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897046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1总则1.1为保证公路桥涵、铁路钢桥、钢结构工程、城市桥涵等表面检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数据准确、安全可靠,制订本规程。1.2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中有关表面无损检测方面质量的现场检测及相应检测结果的评价。1.3 钢结构现场无损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缺陷检测方法1无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的既有性能没有影响。钢结构中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指目视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等。2目视检测 visual testing用目视或25倍放大镜检查材

2、料表面质量的方法。3磁粉检测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根据磁粉在试件表面所形成的磁痕检测钢材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等缺陷的方法。4 渗透检测 penetrant testing用渗透剂检测材料表面裂纹的方法。5 超声波检测 ultrasonic testing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金属材料或焊缝缺陷的方法。6 射线检测 radiographic testing用x射线或射线透照钢工件,从荧光屏或所得底片上检测钢材或焊缝缺陷的方法。2.1.2 缺陷与损伤1线型缺陷 linear defects 其缺陷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2 圆型缺陷 circular defects 其

3、缺陷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3。3 裂缝缺陷 crack从建筑结构构件表面伸入构件内的缝隙。4 焊缝夹渣 weld slag inclusion焊接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5焊缝缺陷 weld defects焊缝中的裂纹、夹渣、气孔等。6平面型缺陷 planar discontinuity 用某方法检测一个缺陷,若只能测出它的两维尺寸,则称为平面型缺陷。属于此类缺陷的有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7 体积型缺陷 volume discontinuity用某方法检测一个缺陷,若能测出它的三维尺寸,则称为体积型缺陷。属于此类缺陷的有气孔、夹渣、夹杂等。2.2.1 引用标准名录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

4、034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3基本规定3.1钢结构检测的分类3.1.1 钢结构的检测可分为在建和既有钢结构质量的检测。3.1.2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在建钢结构的要求进行检测:1 在钢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过程中需了解施工质量时;2 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3 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3.1.3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既有钢结构的要求进行检测: 1 钢结构安全鉴定;2 钢结构抗震鉴定;3 建筑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4 建筑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5 受到灾害、环境侵蚀等影响建筑的鉴定

5、;6 对既有钢结构的工程质量有怀疑或争议。3.1.4 钢结构的现场检测应为钢结构质量的评定或钢结构性能的鉴定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3.2.1 钢结构检测工作的程序,宜按图3.2.1的框图进行。接受委托调 查制定检测方案确认仪器、设备状况现场检测补充检测结果评价检测报告图3.2.1 检测工作程序框图3.2.2 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收集被检测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2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加固与维修情况和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3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进一步明确委托

6、方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并了解是否已进行过检测。3.2.3 现场检测应根据检测项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概况,主要包括结构型式、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2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3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4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数量;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6检测工作进度计划;7所需要的配合工作;8检测中的安全措施;9检测中的环保措施。3.2.4 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当采用自动记录时,应符合有关要求。

7、原始记录必须由检测及校核人员签字。3.2.5 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补充检测。3.3 无损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3.3.1钢结构中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指目视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3.3.2 钢结构的检测,应根据检测项目、检测目的、建筑结构状况和现场条件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可按照表3.3.2选择无损检测方法。表3.3.2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序号检测方法适 用 范 围1目视检测表面可见性缺陷的检测2磁粉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3渗透检测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4超声波检测内部缺陷的检测,主要用于面积型缺陷的检测5射线检测内部缺陷的检测,主

8、要用于体积型缺陷的检测3.3.3 钢结构中的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应经目视检测,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3.3.4 在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时,钢结构一级、二级焊缝质量等级与缺陷分级应符合表3.3.4的规定。表3.3.4 钢结构一级、二级焊缝质量等级与缺陷分级焊缝质量等级一级二级磁粉检测评定等级级、级以上级、级以上渗透检测评定等级级、级以上级、级以上超声波检测检验等级B级B级评定等级级、级以上级、级以上射线检测检验等级A级、B级A级、B级评定等级级、级以上级、级以上3.4 抽样比例3.4.1 当为下列情况时,检测对象可以是单个构件或部分构件;但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

9、范围。1 委托方指定检测对象或范围;2 因环境侵蚀或火灾、爆炸、高温以及人为因素等造成部分构件损伤时。3.4.2 在建钢结构检验批的质量检测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规定的抽样比例进行。3.4.3 既有钢结构按检测批检测时,其最小样本容量不应小于表3.4.3的限定值。表3.4.3 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 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ABCABC2-89-1516-2526-5051-9091-150151-280281-50022355813202358132032503581320325080501-12001201-32003201-1000010

10、001-3500035001-150000150001-500000500000-325080125200315500-801252003155008001250-12520031550080012502000-注: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3.5 检测报告3.5.1 检测报告应做出所检测的项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既有钢结构性能的检测报告应给出所检项目的检测结论,并能为钢结构的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3.5.2 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对于当事方容易混淆的术语和概念

