书面描述书面描述。5.1 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模型n n模型的分类模型的分类模型的分类模型的分类 1.1.描述性模型描述性模型2.2.规约性模型规约性模型3.3.探测性模型探测性模型 需求模型既是描述性模型(需求模型既是描述性模型(描述问题域描述问题域),又),又是规约性模型(软件的是规约性模型(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需求规格

5、说明)。)。5.2 软件工程中的模型软件工程中的模型n n软件工程中模型的概念软件工程中模型的概念软件工程中模型的概念软件工程中模型的概念 对客观世界的对客观世界的对客观世界的对客观世界的问题领域进行抽象问题领域进行抽象问题领域进行抽象问题领域进行抽象并用某描并用某描并用某描并用某描述方法给予述方法给予述方法给予述方法给予表示的结果表示的结果表示的结果表示的结果称为模型。称为模型。称为模型。称为模型。n n注意问题:注意问题:注意问题:注意问题:uu问题域中有什么对象?问题域中有什么对象?问题域中有什么对象?问题域中有什么对象?uu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关系或动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关系或动作?应该选

6、择什么样的关系或动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关系或动作?uu如何用适当的模型给予表示?如何用适当的模型给予表示?如何用适当的模型给予表示?如何用适当的模型给予表示?5.2 软件工程中的模型软件工程中的模型n n软件工程中模型的分类软件工程中模型的分类软件工程中模型的分类软件工程中模型的分类1.1.1.1.开发过程模型开发过程模型开发过程模型开发过程模型2.2.2.2.信息流模型信息流模型信息流模型信息流模型 3.3.3.3.设计模型设计模型设计模型设计模型 4.4.4.4.交互作用模型交互作用模型交互作用模型交互作用模型 5.5.5.5.状态迁移模型状态迁移模型状态迁移模型状态迁移模型 6.6.6.

7、6.用于构造细节的原理模型用于构造细节的原理模型用于构造细节的原理模型用于构造细节的原理模型 7.7.7.7.过程成熟度模型过程成熟度模型过程成熟度模型过程成熟度模型 8.8.8.8.其它模型其它模型其它模型其它模型(可靠性模型,成本估算模型)(可靠性模型,成本估算模型)(可靠性模型,成本估算模型)(可靠性模型,成本估算模型)5.3 结构化的需求建模方法结构化的需求建模方法n nSASA方法的特点方法的特点方法的特点方法的特点1.1.表达问题时尽可能使用表达问题时尽可能使用图形符号图形符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这样即使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易于即使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易于理解理解;2.2.设计数据流图

8、时只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功设计数据流图时只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功能,完全能,完全不需要考虑不需要考虑如何具体地如何具体地实现实现这些功能。这些功能。5.3.1 SA方法的基本思想方法的基本思想n n基本思想基本思想基本思想基本思想按照由按照由抽象到具体抽象到具体、逐层分解逐层分解的方法,确的方法,确定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变换(或加工)的定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变换(或加工)的关系,并用关系,并用数据流图数据流图给予表示。给予表示。n n复杂系统分解示例复杂系统分解示例复杂系统分解示例复杂系统分解示例 X 1323.13.33.2中间层中间层底层底层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

9、手段n n组成组成组成组成1.1.1.1.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 2.2.2.2.一本词典一本词典一本词典一本词典 3.3.3.3.其它补充材料其它补充材料其它补充材料其它补充材料 n n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数据流图(DFDDFD:Data Flow DiagramData Flow Diagram)描述系统内部处理流程、用于表达软件描述系统内部处理流程、用于表达软件系统需求模型的一种图形工具,亦即是描述系统需求模型的一种图形工具,亦即是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

10、段n nDFDDFD的简例的简例的简例的简例 源点数据流数据加工文件终点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数据流数据流数据流数据流 1.1.1.1.数据流是由一组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通常用数据流是由一组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通常用数据流是由一组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通常用数据流是由一组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通常用带用带标识的有向孤给予表示。带用带标识的有向孤给予表示。带用带标识的有向孤给予表示。带用带标识的有向孤给予表示。2.2.2.2.数据流可以加工之间,源点与加工之间,终数据流可以加工之间,源点与加工之间,终数据流可以加工之间,源点与加工之间,终数据流可以加工之间,源点与加工之间,终点与

