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45466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我进行了这样 的尝试: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 鼓舞学生的心灵。 在数学教学中, 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 不仅可以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二、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 由问题开始的, 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 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 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 “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 ”的状态,激发学生的 求

2、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 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 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例如,在教学 “年、月、日 ”时,我是这样导课的: “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学生都高兴地回答 “喜欢! ”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 “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 日? ”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 岁的时候,只过了 3 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 ”学生听了, 个个情绪高涨,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 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 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3、。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 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 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 学生自然就会兴奋, 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 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 得到发展。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 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 因此, 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的问题 情境也要从实际出发, 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 望;这样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

4、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 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应用题时,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 深入生活,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自 己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得很有兴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四、利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小学 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 因此,有意识创设情境,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 题,能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和表现欲,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长5

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半径 是2厘米的圆。半径是3厘米的圆。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 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 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 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 情景由教师创设, 问题由学生提出, 方法 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五、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努力为学生的数学 学习提供生动活泼、 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这是义务教育

6、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教材编写意图之一, 游戏中创设问题情境正是落实编写意图。 在课堂上, 教 师当好 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 入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课堂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 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 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 问题 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 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 思维空间。六、通过设立疑点创设问题情景。 现代教学论认为, 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7、而好奇心常 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疑点,创设教 学的最佳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 了这样的悬念:列 出 如下一 组 算式后 , 我很快地 说出了 它们的得数 。 9999X9+9999= ? 127X36+127+63X127= ?3( 100+8 ) X125= ?98X35= ?当学生听老师说出得数后,感到惊奇不已,这时我趁机导入新课: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就会知道老师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让每个学生都 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

8、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 造意识。情境的创设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 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精心 创设问题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 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 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 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 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角的认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 级生

9、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 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 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 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 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2. 编拟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童化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化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 境,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且产生积

10、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 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人教版低年级新教材中许多主题图, 都 可以编成童化故事,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 产生问题意识。在教学一 年级上册 比大小”时,可以编个 猴子比聪明”的童化故事。一天猴妈妈给两个猴孩子带来一些礼物,先让猴孩子猜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多媒体展示带来的梨、 桃、 香蕉。猴妈妈接着说:咱们分别数一件带来的礼物,并用数字表示,看谁数得对, 数字表示得正确,谁就是聪明的猴子,也请咱们班的同学们评判一下,看谁做得 又对又快。多媒体展示猴子们是如何数的,用什么数字表示。猴妈妈接着问:我 们有几只呢?都数成了两只,谁也没有数对。这时教师及时问同

11、学们,他们为什 么没有数对呢?请同学们帮帮猴子们。猴妈妈又问,我们每只猴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谁能动脑筋想出来谁就最聪明。同时教师鼓励引导同学们 都来帮猴子们想一想。多媒体展示 3只猴对3个桃子,3只猴对2根香蕉,3只 猴对4个梨的图。从而观察比较出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在猴子比聪 明的过程中,通过猴妈妈提出的问题,猴子们的比一比,同学们的评判参与、帮 助参与等,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 积 极探求问题的解决。3. 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 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

12、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 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说5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 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说得数, 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 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 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溶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 使 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

13、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 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4、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 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 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 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 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 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 宽、高 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 解决。又如: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 2 个长

14、方形木框,长都是 4 厘米,宽都是 2 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 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 把周长指给同位看, 再算一算。 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 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5、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创设 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在课堂中故设悬念这一情境,定会 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之中, 利于引发每个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 考和研究。例如在教学 “分数化成小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

15、 ”时。首先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这里面是有秘密的, 老师已掌握这个 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 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 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 数的确是有秘密的。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的问题 “悬念 ”,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使 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又如:在教学 “能被 2、5 整除数的特征 ”一课,教师布设了让学生随便说一 个多位数,师不计算就能判断这个数能否被 2 整除,当学生对老师的这一快速判 断持有疑问,利用计算机验证又准确无误时,定会被老师的敏捷反应充满钦佩, 定会沉入到一种思考当中,为

16、能被 2 整除的数的特征研究奠定思维基础。6、巧设室外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巧设数学课堂的室外活动情境,易于学生体会到 “数学生活化 ”的本质内涵, 利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 “正反比例 应用”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请 3 名同学分别组织全班其余 24 名同学 进行队列训练(不能重复),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发现,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成 反比例关系, 并利用这一关系快速解答了老师指令下的队行每行人数。 紧接着老 师又指着旗杆说: “若学校想要更换新的旗杆,你能帮助算一算旗杆应有多长 吗? ”以“小组为单位先研究方案, 在确立实施的方式方法。 ”学生很快利用杆

17、高和 影长成正比例这一知识设计出方案。这种室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数 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之中, 与只让学生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教 的效果,是不可比拟的。七、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古人云溫故而知新。我们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 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 如教学 三 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 过去我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 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今天,大家能否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试试。”再如,当学生在学习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时(退位),可以启发学生从笔

18、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时(进位) 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 而且也激发了学 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还可以利用问题、设立疑点、猜测、验 证、错例反证、考察等等创设问题情境,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其实,在我们的教 材中,已有很多现成的素材。例如:一年级教材的小猫钓鱼、花坛里有多少棵花、 认识公交车线路、森林运动会、动物到大象家作客、白雪公主、为妈妈折千纸鹤、 收集废电池等等。这些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进行有感情的口述,有的可以放大 成挂图,有的可以再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身临其境,激活学生 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怎样,根据需要,只要合适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