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的意外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822028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的意外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的意外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的意外案例分析.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的意外案例分析 一、课堂教学意外事件列举 1.教学中学生对你的教学提出了质疑。情景 1:在讲电子表格 Excel 第一课时,讲到 “Excel 的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但每个工作簿最多只能设置 255 张工作表”,我看到某生 一直在重复点他鼠标的左右键,我就停止讲课看着他,然后他举手发言了: “老师,我发现 不止有 255 张工作表”。哦,这个我倒没有去验证过,我走到他的旁边, 发现已经有 260 张 工作表了。 2.学生在课堂上起哄。情景 3:在学习体验网上数据时,为了教学的收放自如,编写了 一个小型的 BBS 系统,从注册到登录都很顺利,马上教室里就爆开了,怎么回事呢?“老 师你快

2、看” ,等我刷新网页的时候,只见屏幕上什么话都有, “无聊死了” “ * 我爱你”“ * 是太监”这些灌水的话都有,他们还真的把这当网上论坛了, “老师,你真无聊” “去死吧”, 看到这里,整个电脑房异常安静,全班同学都看着我,看我怎么收场。虽然我在备课时,也 有过最坏的考虑,但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他们话题的对象。 二、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处理 1.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意外或错误, 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 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 学习材料。 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情景

3、1 对策:我调整了一下心理,表扬了他的求真的精神,然后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 的解释“看来是教材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的版本不同” 。如果就此结束,也就是一出 普通的教材出错的问题,能不能挖掘呢?我先让该同学向全班同学演示一下他是怎么发现 的,他的操作就是我教案里接下来的内容:工作表的插入。要插入 200 多张工作表,毅力可 嘉,能不能有什么省力的办法呢?这个内容要在 Excel 的最后两节课中的循环语句中讲, 但 我觉得这是一个讲解循环语句最好的情景, 能不能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循环程序的特点呢?为 此,我对本节课作了临时的调整,录制宏、编写循环语句、运行宏,这个过程让学生感受了 计算机工作的效率

4、。我想经过我这样的处理,这个班级对循环语句的印象肯定 要比其他班级来的深刻。 2. 利用意外事件,引申教学。 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意外,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 学生,并利用学生的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 2 对策: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觉得仅仅删除文字已经不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给这个事件增加两块教学内容:网络文明和网络破案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 “我可以借助 这些表里的信息找到作案人员” ,网络破案开始了,我告诉学生有另一张数据库的表里还记 录了每一位发言者所在机器的 IP 地址,我通过这个地址,借助多媒体广播软件极域提供的 机器名与 IP 地址的对应找到那台机器,当然也找到了那位说“老师你真漂亮”的同学,同 学们心服口服。 我就趁热打铁, 进行了一番网络文明的教育, 这一变动,让同学们切身体会 虚拟世界与现实的联系,网络上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