11、加工之间,加工与文件之间流动。点与加工之间,加工与文件之间流动。点与加工之间,加工与文件之间流动。点与加工之间,加工与文件之间流动。3.3.3.3.在数据流的命名中,不能使用缺乏具体含义在数据流的命名中,不能使用缺乏具体含义在数据流的命名中,不能使用缺乏具体含义在数据流的命名中,不能使用缺乏具体含义的词如的词如的词如的词如“数据数据数据数据”、“信息信息信息信息”等当作为数据流等当作为数据流等当作为数据流等当作为数据流名。名。名。名。4.4.4.4.不能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不能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不能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不能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

12、加工(变换)加工(变换)加工(变换)加工(变换)对数据进行的对数据进行的对数据进行的对数据进行的操作操作操作操作或变换就称为加工。或变换就称为加工。或变换就称为加工。或变换就称为加工。n n加工的命名方法加工的命名方法加工的命名方法加工的命名方法1.1.1.1.最高层的加工可以是软件系统的名字;最高层的加工可以是软件系统的名字;最高层的加工可以是软件系统的名字;最高层的加工可以是软件系统的名字;2.2.2.2.加工的名字最好由一个加工的名字最好由一个加工的名字最好由一个加工的名字最好由一个谓语动词加上一个宾谓语动词加上一个宾谓语动词加上一个宾谓语动词加上一个宾语语语语组成;组成;组成;组成;3

13、3.3.3.不能使用不能使用不能使用不能使用空洞或含糊的动词空洞或含糊的动词空洞或含糊的动词空洞或含糊的动词作为加工名;作为加工名;作为加工名;作为加工名;4.4.4.4.当遇到不能合适命名的加工时,可以考虑将当遇到不能合适命名的加工时,可以考虑将当遇到不能合适命名的加工时,可以考虑将当遇到不能合适命名的加工时,可以考虑将加工分解。加工分解。加工分解。加工分解。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文件文件文件文件文件是存放数据的逻辑单位,且通常用图文件是存放数据的逻辑单位,且通常用图文件是存放数据的逻辑单位,且通常用图文件是存放数据的逻辑单位,且通常用图形符号形符号形符号形符号

14、和和和和“”“”“”“”分分分分别表示加工要写文件,读文件和读写文件。另别表示加工要写文件,读文件和读写文件。另别表示加工要写文件,读文件和读写文件。另别表示加工要写文件,读文件和读写文件。另外,在这个图形符号中还要给出文件名。外,在这个图形符号中还要给出文件名。外,在这个图形符号中还要给出文件名。外,在这个图形符号中还要给出文件名。n n源点和终点源点和终点源点和终点源点和终点源点和终点用于表示数据的来源和最终去源点和终点用于表示数据的来源和最终去源点和终点用于表示数据的来源和最终去源点和终点用于表示数据的来源和最终去向,且通常用图形方框给予表示。向,且通常

15、用图形方框给予表示。向,且通常用图形方框给予表示。向,且通常用图形方框给予表示。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例: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例: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例: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例: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分层的分层的分层的分层的DFDDFD对于大型而又复杂的软件系统,如果用一张对于大型而又复杂的软件系统,如果用一张对于大型而又复杂的软件系统,如果用一张对于大型而又复杂的软件系统,如果用一张DFDDFDDFDDFD说出所有的数据流和加工,整个图就会变得说出所有的数据流和加工,整个图就会变得说出所有的数据流和加工,整

16、个图就会变得说出所有的数据流和加工,整个图就会变得相当复杂和难以理解,而且一张纸也难以写下这相当复杂和难以理解,而且一张纸也难以写下这相当复杂和难以理解,而且一张纸也难以写下这相当复杂和难以理解,而且一张纸也难以写下这样的图。为了控制复杂性,通常可采用分层的方样的图。为了控制复杂性,通常可采用分层的方样的图。为了控制复杂性,通常可采用分层的方样的图。为了控制复杂性,通常可采用分层的方法。法。法。法。n n分层分层分层分层DFDDFD的组成的组成的组成的组成 顶层、底层和中间层。顶层、底层和中间层。顶层、底层和中间层。顶层、底层和中间层。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画完整的

