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874923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治疗技术第一章--绪论.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运动治疗技术,1,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第一节 运动治疗技术概述第二节 运动功能评定,运动治疗技术归属,我们习惯把物理治疗分成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简称为体疗和理疗,而实际上这两部分的内容同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基本概念 1,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是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physical agents)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基本概念2,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PT)指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是康复医疗逐渐发展成熟后形成的专业治疗人员属于医学相关类人才,基本概念3,运动疗法(therape

2、uticexercise),指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的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纠正人体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特点1,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的全过程,促进患者身心功能得到全面恢复,运动疗法特点2,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肌肉关节的活动可以锻炼局部器官功能,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节来改善全身功能的恢复,运动疗法特点3,防病和治病相结合能够促进疾病的临床治愈和功能恢复,能防止并发症或不良后果,也能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先秦时期 2汉晋南北朝

3、时期 3隋唐时期 4宋元时期 5明清时期 6现代康复阶段,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现状,1需求日益增长 2国内物理治疗师的培养,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1,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 肌力训练 、耐力训练 、关节活动训练 、牵伸训练 、转移训练 、平衡训练 、协调性训练 、步行训练 、呼吸训练 、放松训练 、水中运动 、牵引技术 、手法治疗 、医疗体操,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2,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Bobath技术 Rood技术 Brunnstrom技术 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 运动再学习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假肢 矫形器 辅助具应用 能量节约技术 另外,引导式教育,根据肌肉收缩的形

4、式分类,等张运动 (isotonic motion) 向心性运动(concentric isotonic motion) 离心性运动(eccentric isotonic moction) 等长运动(isometric motion) 等速运动(Isokinetic training),按运动方式分类,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助力运动(assistive movement) 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抗阻运动(resistive movement) 牵伸运动(stretching exercise),治疗原则1,因人而异 按照各个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疾病

5、情况、年龄和性别差异、兴趣和文化差异、经济和环境差异、康复需求等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和方案,并根据治疗进度和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治疗原则2,循序渐进 应激适应性要逐步建立,训练效应的积累要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参加康复训练是技能学习过程,神经-肌肉功能重建也是系统再学习的过程,因此运动强度应该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动作复杂性由易到难,休息次数和时间由多到少、由长到短,训练的重复次数由少到多,运作组合由简到繁。,治疗原则3,持之以恒 训练效应的维持与消退、行为模式价值、康复预防价值、康复与社会环境 训练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显著效应,停止训练后训练效应将逐步消退。因此康复训练需要长

6、期持续,甚至维持终生。,治疗原则4,主动参与 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只有主动参与,运动中枢调控、神经元募集、神经功能重塑、心理功能参与,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不可能通过被动治疗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治疗原则5,全面锻炼 人体的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的多维性功能障碍的综合,功能恢复应包括心理、职业、教育、娱乐等的多渠道、锻炼手段也应包括改善、代偿、替代等多样性,康复的最终目标是重返社会,因此康复治疗应该全面审视,全面锻炼。,禁忌症,1: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情不稳定。2:有明确的急性炎症存在(如:T超过38,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等)3: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

7、期(如:脉搏加快,安静时脉搏大于100次/分。 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高于120Hg16KPa,或出 现低血压休克。 有明显心力衰竭表现:呼吸困难、全身浮肿、胸水 、腹水等。 严重心律失常。 安静时有心绞痛发作。),4:休克、神志不清或有明显精神症状、不合作。5:运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动脉瘤破裂等。 6:有大出血倾向。7:运动器官损伤未作妥善处理。8: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9:患有静脉血栓,运动有可能使血栓脱落。10: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11: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运动治疗的机制,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增强内

8、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调节精神和心理状态,运动的潜在危险,运动损伤脏器功能过负荷或者衰竭 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制动对机体的影响1,循环系统1血容量减少 2基础心率增加 3血栓形成 4有氧运功能力降低,制动对机体的影响2,呼吸系统 1肺活量下降 2呼吸道感染增加,制动对机体的影响3,运动系统 1骨关节 2肌肉组织,制动对机体的影响4,代谢与内分泌系统 1负氮平衡 2内分泌改变 3水电解质改变,制动对机体的影响5,中枢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系统,上肢训练常用器械,肋木 、悬吊架 、支撑器 、弹簧拉力器 、墙壁拉力器 、哑铃 、沙袋 、肩关节练习器 、前臂内外旋运动器 、腕关节屈伸运动器 、体操棒 、磨砂台、分指板 、重锤手指练习器,下肢训练常用器械,起立床 、站立架 、股四头肌训练器 、踝关节曲伸训练器 、踝关节矫正板 、平衡板 、平行杠 、助行器 、阶梯 、实用步行训练装置 、功率白行车 、跑台,其他常用设备,姿势矫正镜(姿势镜) 、训练球 、治疗师坐凳 、训练床 、运动垫 、楔形垫 、牵引装置 、水中运动设备 、辅助器械,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