11、可书面予以解释。3.5.3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单位名称;2 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3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4 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检测情况概述;5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6 抽样方案及数量;7 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8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论;9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3.6 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3.6.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的有效检定(校准)证书或自校证书并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3.6.2 检测人员必须经

12、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除目视检测外的无损检测人员应有相应的检测资格证书。3.6.3 钢结构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级(级)、中级(级)、初级(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3.6.4 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 每年应检查一次视力,其近距离视力(裸视力或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2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3 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3.6.5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4 外观质

13、量的目视检测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现场外观质量的目视检测。4.1.2 直接目视检测时,眼睛与被测工件表面的距离不得大于610mm,视线与被测工件表面所成的视角不得小于30。4.1.3 被测工件表面应有足够的照明,一般情况下光照度不得低于160lx;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光照度不得低于540lx。4.2 辅助工具4.2.1 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可使用25倍的放大镜。4.3 检测内容4.3.1 检测人员在目视检测前,应了解工程施工图纸和有关标准,熟悉工艺规程,提出目视检测的内容和要求。4.3.2 钢材表面的外观质量的检测可分为是否有夹层、裂纹、非金属夹杂和明显的偏析等项目。

14、4.3.3 钢结构焊前目视检测的内容包括焊缝剖口形式、剖口尺寸、组装间隙;焊后目视检测的内容包括焊缝长度、焊缝外观质量。4.3.4 对于焊接外观质量的目视检测,应在焊缝清理完毕后进行,焊缝及焊缝附近区域不得有焊渣及飞溅物。4.4 检测结果的评价4.4.1 钢材表面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4.4.2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伤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4.4.3 焊缝剖口形式、剖口尺寸、组装间隙等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4.4.4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焊缝不

15、允许有外观质量缺陷,二、三级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中附录A的要求。5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5.1 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熔焊焊缝表面或近表面裂纹的检测。5.1.2 钢结构原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裂纹,可参照本章的基本原则进行检测。5.2设备与器材的技术要求5.2.1 磁粉探伤装置应适合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并满足对缺陷的检测要求。5.2.2 磁轭法检验装置,在极间距离为75mm150mm时,交流电磁铁提升力应大于44N,直流电磁铁提升力应大于177N。5.2.3 交叉磁轭检验装置,激励磁势不低于1300AT2,提升力应大于88N,四个磁极端面

16、与探伤面之间的间隙不宜超过1.5mm,跨越宽度不宜大于100mm。5.2.4 管子、轴类对接和其它特殊试件焊缝可采用线圈法、平行电缆法等其它装置。5.2.5 铸钢件可采用触头法通过支杆直接通电,触头间距宜为75mm200mm。5.2.6 磁粉探伤仪的其它装置应符合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GB/T15822所规定的技术要求。5.2.7 干法中的磁粉施加装置应有足够的气流使干燥的磁粉呈均匀分散地喷落到试件上。5.2.8 湿法中的磁悬液施加装置应能均匀地喷洒磁悬液到试件上。5.2.9 在配制磁悬液时,应首先把磁粉或磁膏用少量载液调成均匀状,然后在连续搅拌中缓慢加入所需载液,使磁粉均匀弥散在载液中,直至磁粉

17、和载液之间达到规定比例。常用的油剂为无味煤油、变压器油、煤油和变压器油的混合液,常用的水剂为含有添加剂的水。5.2.10 磁悬液中的磁粉浓度一般非荧光磁粉为10g/L25g/L,荧光磁粉为1g/L2g/L。磁悬液的配置及检验可按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第二部分:检测介质GB/T15822.2的方法进行。5.2.11 用荧光磁粉或荧光磁悬液探伤时,应采用黑光灯照射装置,照射距离试件表面在380mm时测定紫外线辐照度应大于8W/mm2。5.2.12 灵敏度试片用于检查磁粉探伤装置、磁粉或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以及用于检定被检区域内磁场的分布规律。5.2.13 A型灵敏度试片中有圆形和十字形人工槽;几何尺寸如图

18、5.2.13。5.2.14 使用时,应将刻有人工槽的一侧与被检试件表面紧贴,可用胶纸在灵敏度试片边沿粘贴,不可贴没人工槽。5.2.15 在试片上看到与人工刻槽相对应的磁痕清晰显示不代表实际能检测缺陷的大小。5.2.16 A1型灵敏度试片是用100m厚的软磁材料制成,型号有1# ,2# ,3# 三种,其分子表示人工槽深度(m),分母表示试片厚度(m)。5.2.17 当使用A1型灵敏度试片有困难时,可用C型灵敏度试片(直线刻槽试片)来代替。5.2.18 C型灵敏度试片其材质和A型灵敏度试片相同,其试片厚度为50m,人工槽深度为8m,几何尺寸如图5.2.18。5.3 检测步骤5.3.1 磁粉检测包括

