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47966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骨盆骨折骨盆骨折王耀明王耀明1病因低能创伤所造成的骨盆骨折多为稳定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跌倒及低速车祸,或未成年人及运动员不稳定骨折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10%20%是由于行人被撞,10%20%为摩托车外伤,8%10%为高处坠落伤,3%6%为严重挤压伤。2临床表现血压下降或休克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肢体不对称。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禁用于检查严重骨折患者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尿血;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

2、肠损伤少见。3骨盆的解剖骨盆的解剖(1)(1)骨盆组成及分部骨盆组成及分部 Division and Composition of Pelvis 左右髋骨骶骨、尾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左右髋骨骶骨、尾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大骨盆大骨盆界线界线小骨盆小骨盆4(2)(2)骨盆稳定性结构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构成构成: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韧带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韧带前方前方:耻骨联合:耻骨联合骨盆的支撑结构骨盆的支撑结构后方后方:骶髂关节:骶髂关节骨盆的主要稳定性结构骨盆的主要稳定性结构5 1)1)前方前方耻骨联合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

3、 纤维软骨纤维软骨 耻骨联合腔耻骨联合腔 耻骨弓状韧带耻骨弓状韧带(2)(2)骨盆稳定性结构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6(2)(2)骨盆稳定性结构骨盆稳定性结构 Stability Structures of Pelvis 2)2)后方后方 a.a.骶髂关节骶髂关节 骶髂骨间韧带骶髂骨间韧带 骶髂前韧带骶髂前韧带 骶髂后韧带骶髂后韧带 b.b.连接韧带连接韧带 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骶棘韧带 髂腰韧带髂腰韧带 腰骶外侧韧带腰骶外侧韧带7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 骨盆环的两个承重主弓:骶坐弓(髂坐线),坐位时,重力线经过骶髂关节传至两侧坐骨结节

4、骶股弓:直立时,重力线经过两侧骶髂关节传至两侧髋关节。两个副弓:上部由两侧耻骨体及耻骨上支连接至骶股弓;下部由两侧耻骨下支及坐骨连接骶坐弓。8(3)(3)骨盆的薄弱部位骨盆的薄弱部位耻骨耻骨联合合髋臼臼骶骶髂关关节周周围髂骨翼骨翼9 盆骨骨折的分型C1.C2.C3C1.C2.C3text2text2B1.B2.B3B1.B2.B3 C C型型A A1 1.A2.A3.A2.A3 B B型型 A A型型 Tile分型分型10Tile分型A型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

5、有轻度移位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

6、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

7、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A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 A3 A3 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2 A2 骨盆环有骨折骨盆环有骨折 或有轻度移位或有轻度移位 A

8、1 A1 骨盆边缘骨折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撕脱伤11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B3B3双侧双侧B B型损伤。型损伤。B2: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关书样损伤。B1B1外旋损伤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翻书样损伤。B1B1外旋损伤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翻书样损伤。B2: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关书样损

9、伤。B1B1外旋损伤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翻书样损伤。B3B3双侧双侧B B型损伤。型损伤。B2: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关书样损伤。B1B1外旋损伤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翻书样损伤。B3 B3 双侧双侧B B型损伤。型损伤。B2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骨盆侧方挤压损伤 或髋骨内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关书样损伤。B1 B1外旋损伤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翻书样损伤。12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骶棘和骶结节

10、韧带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C3 C3 双侧伤双侧伤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临床上骨盆环破裂 合并髋臼骨折称为合并髋臼骨折称为C3C3型骨折型骨折 双侧双侧B B型损伤。型损伤。C2 C2 骨盆双侧不稳定骨盆双侧不稳定 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 一侧旋转不稳一侧旋转不稳 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C1 C1 单侧伤。单侧伤。13C型C1C2C314Young-Burgess分型example

11、example1 1侧方挤压型侧方挤压型(LC(LC型型)2 2ndnd Qtr Qtr3 3rdrd Qtr Qtr4 4thth Qtr Qtrexampleexample2 2前后挤压型前后挤压型(APC(APC型型)example example3 3纵向剪切型纵向剪切型(VS(VS型型)example4 example4复合应力型复合应力型(CM(CM型型)1 1stst Qtr Qtr Young Young和和BurgessBurgess根据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根据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4 4种类型种类型,I、II、III三个亚型I、II、III三个亚型1.LC型LC型:作用力

