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自主探究学法 开发创造潜能.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81154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自主探究学法 开发创造潜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自主探究学法 开发创造潜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自主探究学法 开发创造潜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自主探究学法 开发创造潜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自主探究学法 开发创造潜能.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主探究学法开发创造潜能内容摘要:音乐教育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 法的能力,已成为当前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活动形式的多变性。循规蹈矩的学习习惯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事实上必须承认学生各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式,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学法发现学习学会创造参与表现即兴创造讨论交流大胆创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

2、尚未知晓 之事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和富于个人特色的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讲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性、创新性学习为主,改变过去由教师传递知识的维持性学习,引导学生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学有所思、所悟、所得,才能让学生体验充满创造性的愉悦。 一、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学会创造。 发现法是

3、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的“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儿童天生就有音乐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的激活和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循规蹈矩的学习习惯遏制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给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和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个性发展的更好的学习方法,利用各自的优势去“发现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发现法的特点是,不把现成

4、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以探索声音、模仿音响为主要目标的创作。教师预先设定一种音响情境,给一个命题,按照探索模仿即兴创造的教学过程,利用人声或其他音响材料、乐器等,进行音响的探索和设计,最后进行表演。以情境联想为依据的创作命题放学路上创作过程为,先探索放学路上情境的音响:汽车声自行车铃声跑步声叫卖声等。然后,学生凭借想象和联想确定的声音特性,再用人声模仿,乐器模仿即兴表演出来。可见,创作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均具有独特的作用,这就是一种以启发人的想象力与开发人的创造

5、潜力为目标的音乐教育。 又如:引导学生自制简易打击乐器。老师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自带易拉罐、杯子、瓶子、木块、筷子、勺子,先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物品自由地敲一敲,认真听听它们的声音,比较一下,这些物品敲出的声音是否相同,通过体验比较,使学生知道了不同的物品敲出来的声音各不相同。老师再拿出碰铃敲一敲,学生自己动手把带来的物品也敲一敲,看谁能模仿出碰铃的声音。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人都认真敲、仔细听,老师要学生把自制的碰铃敲一敲,师生共同评价,在探索、比较中感受到不锈钢小勺敲玻璃杯的声音和碰铃的声音最相似。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自制了双响筒、沙球、三角铁、木鱼等打击乐器,一边演唱,一边用自制乐器

6、为自己伴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采用这种“发现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要解决的问题,再从实践到理论上检验、证明,这样通过发现得出结论,逐步形成探求创造的心理愿望,久而久之创造能力也就能逐步得到培养。 二、激发学生“参与表现”,即兴创造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音乐的人都有通过音乐愉悦自己和感动别人的愿望,并希望通过特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情感得到表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

7、音乐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教师有意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乐曲的内容,展开无拘无束的思维、想象、表现,在即兴创作与表演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尽其所能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才华。 依据音乐体验很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感悟、记忆、积累、表达,培养创造的个性与品性。如:学唱春来了这首歌时,先让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根据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对旋律的掌握,激发学生把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时,学生可高兴了,边唱边即兴创作表演动作,表演得非常投入,有的表演小花,在微风中点头微笑;有的表演柳树,随风摆动那嫩绿的枝条;还有

8、的表演孩子们在花园里欢笑,捉迷藏,做游戏.。当老师找部分学生上台表演时,个个争先恐后,一起载歌载舞,深感春天是那么多姿多彩,是那么美丽迷人,仿佛陶醉在春天那美的欢乐之中。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运用音乐艺术表演手段传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又在即兴创作与表演中获得了情感的满足。使他们能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索、思维、想象与创新,激发他们在一次次的参与表现中主动获得新知,形成创造能力。又如:在欣赏苗岭的早晨时,让学生倾听音乐后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凭借自己对作品原有的感受能力,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似乎听到了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的鸣唱;有的说好象看到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还有的说仿

9、佛看到了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等等,那一幅幅由音乐描绘的美丽画面顿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然后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即兴表演,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很多学生创造出鸟飞、公鸡叫、苗族舞、吹芦笙、拍手、跺脚等表演动作,这瞬间的反应也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这种参与活动能使学生融进音乐来体验、感受和理解,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参与实践,开拓了思维。可见给学生一定想象和联想的空间,鼓励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现,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作出新的猜想,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会不受压抑,他们的创新欲望才会得到萌发。 三、启发

10、学生“讨论交流”,大胆创造 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创设良好的平等谐和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了思索的时间,参与的权力,也就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为启迪和培植学生创造火花提供了前提。有资料表明,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师生间自由讨论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程式,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在课堂上,由老师提供讨论的焦点,围绕音乐形象,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学生自由组合讨论,相互启发,各抒己见。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

11、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充分展开想象,发展主观能动性,互为补充,互相完整,有利于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容易在引导、鼓励、肯定、赞许中激发创造热情。 作为开放性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手段,课堂上的自由、民主讨论是主导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思维、情感的碰撞、沟通和交汇的必不可少的渠道。例如,节奏改编、旋律创作、歌表演、歌曲处理等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提高,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如:学唱歌曲小金鱼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即兴创编一个场景,设计一个表演片断。学生经过一

12、番认真热烈的讨论,根据各组自身的优势编排了非常美妙的音乐情景。老师组织学生展示:一组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小金鱼;一组学生以拍手、拍腿等声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还有一组学生扮演水草、小金鱼以及水底其它的小动物,生动地展现了水中童话般的优美世界。在这一活动中,由于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自由地积极参与,创作欲望,表现欲望十分高涨,这种场面只有在师生轻松自由的心境下才能得以体现。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做的,老师不做。老

13、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点拨。如:教师给学生一首内蒙民歌红旗歌的旋律,全曲共分四个乐句,要求每一个乐句由一位小朋友按节拍即兴创造表演,每个同学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动作。让学生自由组合,展开讨论,设计本组的主题情境和表演动作,留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学生很快创造了“早晨”,“大扫除”,“快乐的小动物”等系列情景。如“早晨”的情景,学生设计了“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背书包”等动作;“快乐的小动物”里有“小猫小鸭小鸡小鸟小兔小青蛙”等,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把这些小动物表演得惟妙惟肖。这种由教师提供讨论材料,让学生围绕音乐形象,轻松自由地组合展开讨论实践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围绕同一主题音乐,使学生产生的想象、联想是多种的,各自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姿多彩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切不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否定他们,而应该敏捷地去捕捉其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就会在群体思维的碰撞中得到锤炼。学生在受到尊重的信任中,获得了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思维的机会,消除了顾虑,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探索,更好地发展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