17、分层的画完整的分层的画完整的分层的画完整的分层的DFDDFD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1.1.1.在画在画在画在画DFDDFDDFDDFD时应区别于流程图时应区别于流程图时应区别于流程图时应区别于流程图 2.2.2.2.DFDDFDDFDDFD的完整性问题的完整性问题的完整性问题的完整性问题 3.3.3.3.DFDDFDDFDDFD的一致性问题(的一致性问题(的一致性问题(的一致性问题(示例示例示例示例)4.4.4.4.在分层在分层在分层在分层DFDDFDDFDDFD中文件的表示中文件的表示中文件的表示中文件的表示 5.5.5.5.分解层次的深度分解

18、层次的深度分解层次的深度分解层次的深度 (准则准则准则准则)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一致性问题示例一致性问题示例一致性问题示例一致性问题示例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分解层次深度的应验性准则分解层次深度的应验性准则分解层次深度的应验性准则分解层次深度的应验性准则1.1.1.1.某个加工的分解最好不超过某个加工的分解最好不超过某个加工的分解最好不超过某个加工的分解最好不超过7 7 7 78 8 8 8层,尽量层,尽量层,尽量层,尽量减少分解层次;减少分解层次;减少分解层次;减少分解层次;2.2.2.2.分解应根据问题的逻辑特性进行,不能硬分解应根

19、据问题的逻辑特性进行,不能硬分解应根据问题的逻辑特性进行,不能硬分解应根据问题的逻辑特性进行,不能硬性分解;性分解;性分解;性分解;3.3.3.3.每个加工被分解为子加工后,子图中的子每个加工被分解为子加工后,子图中的子每个加工被分解为子加工后,子图中的子每个加工被分解为子加工后,子图中的子加工数不要太多,通常为加工数不要太多,通常为加工数不要太多,通常为加工数不要太多,通常为7 7 7 710101010个;个;个;个;4.4.4.4.上层可分解快些,下层应该慢些,因为上上层可分解快些,下层应该慢些,因为上上层可分解快些,下层应该慢些,因为上上层可分解快些,下层应该慢些,因为上层比较抽象,易

20、于理解;层比较抽象,易于理解;层比较抽象,易于理解;层比较抽象,易于理解;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5.5.5.5.分解要均匀,即在一张分解要均匀,即在一张分解要均匀,即在一张分解要均匀,即在一张DFDDFDDFDDFD中,有些已是基本加中,有些已是基本加中,有些已是基本加中,有些已是基本加工,另外一些还要被分解为多层;工,另外一些还要被分解为多层;工,另外一些还要被分解为多层;工,另外一些还要被分解为多层;6.6.6.6.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到达底层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到达底层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到达底层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到达底层DFDDFDDFDDFD呢?一般来说呢?一般来说呢

21、一般来说呢?一般来说应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加工能用几句或十几句应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加工能用几句或十几句应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加工能用几句或十几句应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加工能用几句或十几句话就可清楚地描述其含义。另一个是一个加工基话就可清楚地描述其含义。另一个是一个加工基话就可清楚地描述其含义。另一个是一个加工基话就可清楚地描述其含义。另一个是一个加工基本上只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本上只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本上只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本上只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画分层的画分层的画分层的画分层的DFDDFD的步骤的步骤的步骤的

22、步骤 1.1.1.1.先确定软件系统的输入先确定软件系统的输入先确定软件系统的输入先确定软件系统的输入/出数据流、源点和出数据流、源点和出数据流、源点和出数据流、源点和终点;终点;终点;终点;2.2.2.2.将基本系统模型加上源点和终点构成顶层将基本系统模型加上源点和终点构成顶层将基本系统模型加上源点和终点构成顶层将基本系统模型加上源点和终点构成顶层DFDDFDDFDDFD;3.3.3.3.画出各层的画出各层的画出各层的画出各层的DFDDFDDFDDFD。(准则准则准则准则)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画每张画每张画每张画每张DFDDFD时,应遵循的准则时,应遵循的准则时

23、应遵循的准则时,应遵循的准则 1.1.1.1.将所有软件的将所有软件的将所有软件的将所有软件的输入输入输入输入/出出出出数据流用一连串加工数据流用一连串加工数据流用一连串加工数据流用一连串加工连接连接连接连接起来;起来;起来;起来;2.2.2.2.应集中精力应集中精力应集中精力应集中精力找出数据流找出数据流找出数据流找出数据流;3.3.3.3.标识找到的数据流,分析该数据流的标识找到的数据流,分析该数据流的标识找到的数据流,分析该数据流的标识找到的数据流,分析该数据流的组成成分组成成分组成成分组成成分及及及及来去方向来去方向来去方向来去方向,并将其与某加工连接,并将其与某加工连接,并将其与某

