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阅片课件.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48169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CT阅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颅脑CT阅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颅脑CT阅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颅脑CT阅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颅脑CT阅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颅脑CT基础知识及常见疾病曹仕健2018.12.10主要内容颅脑CT的基础知识颅脑正常解剖的CT表现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主要内容颅脑CT的基础知识颅脑正常解剖的CT表现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CT工作原理所谓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机(简称X-CT或CT),就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瞄后,由探测器收得的模拟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经电子计算机计算出每一个象素的衰减系数,再重建图像,而能显示出人体各部位的

2、断层结构的装置。它以断层的图像形式,较清晰地显示人体组织的细微差别。CT要区分不同的密度组织,则用C T值来表示,其范围取-1000至+1000,在CT上,对X线吸收高于脑实质的表现为增白的高密度影,如脑出血和钙化。反之则表现为灰黑色的低密度阴影,如坏死、水肿、脓肿等。CT扫描层面1.冠状位:额状面。2.矢状位:将人体纵切为 左、右两部分。3.横断位:水平面。颅脑CT扫描基线Reid基线(RBL)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上眶耳线(SML)颅脑CT扫描基线Reid基线(RB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眶下缘眶下缘

3、外耳道外耳道颅脑CT扫描基线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外耳道外耳道外眦外眦颅脑CT扫描基线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至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 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眶上缘眶上缘外耳道外耳道颅脑CT扫描基线眶上缘眶上缘外耳道外耳道眶下缘眶下缘颅脑CT扫描类型常规扫描:常规扫描:以OM线为基线,层厚10 mm,采用连续扫描。特殊扫描:特殊扫描:薄层扫描:层厚5 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一般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出现下列情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1

4、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2.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3.血管造影及常规 X 线已证实的病灶4.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5.颅内病变的随防复查 颅脑CT窗口 CT窗口:脑组织窗、骨窗颅脑CT值u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用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u定义水的CT值为0Hu;小于水的为负值,大于水的为正直。空气的CT值为-1000;骨组织的X线衰减是水的2-4倍,CT值为+1000。正常人体各组织结构CT值组织 平扫CT值 组织 平扫CT值 脑 2545灰质 3560白质 2535基底节 3545脑室 012肺 -500-90

5、0甲状腺 10010肝 4070脾 5070胰 4060肾 4060主动脉 3550 肌肉 3550淋巴结 4510脂肪 -80 -120前列腺 3075骨 1501000椎间盘 50110子宫 4080精囊 3075水 0空气 -1000静脉血液 555凝固血液 8010 颅脑CT适应症颅脑肿瘤: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颅脑损伤: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炎症及寄生虫脑血管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内血肿等症状性癫痫 先天性畸形颅内压增高原因不明者 脑白质病和颅内疾患不明者颅脑以外疾患颅脑CT主要的参数颅脑CT参数解读医院名称医院名称CT片编号片

6、编号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检查日期检查日期矩阵矩阵颅脑CT参数解读16排螺旋排螺旋CTCT曝光序列号曝光序列号第二序列第二序列扫描层厚扫描层厚第第8张图像张图像图像视野图像视野脑窗脑窗颅脑CT参数解读管电压(千伏)管电压(千伏)电流(毫安)电流(毫安)头部头部W窗宽窗宽,L窗位窗位其他技术参数其他技术参数颅脑CT参数解读左侧左侧右侧右侧比例尺比例尺主要内容颅脑CT的基础知识正常颅脑结构的CT表现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颅底层面眼球颞极晶状体小脑半球四脑室延髓蝶窦外耳道乳突气房内枕骨粗隆小脑扁桃体内直肌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鞍区下方眼球颞叶脑桥小脑半

