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42873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完整版)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3350万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mo房颤易诱发脑卒中,此类患者承受着更高的卒中相关死亡风险2。在临床工作中,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屡见不鲜,在欧美1ZZ国家其发生率约在18%46.5%具中至少5%7%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同时冠心病患者的房颤发生率约为0.2%5%3;在中国,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约为32%,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约为19%4。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需同时进行,但如何治疗目前

2、尚无定论。本文将就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和指南做一回顾和综述。房颤的抗凝治疗1 ?抗凝药物的药代和药效动力学分析目前,维生素K拮抗剂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代表药物华法林,最常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人工心脏瓣膜和房颤、心房扑动继发的系统栓塞、卒中的预防等5。华法林的适用剂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具治疗窗相对窄,INR值必须控制在2.0?3.0,治疗窗内时间占总服药时间的比例70%的患者才有相对低的主要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风险6。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索K依赖的抗凝因子口、IV、IX、X的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口服容易被吸收(4h即可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约99%与血浆蛋白结合,几乎全部经过

3、人肝微粒体酶-细胞色素酶P450-2C9(CYP450-CYP2C9应体选择性代谢消除,有效平均半衰期约40h7。多种处方药及非处方药、食物或草药补充剂均可改变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消除),从而影响其药效动力学8。由于华法林需要频繁监测PT-INR值及其药代动力学的不稳定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eworalanticoagulation,NOAC)逐渐被研发并用于临床。NOAC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如达比加群,通过抑制游离或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来发挥抗凝作用,不依赖任何CYP450同工酶代谢,大约80%通过肾脏被排除,极少与血浆蛋白相结合,其不足之处在于需

4、要监测肾功能来调整剂量,并且目前无特定的逆转剂;另一类是直接Xa因子抑制剂,代表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与达比加群相似,口服后约24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可提供快速治疗性抗凝作用,它们通过CYP3A4/CYP3A5和CYP2J2进行肝脏代谢,66%通过尿液消除,其中36%为未改变的药物,其他为代谢物10,故可抑制或诱导CYP3A4的药物均能影响其抗凝效果。2 .房颤的抗凝治疗口服抗凝治疗(oralanticoagulation,OAC)适用于有中高级别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即CHA2DS2-VASc2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是一种用来评价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临床

5、危险分层评估工具,评分高提示预后不佳11),主要用于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近几十年来QAC中维生素K拮抗剂的地位一直不可取代12,而日益兴起的NOAC起到了变革作用。几项m期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RE-LY、ROCKET-AF、ARISTOTLE.ENGAGEAF-TIMI48等共收集了约70000例房颤患者,对比几种NOAC与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及出血风险1316,均显示NOAC的抗凝效果不亚于华法林,但出血风险相对较低。而许多基于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亦证实,NOAC较华法林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7-19。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比了临床实践中亚裔房颤患者应用NOAC和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

6、过分析20142015年服用NOAC和控制剂量华法林的高卒中风险房颤患者的数据(11611例),对比了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阿哌沙班3种NOAC药物较华法林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颅内出血发生率更低,而全因死亡发生率仅在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有所降低20。综上,NO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劣于华法林,考虑到其更加简单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NOAC的临床管理较华法林容易许多,其优点包括服药剂量固定、无须持续监测抗凝指标、起效迅速、与食物及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弱等。因此,NOAC逐渐成为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类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最佳抗凝治

7、疗方案。相对彳氐系统栓塞发生率1.7%比5.3%,P二0.01),但出血风险明显增高(21.8%比15.6%,P二0.06)。总之,不同治疗方案在两个CHA2DS2-VAS亚组来看血栓风险差异不大,但TT方案出血风险均显著升高。一项引入30866例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荟萃分析25,评估了NOAC+阿司匹林治疗(4135例患者)和NOAC+DAPT治疗(26731例患者)之间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结果显示,NOAC+阿司匹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MACEs)发生率下降30%z出血风险增加了79%;NOAC+DAPT后,