24、加工连接,并将其与某加工连接 ,标识加工标识加工标识加工标识加工;4.4.4.4.当加工需要用到的当加工需要用到的当加工需要用到的当加工需要用到的共享和暂存数据共享和暂存数据共享和暂存数据共享和暂存数据时,设置文时,设置文时,设置文时,设置文件及其标识;件及其标识;件及其标识;件及其标识;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画每张画每张画每张画每张DFDDFD时,应遵循的准则时,应遵循的准则时,应遵循的准则时,应遵循的准则 4.4.4.4.分析加工的内部,如果加工还比较分析加工的内部,如果加工还比较分析加工的内部,如果加工还比较分析加工的内部,如果加工还比较抽象抽象抽象抽象或其或

25、其或其或其内部还有数据流内部还有数据流内部还有数据流内部还有数据流,则需将该加工进一步分解,则需将该加工进一步分解,则需将该加工进一步分解,则需将该加工进一步分解,直至到达底层图;直至到达底层图;直至到达底层图;直至到达底层图;5.5.5.5.为所有的数据流为所有的数据流为所有的数据流为所有的数据流命名命名命名命名;6.6.6.6.为所有加工命名为所有加工命名为所有加工命名为所有加工命名编号编号编号编号。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在画在画在画在画DFDDFD时还应注意的情况时还应注意的情况时还应注意的情况时还应注意的情况1.1.1.1.画图时只考虑画图时只考虑画图时只考

26、虑画图时只考虑如何描述如何描述如何描述如何描述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实际情况,不不不不要急于要急于要急于要急于考虑考虑考虑考虑系统应系统应系统应系统应如何启动如何启动如何启动如何启动,如何工作如何工作如何工作如何工作,如何结束如何结束如何结束如何结束等与时间序列相关的问题;等与时间序列相关的问题;等与时间序列相关的问题;等与时间序列相关的问题;2.2.2.2.画图时可暂画图时可暂画图时可暂画图时可暂不考虑不考虑不考虑不考虑一些一些一些一些例外情况例外情况例外情况例外情况如如如如出错处理出错处理出错处理出错处理等;等;等;等;3.3.3.3.画图的过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一次性成功画图的过

27、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一次性成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一次性成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一次性成功可能性较小,需要可能性较小,需要可能性较小,需要可能性较小,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不断地修改和完善。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示例示例示例示例 某医院拟开发一个分布式患者监护系统(某医院拟开发一个分布式患者监护系统(某医院拟开发一个分布式患者监护系统(某医院拟开发一个分布式患者监护系统(PMS:PMS:PMS:PMS:Patients Monitoring SystemPatients Monitoring SystemPatients

28、 Monitoring SystemPatients Monitoring System)。)。)。)。PMSPMSPMSPMS将用于将用于将用于将用于监视监视监视监视病房中每个患者的重要生理信号(如体温、血压、病房中每个患者的重要生理信号(如体温、血压、病房中每个患者的重要生理信号(如体温、血压、病房中每个患者的重要生理信号(如体温、血压、脉博信号等),并能定时脉博信号等),并能定时脉博信号等),并能定时脉博信号等),并能定时更新更新更新更新和和和和管理管理管理管理患者的病历。患者的病历。患者的病历。患者的病历。此外,当患者的生理信号超过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此外,当患者的生理信号超过医生规定的

29、安全范围此外,当患者的生理信号超过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此外,当患者的生理信号超过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时,系统能立即时,系统能立即时,系统能立即时,系统能立即通知通知通知通知护理人员,并且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并且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并且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并且护理人员在需需需需要要要要时可随时通过系统时可随时通过系统时可随时通过系统时可随时通过系统产生产生产生产生某患者有关报告。某患者有关报告。某患者有关报告。某患者有关报告。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PMSPMS的主要功能为:的主要功能为:的主要功能为:的主要功能为:通过一个病床监视器实现本地监测,以获得通过一个病床监视器实现本地