19、预先准备、磁化、施加磁粉、磁痕观察与记录、后处理等步骤。5.3.2 预先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试件探伤面应进行处理,处理范围应由焊缝向母材方向延伸20mm。2 清除探伤范围内试件上的附着物,如油漆、油脂、涂料、焊接飞浅、氧化皮等,以免妨碍磁粉附着在缺陷上。3 用干磁粉时,试件表面应干燥。4 用磁悬液时,应根据试件表面的状况和试件使用要求,确定采用油剂载液还是水剂载液。5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用荧光还是非荧光磁粉。6 根据被测试件的形状,尺寸,缺陷性质来选定磁化方法。5.3.3 磁化及磁粉施加应符合下列要求:1 磁化时磁场方向应尽量与探测的缺陷方向垂直,与探伤面平行。2 当不知缺陷方向或多个方向

20、的缺陷时,应采用旋转磁场或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时,两次磁化方向之间应垂直。3 检测时,应先放置灵敏度试片在试件表面检验磁场强度和方向以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4 用磁轭检测时,应有覆盖区,磁轭每次移动的覆盖部分应在10mm20mm之间。5 用交叉磁轭装置检测时,四个磁极都必须与被检部位表面保持良好接触,在探伤面上的行走速度要力求均匀,移动速度一般不大于2m/min。6 用触头法时,每次磁化的长度范围75mm200mm,检测时应保持触头端干净,触头与被检表面接触应良好,电极下宜采用衬垫,避免触头烧灼损坏被检表面。7 探伤装置在被检部位放稳后才能接通电源,要移去时应先断开电源

21、。8 施加磁粉时,应使磁粉能均匀地分布在探伤范围的探伤面上,使之吸附在缺陷部位。9 当探测试件表面粗糙时,宜采用干法喷洒。喷洒时必须确认试件表面干燥。10 采用湿法时,可先喷洒一遍磁悬液使被测部位表面湿润,在磁化时再次喷洒磁悬液。磁悬液一般应喷洒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磁化需一直持续到磁粉施加完成为止,形成的磁痕不能被流动的液体所破坏。5.3.4 磁痕观察与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磁痕的观察应在磁粉施加形成磁痕后立即进行。2 非荧光磁粉的磁痕可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用自然日光或灯光进行观察(亮度应大于500lx)。3 荧光磁粉的磁痕可在暗处(亮度小于20lx)用紫外线灯进行观察。4 在观察时必须对磁痕

22、进行分析判断,区分缺陷磁痕和非缺陷磁痕,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其它探伤方法(如渗透法等)进行验证。5 磁痕的记录可采用照相,绘制草图或用透明胶带把磁痕粘下来等。5.3.5 后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探伤完成后,根据需要应对被测试件进行退磁。2 被测试件因剩磁会影响使用性能时,必须进行退磁。3 对被测部位表面进行清理工作,除去磁粉,清洗干净,必要时应进行防锈处理。5.4 检测结果的评价5.4.1 磁粉探伤显示的缺陷磁痕可分为线型磁痕和圆型磁痕。5.4.2 根据缺陷磁痕类型和长度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分级,缺陷磁痕分级应符合表5.4.2的规定。 表 5.4.2 缺陷磁痕分级 评定质量等级线状缺陷的显示长

23、度(mm)L1.5L3.0L6.0圆型缺陷的主轴长度(mm)d2.0d3.0L4.05.4.3 裂纹缺陷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5.4.4 评定为不合格或超过要求质量等级要求的缺陷,在工艺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返修。5.4.5 返修后应进行复检,并重新进行质量评定。5.4.6 返修复检部位应在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中标明。5.4.7 检测记录或检测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参照本标准附录C):1 磁粉探伤装置型号、生产厂家;2 磁粉的类型、粒度及颜色;3 磁悬液种类及浓度;4 磁极的布置和探伤行走速度;5 探伤灵敏度(试片型号);6 检测件的材质、规格、尺寸;7 记录缺陷磁痕、所在位置、形状尺寸及缺陷类型

24、等。6 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焊缝表面开口性的裂纹和其他缺陷的检测。6.1.2 钢结构原材料表面开口性的裂纹和其他缺陷,可参照本章的基本原则进行检测。6.2 检测试剂6.2.1 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渗透检测剂的质量应符合渗透检测用材料技术要求JB/T7523的要求,宜采用成品套装喷罐的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系列配套检测剂,不应将不同种类的检测剂混合使用。6.2.2 渗透检测剂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现场

