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89400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我爱这土地作者及工作单位南雄市油山中学教材分析1我爱这土地选自语文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现代诗歌单元,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学期的诗歌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感受诗人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2我爱这土地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艾青作于1938年11月的一首诗歌,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爱国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过很多古诗,学习现

2、代诗还是第一次。而且他们对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现代诗,掌握欣赏现代诗的一些方法,并初步学些现代诗。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全诗并掌握朗读现代诗的一般方法。2目标能力:说出诗歌中的意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能说出诗歌的意象,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象征手法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

3、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二、展示目标三、美读细品四、换词写诗 填一填五、写一写六、激情小结七、作业布置英国诗人培根说过“读诗使人聪慧”。我喜欢读诗,因为它给我清风与明月;给我湖光与山色;给我碧海与晴空,它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体味着;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默默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自由、广阔的现代诗歌天地,去感受它特有的魅力。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诗歌该学习什么,教师顺势引出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全诗并掌握朗读现代诗的

4、一般方法;说出诗歌的意象,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一读:自由朗读 激发兴趣教师适时引出本文的创作背景,学生观看影像资料伴着老师的解说、为下面学习创设氛围。二读:互读质疑 掌握方法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如何读现代诗”老师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总结朗读的技巧。多媒体展示三读:师生同读 巩固欣赏教师配清新优美的音乐范读,范读之前留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听读: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通过那些事物表现出来的呢?四读:集体配乐朗读作者抒发了深沉、浓烈的爱国之情,一次次唤起我们对民族百年沧桑的回忆。当文字变成声音,让我们用诵读传递对祖国的深情,再一次让学

5、生声情并茂地集体配乐朗读,读出对祖国热爱和眷恋,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教师打出投影进行拓展训练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你知道多少?请说出这些诗句,然后仿照下列例句写2-3句。一堂课的学习结束之时,基于这一课学生美读、细品、换词写诗的学习过程,教师适时归纳学习成果并用富有激情的一段话结束本课寄语学生: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穿越世纪的烟云、时空的隧道;仿佛又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着爱国志士们火热的爱国情怀。艾青的诗歌昭示着我们: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广博的襟怀、火热的心才是诗歌的灵魂。背诵课文学生听老师讲学生

6、明确目标,学生齐读目标加深印象。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并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再读诗歌。学生个别朗读小擂台活动展示学生齐读学生根据选择所给的词进行选词填诗活动,完成自己的诗歌创作。学生仿写。学生听老师小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诗歌的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促思,以读领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活动中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掌握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体会诗歌通过意象抒情言志的特点并学会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寓教于读,寓学于读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展开联想,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时,我将把“美读”和“细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了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同时使

7、学生认识到诗歌语言要准确、凝练,最后达到模写诗歌的目的真是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我爱这土地 艾青 感情基调:深沉悲怆 意象(寄托情感的物) 象征(表现手法) 土地 - 祖国大地 鸟 - 诗人自己 河流、风 - 人民的反抗精神 黎明 - 解放区(光明与希望) 欣赏诗歌方法:1了解时代背景扫除阅读障碍。 2品析重点词句把握诗歌内涵。 3象征手法的运用。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自我评价表评 价 内 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优(5)良(4)中(3)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能否认真专注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能否主动

8、参与发言时声音响亮能否自由表达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能否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否独立思考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是否敢于否定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否自由表达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是否富于想像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是否兴趣浓厚我已养成良好的写批注的阅读习惯能否独立思考小计得分合计得分教学反思一、以读为主线,在朗读中感悟提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把学生带进文本构建学习的起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自渎、竞赛、范读、配乐读、等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文本内

9、容的理解。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我根据不同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如一上课就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为本课学习酝酿好了情绪。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象征“这一难点问题,再创情境。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换词写诗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创作诗歌的欲望更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可以说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注重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其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在生生、师生之间充分展开。对朗读、讨论等环节的评价不仅使师生之间增加了亲和力,而且使教与学同时变得生机无限,摇曳

10、多姿。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经历磨难的祖国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尤其课外拓展环节“换词写诗”、用积累的爱国诗句仿写句子、最后的结束语等都体现了这个理念。不足:1 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点拨补充即可。2 学生课堂上练笔的时间不够充裕。3 教师的点拨、引导做得不够充分,使学生的情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总之,“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这节课只是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个尝试,为同行们的教学提供一个教研的平台,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 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点拨补充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