30、监测,以获得通过一个病床监视器实现本地监测,以获得通过一个病床监视器实现本地监测,以获得患者的生理信号。患者的生理信号。患者的生理信号。患者的生理信号。在护士办公室实现中央监测在护士办公室实现中央监测在护士办公室实现中央监测在护士办公室实现中央监测 更新和管理患者病历更新和管理患者病历更新和管理患者病历更新和管理患者病历 产生患者情况的报告以及报警信息产生患者情况的报告以及报警信息产生患者情况的报告以及报警信息产生患者情况的报告以及报警信息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第第第第0 0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第

31、第第第1 1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第第第第2 2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层数据流图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数据词典是由数据词典是由数据词典是由数据词典是由DFDDFDDFDDFD中所有元素的中所有元素的中所有元素的中所有元素的“严格定义严格定义严格定义严格定义”组成。其作用就是组成。其作用就是组成。其作用就是组成。其作用就是DFDDFDDFDDFD中出现的每个元素提中出现的每个元素提中出现的每个元素提中出现的每个元素提供详细的说明,即供详细的说明,即供详细的说明,

32、即供详细的说明,即DFDDFDDFDDFD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名、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名、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名、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名、文件名和加工名都在数据词典中应有一个条目文件名和加工名都在数据词典中应有一个条目文件名和加工名都在数据词典中应有一个条目文件名和加工名都在数据词典中应有一个条目以定义相应的含义。以定义相应的含义。以定义相应的含义。以定义相应的含义。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1.1.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

33、据流 主要说明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流,采用简单的形式主要说明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流,采用简单的形式主要说明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流,采用简单的形式主要说明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流,采用简单的形式符号方式定义。对于复杂的数据流,可采用向顶向下逐步符号方式定义。对于复杂的数据流,可采用向顶向下逐步符号方式定义。对于复杂的数据流,可采用向顶向下逐步符号方式定义。对于复杂的数据流,可采用向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式定义数据项。细化的方式定义数据项。细化的方式定义数据项。细化的方式定义数据项。例:例:例:例:订票单顾客信息订票单顾客信息订票单顾客信息订票单顾客信息+订票日期订票日期订票日期订票日期+出发日期出发日

34、期出发日期出发日期+航班号航班号航班号航班号+顾客信息顾客信息顾客信息顾客信息 姓名姓名姓名姓名+性别性别性别性别+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电话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当数据项由多个更小的数据元素组成时,可利用当数据项由多个更小的数据元素组成时,可利用当数据项由多个更小的数据元素组成时,可利用当数据项由多个更小的数据元素组成时,可利用集合符号集合符号集合符号集合符号“”给予说明。给予说明。给予说明。给予说明。如:如:如:如: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程 课程表课程表课程表课程表+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材教材教材教材 课程表课程表课程表

35、课程表 课程名课程名课程名课程名+星期几星期几星期几星期几+上课时间上课时间上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室教室教室教室 当某些数据项是几个不同的数据流的公用数据项时,当某些数据项是几个不同的数据流的公用数据项时,当某些数据项是几个不同的数据流的公用数据项时,当某些数据项是几个不同的数据流的公用数据项时,可将它们列为专门的数据项条目。可将它们列为专门的数据项条目。可将它们列为专门的数据项条目。可将它们列为专门的数据项条目。如:如:如:如:教室教室教室教室101|102|101|102|101|102|101|102|航班号航班号航班号航班号Mu712|Mu814|Mu712|Mu814|Mu712|Mu

36、814|Mu712|Mu814|n n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1.1.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 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当所有出现在当所有出现在当所有出现在当所有出现在DFDDFD中的数据流都给予定义中的数据流都给予定义中的数据流都给予定义中的数据流都给予定义后,最后的工作就是对出现在数据流中的数据后,最后的工作就是对出现在数据流中的数据后,最后的工作就是对出现在数据流中的数据后,最后的工作就是对出现在数据流中的数据项进行汇总,然后以表格的

37、形式汇录项进行汇总,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汇录项进行汇总,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汇录项进行汇总,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汇录每一数据每一数据每一数据每一数据项项项项。如:如:如:如:n n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数据词典中的条目类型1.1.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数据流条目:用于定义数据流 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2.2.文件条目:用于定义文件文件条目:用于定义文件文件条目:用于定义文件文件条目:用于定义文件 除说明组成文件的所有数据项(与数据流除说明组成文件的所有数据项(与数据流除说明组成文件的所有数据