7、球四脑室鞍背视神经前床突垂体窝小脑中脚基底动脉筛窦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鞍区垂体上直肌颞叶脑桥小脑蚓部四脑室鞍背鸡冠前床突垂体窝小脑半球基底动脉额叶直回脑桥池视神经管海绵窦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鞍上池层面海马颞叶大脑桥枕叶四叠体池环池鸡冠大脑纵裂鞍上池大脑脚大脑后动脉额叶直回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鞍上池层面海马大脑中动脉大脑脚枕叶四叠体池环池额叶大脑纵裂鞍上池大脑脚侧脑室下角外侧裂大脑中动脉环池下丘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三脑室下部丘脑底部第三脑室枕叶四叠体池环池额叶大脑纵裂小脑蚓部外侧裂外侧裂环池上丘颞叶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三脑室上部丘脑尾状核头枕叶内囊后肢侧脑室三角额叶大脑镰第三脑

8、室胼胝体膝部侧脑室前角内囊膝部侧脑室后角透明隔大脑静脉池内囊前肢侧脑室脉络丛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基底节区丘脑尾状核头豆状核壳核内囊后肢豆状核苍白球内囊膝部内囊前肢豆状核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侧脑室层面颞叶放射冠上矢状窦透明隔侧脑室后角大脑镰纵裂池侧脑室体额窦胼胝体膝部枕叶大脑镰侧脑室前角胼胝体压部正常颅脑结构CT表现半卵圆中心顶叶缘上回额叶半卵圆中心大脑镰纵裂池上矢状窦角回半卵圆中心主要内容颅脑CT的基础知识正常颅脑结构的CT表现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脑出血皮质动脉的穿通支-脑叶出血豆纹动脉-壳核出血丘脑穿通动脉-丘脑出血基底动脉脑桥支-脑桥出血小脑上或小脑前下动脉

9、小脑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脑出血脑内出血的CT表现为周围脑组织变化和占位效应发病时间不同,表现各有差异脑内新鲜血肿在CT上呈均匀一致的高密度(60-80Hu),出血后34小时,血肿密度可达90Hu。出血病灶周围有一圈低密度带,为坏死水肿带脑水肿与占位性在37日此最明显16日后,占位性开始减轻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壳核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丘脑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脑干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脑室出血铸型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小脑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脑叶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颅脑疾

10、病的CT影像表现脑梗死大脑梗死(1)大梗死: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2)中梗死:小于一个脑叶,3-5cm。(3)小梗死:1.6-3cm。(4)腔隙性梗死:1.5cm一下。(5)多发性梗死:多个中小及腔隙梗死。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脑梗死4-6h为缺血期,缺血区开始出现水肿,12h后,细胞出现坏死,且呈进行性加重,此时梗阻部分与正常脑组织无法区分。24h能看出病理表现: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变浅、闭塞,局部脑回变扁平,逐渐进展,水肿加重。2-15日,梗塞低密度区域最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占位,少数可见出血,水肿开始消退。2-3周,梗塞区内或边缘出现弧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边缘

11、不清楚。占位性减少。4-5周,梗塞密度接近脑脊液。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左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脑组织内低密度影,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多呈扇形,基底贴近硬膜 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左侧小脑脑梗死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常伴脑挫伤,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血肿密度呈高密度或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高、低混杂密度,最后变为低密度直至消失。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急性硬膜下血肿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硬膜外出血CT表现:颅骨内板下梭形或双凸形高密度,根据血肿量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如脑沟消失

12、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随着时间延长,其密度可由高变等密度、变低密度。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硬膜外出血CT表现:颅骨内板下梭形或双凸形高密度,根据血肿量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如脑沟消失、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随着时间延长,其密度可由高变等密度、变低密度。常见颅脑疾病的CT影像表现硬膜外出血临床阅片小结熟悉图像上的常用标记并加以核对:姓名、年龄、日期、左右、层厚仔细观察每一帧图像,目的在于发现疾病或异常的征象;当发现病变后,应看其病变是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混杂信号;通过不同方位图像观察,确定病变形态、数量、大小、位置;观察病变邻近器官或组织结构有无异常:受压、移位(占位效应);扩张、增大(失空间效应);破坏或吸收等;增强扫描观察病变有无强化及强化程度。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影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