8、MACEs发生率下降13%,出血风险增加了134%。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对于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未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即CHA2DS2-VASC评分2),应用单一口服抗凝药;对于合并稳定型冠心病置入支架的卒中高危房颤患者,推荐短期TT方案;对于合并ACS的卒中高危房颤患者,推荐短期TT方案,随后双联治疗一段时间(OAC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TT方案持续时间需要考虑是否置入支架、支架的类型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权衡血栓及出血风险的高低;对于置入全属裸支架的患者,TT应持续到PCI术后4周,对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则应适当延长时间,持续36个月;对于NOAC的应用,指南推

9、荐最低有效剂量12。原则上来看,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宜尽量缩短双联或三联治疗时间。WOEST研究26发现,OAC和氯毗格雷的双联治疗对比TT有较低19.4%比44.4%)及全因死亡率(19.4%比44.4%)根据不同出血评价标准对比来看:TIMI评分:主要出血风险:3.2%t匕5.6%,小出血、轻微出血:14%比31.3%;GUSTO评分:严重或威胁生命的出血:1.4%比3.5%,中度或轻微出血:5.4%比12.3%;BARC评分:3级:6.5%比12.7%,2级:8.2%比20.8%,1级:6.5%比15.8%;输血事件发生率:3.9%比9.5%,而心肌梗死、卒中、

10、靶血管重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大致相同。PIONEERAF-PI研究27-28对比了利伐沙班大小剂量与华法林在房颤PCI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抗栓治疗中的综合疗效,发现利伐沙班有较大的临床获益。一项多中心试验研究对比了TT、两种不同剂量的达比加群分别合并一种P2Y12抑制剂的三种治疗方案之间的出血风险及相对疗效,结果显示,较之110mg和150mg达比加群组,TT组的主要出血风险有所升高,但在疗效及严重血栓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三组并无显著差异29(表1)。表1有关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栓方案的研究MR(*)rism*nMMKair件i丁内金讯?r*(?知心”if中心羊宵5737佩3279

11、fl)19.4IL12.569.5OAC?PArr284.M144.4I7.-66,32124M419115r?flf(WW)*.5M.OWIP心7(10f91XS-wkliUXsttmffit709M)18.0JI.97于橙出2.0-3,-OjrnAIT(7W?旧)26.76.04L9#中心tA27257L5xX9IS.49.6mu财11比n7mtfntriwnwku26.98.3Tl.7i?9华tfcMKIH10-3.0)4.|MIT(WIR)20.2注:OAC:口服抗凝药;DAPT:阿司匹林+氯毗格雷;INR:国际标准化比值;q.d:每口一次;b.i.d:每口两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

12、患者,其支架内表面的再内皮化缓慢,故相比裸支架需要更长时间的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房颤合并PCI的患者而言,长期应用OAC必须权衡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由于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需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因此患者应避免置入DESo指南推荐,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PCI术时使用全属裸支架,除非病变过长、血管过细、合并糖尿病等情况时才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但目前缺乏相应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二者应用相同抗栓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30。综上,过于积极的抗栓治疗(如长时间的TT治疗)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而过于谨慎的抗栓治疗(如OAC单药或DAPT)会增加血栓风险。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

13、疗,需要充分考虑置入支架的类型及患者自身情况,权衡血栓及出血风险的高低,当然OAC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抗栓治疗方案已被证实较为合理,其中NOAC较之华法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三、小结TT治疗方案明显增加了房颤合并PCI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出血风险,而OAC单药或DAPT尚不足以预防新发缺血、血栓栓塞风险。多项临床试验研究提到OAC或NOAC联合氯毗格雷将成为TT的替代治疗方案,但其样本量大多不足,不能支撑临床决策及个人抗栓方案的制定。目前的指南推荐也大多基于专家共识而非临床试验,缺乏有说服力的大数据,并且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西方,东亚人群特别是中国人群的抗栓治疗策略尚缺乏大规模、高水平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为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寻找最佳抗栓方案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随访时间更长的临床试验研究来进一步明确。另外,NOAC用于双联抗栓治疗以及支架类型能否缩短TT用药时间的前瞻性研究也有待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