38、项(与数据流除说明组成文件的所有数据项(与数据流的说明相同)外,还可说明文件的组成方式。的说明相同)外,还可说明文件的组成方式。的说明相同)外,还可说明文件的组成方式。的说明相同)外,还可说明文件的组成方式。如:如:如:如:航班表文件航班表文件航班表文件航班表文件 航班号航班号航班号航班号+出发地出发地出发地出发地+目的地目的地目的地目的地+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组成方式组成方式组成方式组成方式 按航班号大小排列按航班号大小排列按航班号大小排列按航班号大小排列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n n加工条目:用于说明加工加工条目:用于说明加工加工条目:用于说明加工加工条目:用于说明加工

39、加工条目主要描述加工的处理逻辑或加工条目主要描述加工的处理逻辑或加工条目主要描述加工的处理逻辑或加工条目主要描述加工的处理逻辑或“做什做什做什做什么么么么”。加工条目并加工条目并加工条目并加工条目并不描述具体的处理过程不描述具体的处理过程不描述具体的处理过程不描述具体的处理过程,但可以,但可以,但可以,但可以按处理的顺序按处理的顺序按处理的顺序按处理的顺序描述加工应完成的一些功能描述加工应完成的一些功能描述加工应完成的一些功能描述加工应完成的一些功能,而,而,而,而且描述加工的手段通常使用自然语言,或者结且描述加工的手段通常使用自然语言,或者结且描述加工的手段通常使用自然语言,或者结且描述加工

40、的手段通常使用自然语言,或者结构化的人工语言,或者使用判定表或判定树的构化的人工语言,或者使用判定表或判定树的构化的人工语言,或者使用判定表或判定树的构化的人工语言,或者使用判定表或判定树的形式。形式。形式。形式。5.3.2 SA方法的描述手段方法的描述手段实例:实例:实例:实例: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某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处理报处理报处理报处理报名名名名”加工描述如下:加工描述如下:加工描述如下:加工描述如下:根据报名要求查询收费标准文件,确定相应费用。根据报名要求查询收费标准文件,确定相应费用。根据报名要求查询收费标准文件,确定

41、相应费用。根据报名要求查询收费标准文件,确定相应费用。学生注册学生注册学生注册学生注册 根据选修课程登录课程统计文件根据选修课程登录课程统计文件根据选修课程登录课程统计文件根据选修课程登录课程统计文件 产生注册单等产生注册单等产生注册单等产生注册单等 由所有的数据条目、文件条目和加工条目就构由所有的数据条目、文件条目和加工条目就构由所有的数据条目、文件条目和加工条目就构由所有的数据条目、文件条目和加工条目就构成一本数据词典。成一本数据词典。成一本数据词典。成一本数据词典。练练 习习某学校计算机教材购销系统有以下功能:某学校计算机教材购销系统有以下功能:某学校计算机教材购销系统有以下功能:某学校

42、计算机教材购销系统有以下功能:学生买书,首先填写购书单,系统根据各班学生用学生买书,首先填写购书单,系统根据各班学生用学生买书,首先填写购书单,系统根据各班学生用学生买书,首先填写购书单,系统根据各班学生用书表以及售书登记表审查有效性,若有效,计算机根据书表以及售书登记表审查有效性,若有效,计算机根据书表以及售书登记表审查有效性,若有效,计算机根据书表以及售书登记表审查有效性,若有效,计算机根据教材存量表进一步判断书库是否有书,若有书,计算机教材存量表进一步判断书库是否有书,若有书,计算机教材存量表进一步判断书库是否有书,若有书,计算机教材存量表进一步判断书库是否有书,若有书,计算机把领书单返

43、回给学生,学生凭领书单到书库领书。对脱把领书单返回给学生,学生凭领书单到书库领书。对脱把领书单返回给学生,学生凭领书单到书库领书。对脱把领书单返回给学生,学生凭领书单到书库领书。对脱销的教材,系统用缺书单的形式通知书库,新书购进库销的教材,系统用缺书单的形式通知书库,新书购进库销的教材,系统用缺书单的形式通知书库,新书购进库销的教材,系统用缺书单的形式通知书库,新书购进库后,也由书库将进书通知返回给系统。后,也由书库将进书通知返回给系统。后,也由书库将进书通知返回给系统。后,也由书库将进书通知返回给系统。请就以上系统功能画出分层的请就以上系统功能画出分层的请就以上系统功能画出分层的请就以上系统