12、偏后,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耻骨支水平骨折和伤侧骶骨压缩骨折。161.LC型LC型:作用力偏前,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缘压缩骨折、髂骨翼骨折及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和髂骨翼新月样骨折;171.LC型LC型:一侧或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对侧开书形损伤)。182.APC型APC型: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移位不超过2.5cm,和(或)骶髂关节轻度分离,前后韧带拉长但结构完整。192.APC型APC型:一侧或两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移位超过2.5cm,和(或)骶髂关节分离,其前部韧带断裂、后部韧带完整。202.APC型APC型:半侧骨盆完全性分离,但无纵向移位,前后方韧带同

13、时断裂骶髂关节完全性分离,并有纵向不稳。213.VS型轴向暴力作用于骨盆产生骨盆环前后韧带和骨复合物破裂。骶髂关节分离并纵向移位,偶有骨折线通过髂骨翼和(或)骶骨。224.CM型前和(或)后部纵和(或)横形骨折,可见各类骨折的组合形式(LC-VS型和LC-APC型等)。23两种分类的对比Tile分类Young-Burgess分型24骨盆骨折的诊断X线入口位入口位入口位入口位出口位出口位前后位前后位25骨盆骨折的诊断CT1显示骶骨、骶髂关节等后环结构2显示髋臼结构3可以判断骨盆的旋转畸形4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出血的情况26 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根据骨折分类选择治疗方式AO分类中的A型骨盆骨折属

14、于稳定性骨折,一般予以保守治疗,卧床休息46周,早期下地行走锻炼;B型骨折为前环损伤,仅须行前方固定;C型骨折为后环或前后联合损伤,需要行骨盆环前后联合固定。27骨盆骨折的手术指征(1)外固定不能达到理想复位,残留较大移位。(2)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3)多发创伤或合并髋臼骨折。(4)污染程度较轻的开放性骨盆后环骨折。(5)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或耻骨支移位大于2CM,或其他旋转不稳定伴有明显下肢不等长大于1.5CM或伴有不能接受的骨盆旋转。(6)闭合复位失败的合并单纯后侧韧带损伤的骶髂关节脱位。(7)保守治疗及外固定后,血流动力学仍旧不稳定的骨盆骨折。28手术方式手术方式1.1.前方固

15、定前方固定用于固定前环不稳定,常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主要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耻骨重建钢板、空心拉力螺钉。2.2.后方固定后方固定用于固定后环不稳定,常用于骶髂关节分离、骶骨骨折等。主要固定方式为:C形钳(C-clamp),骶前钢板固定;骶后骶骨螺栓、骶骨钢板、骶骨拉力螺钉固定29 固定方式1 1)骨外固定架固定在骨盆损伤早期处理,可减少失血适用于骨盆环双处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时固定,或与其他固定方式联合应用固定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髂前上棘外固定髂前下棘外固定30固定方式2 2)C C形钳(形钳(C-clampC-clamp)后方固定。直接对骶髂关节加压,用于后方不稳定骨折的临时固定

16、31固定方式3 3)耻骨重建钢板)耻骨重建钢板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32固定方式4 4)骶前钢板固定)骶前钢板固定适应证为骶髂关节脱位及髂骨翼骨折33固定方式5 5)骶骨后方固定)骶骨后方固定适应证为骶骨压缩骨折、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脱位等34固定方式6 6)经皮骶骨螺钉固定)经皮骶骨螺钉固定 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35 手术入路耻骨联合入路-暴露耻骨联合分离36手术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暴露髂骨翼下方、骶髂关节前方、整个前柱、耻骨联合37手术入路骶髂关节前入路-髂骨翼骨折此手术入路常与髂腹股沟入路联合应用,以治疗并发骶髂关节脱位的骨盆前环骨折。主要是Smith-Perterson切口的

17、上半部分。38手术入路骶髂关节后侧入路39骨盆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计划一、早期麻醉消退后,开始练习1、踝泵练习:最大限度地勾脚尖和蹦脚尖5分钟/小,500次/日。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保持10秒,10个/组,大于500次/日。3、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腿及足跟用力向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腿侧肌肉紧绷保持10秒,10个/组大于500次/日。4、床边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小腿移除床面屈膝,身体平躺床面,屈伸膝关节保持10秒,10个/组1020组/日5、同时强化上肢肌力40二、中期伤后大约34周,患者损伤局部疼痛减轻可以开始以下练。(1)开始轻柔的髋关节活动练习1、仰卧位屈髋2、仰卧位髋后伸3、侧卧位髋内收4、健侧卧位 5、仰卧位髋外展6、坐位髋内旋(2)直抬腿练习(3)后抬腿练习(4)骨折愈合程度至牢固可侧卧时,开始侧抬腿练习。41三、恢复期大约68周,经专业医生复查许可后,开始负重练习(1)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恢复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注意:骨盆骨折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师评定结果,如果骨折内固定稳定可以提早进入行走期训练。4243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骨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