44、功能画出分层的DFDDFD图图图图,并建立主要并建立主要并建立主要并建立主要的文件条目的数据字典的文件条目的数据字典的文件条目的数据字典的文件条目的数据字典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某学校拟开发一个运动会管理系统。有关运动会的业务流程如下:(1)确定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设置哪些项目,报名时间等(2)确定一些限制规定,如每人最多可参加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每队最多可由多少人参加,取前几名,打破单项比赛记录后的处理等。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3)由各参加队提供报名单后,需给每个运动员编号,并统计每个项目的参加人数及名单,最后根据每个项目的参加人数等具体情况排出比赛日程。(4)在运动会期间不

45、断接受各项目的比赛成绩,及时公布单项名次,累计团体总分。(5)比赛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团体名次。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n第0层数据流图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n第1层数据流图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n第2层数据流图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n第2层数据流图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n数据字典说明1.数据流条目数据流名标识符组成项目成绩ZMCJ项目名+运动员号+成绩单项名次DZMC项目名+名次+运动员号+成绩+破记录 单项成绩DZCJ项目名+运动员号+成绩+破记录各队成绩GDCJ队名+总分+运动员号+项目名+成绩+破记录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2.汇总后的数据项 数据项名值位

46、数项目名字符串8姓名4运动员号1 49994破记录1|01成绩0 9994总分正整数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3.文件条目 文件名文件标识组成组织团体成绩TTCJ队名+总分按队名拼音顺序递增排列运动员名单YDYMD队名+运动员号+姓名+项目名按运动员号递增排序运动员成绩YDYCJ运动员号+项目名+成绩+破记录同上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4.加工条目 5.3.3 实例说明实例说明5.3.4 SA方法的分析步骤方法的分析步骤为简单起见,我们将现实中已存在的人工系统称为当前系统,把待开发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是指软件系统)称为目标系统。n步骤1.理解和分析当前的现实环境,以获得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

47、2.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4.进一步完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5.4 面向对象的需求建模方法面向对象的需求建模方法面向对象的需求建模方法到目前为上已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OOD、OMT、OOSE、OOAP和UML等。在这些需求建模方法中,本节将主要介绍基于OMT的需求建模方法,而且重点放在需求建模方面,有关UML的内容将在后面章节给予说明。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n对象客观世界中存在大量实体。实体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概念的,所谓对象就是以上的客观实体的抽象,并且是构成概念模型的基本单元。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

48、组操作组成。对象是封装数据结构及可以施加这些数据构上的操作的封装体。这个封装体,可以有可以唯一标识它的名字,而且向外可提供一组服务。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象图形表示如下: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n类 类是对具有相同性质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描述,并且是一组对象的集合。n性质继承性质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需要重复定义它们。性质继承主要是由父类与子类的关系引起的,其中子类除了具有自己的属性和内部操作外,还可继承父类的全部属性和内部操作。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

49、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n消息 消息是系统运行过程中对象之间相互传递的、请求服务的信息。通过消息实现对象之间的通信是OOM的重要原则之一。n类之间的关系 1.类之间的泛化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是因类之间继承关系而形成的类层次结构。在OOM中用“一般 特殊”或“Is a”这一关系来定义这种结构。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泛化关系的表示 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类之间组成关系 这种关系是因一个对象是另一个对象的组成部分而形成的结构关系。组成关系的表示 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50、3.对象属性间的静态关系 所谓对象属性间的静态关系是指可以通过对象中的属性形成对象间的一种相关依赖关系。关联与实例连接的关系就像类与对象的关系一样,实例连接可看做是关联的实例。实例连接的图形表示 5.4.1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4.对象行为间的动态关系 这种动态行为关系主要是由对象间的消息连接而形成的。一个对象可以通过消息向其它对象提出执行动作的要求,动作执行完后的对象通过消息可发送执行的结果等。5.4.2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根据面向对象的过程模型,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从概念上被分为问题分析和应用分析两个方面。5.4.2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