25、检测宜采用非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渗透剂可采用喷罐式的水洗型或溶剂去除型,显示剂可采用快干式的湿显像剂。6.2.3 渗透检测必须配备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和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灵敏度试块),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无损检测渗透检查A型对比试块JB/T9213和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JB/T6064规定。6.2.4 试块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不同渗透检测剂的灵敏度对比试验,以及同种渗透检测剂在不同环境温度时,灵敏度对比试验。2 不锈钢镀铬B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要求及操作工艺正确性。6.2.5 试块灵敏度的分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用不同灵敏度

26、的渗透检测剂系统进行检测时,不锈钢镀铬B型试块上可显示的裂纹区号应如表6.2.5-1所示。表6.2.5-1 灵敏度等级检测系统的灵敏度不锈钢镀铬B型试块可显示的裂纹区号低23中34高45超高5 2 不锈钢镀铬B型试块各裂纹区的直径显示尺寸如表6.2.5-2表6.2.5-2 裂纹直径区号12345直径()4.55.53.54.52.43.01.62.00.81.06.2.6 检测灵敏度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焊缝及热影响区采用“中灵敏度”检测,在不锈钢镀铬B型试块中可清晰显示“34”号裂纹; 2焊缝母材机加工坡口、不锈钢工件采用“高灵敏度”检测,在不锈钢镀铬B型试块中可清晰显示“45”号裂纹

27、。6.3 检测步骤6.3.1 渗透检测包括清理、清洗、施加渗透剂、清除多余渗透剂、干燥、施加显像剂、观察评定、复验、后处理等步骤。6.3.2 渗透检测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清理对检测面上有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刺以及各种涂覆保护层进行清除,可采用机械砂轮打磨和钢丝刷。不允许用喷砂、喷丸等可能封闭表面开口缺陷的清理方法,清理范围应从检测部位边缘向外扩展30。检测面的表面粗糙度Ra12.5m,非机械加工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测结果。 2 清洗对清理完毕的检测面进行清洗,可采用溶剂、洗涤剂或喷罐套装的清洗剂。清洗后,检测面必须要经过充分干燥后,才能进行检测。 3 施加

28、渗透剂可以采用喷涂、刷涂等方法,将被检测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在环境温度1050的条件下,以湿润状态至少保持15min。当环境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时,应按第6.3.3条的要求进行灵敏度的对比试验。 4 清除多余渗透剂可以先用纸巾或不掉纤维的洁净布进行擦拭,将检测面上大部分多余的渗透剂擦除,再用蘸有清洗剂或水的纸巾或布在检测面上朝一个方向擦洗,也可以用喷罐在距检测面约300处喷撒少量清洗剂用纸巾或布擦洗,直至将检测面上残留渗透剂全部擦净。 5 干燥经清洗处理后的检测面,可以自然干燥,也可用纸巾或布擦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或用热空气吹干,但检测面表面温度不能超过50。根据检测时的环境温度不同,干燥时间

29、约为5min10min。 6 施加显像剂尽可能使用喷罐型的快干湿式显像剂,使用前充分摇动,将喷嘴距检测面约300处实施均薄喷涂。 7 观察评定在施加显像剂的同时仔细观察检测面上的痕迹显示情况,但对缺陷显示的最终确认应在显像剂施加完毕后10min30min内完成。若显示不明显,可以适当延长观察时间。当检测面较大时,可以分区域检测,以保证每区域检测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检测。对细小显示的观察可使用510倍放大镜对缺陷进行观察。观察应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当发现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应及时作出标记。 8 复验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将检测面彻底清洗干净重新进行检测。1)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

30、灵敏度不符合要求;2) 难以确定痕迹是缺陷产生还是非缺陷的因素产生;3) 缺陷部位返修后。 9 后处理检测结束后,必须将检测面清理干净。6.3.3 不同环境温度时应进行灵敏度的对比试验。用标准温度和方法对试块A区进行检测,再将试块和渗透检测剂放在所需检测的环境温度下,待30min后各种检测器材均达到环境温度,即可开始对试块B区的检测试验,并注意在试验中始终保持这一温度。试验结束,比较试块A、B区的裂纹显示痕迹,如果显示痕迹基本相同,则可认定准备采用的方法经过鉴定是可行的。否则,需要调整检测工艺,若仍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则不应采用渗透方法进行检测。6.4 检测结果的评价6.4.1 渗透检测显示的

31、缺陷痕迹大致上可分为线型迹痕和圆型迹痕。6.4.2 根据缺陷迹痕类型和长度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分级,缺陷迹痕分级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表 6.4.2 缺陷迹痕分级 评定质量等级线状缺陷的显示长度(mm)L1.5L3.0L6.0圆型缺陷的主轴长度(mm)d2.0d3.0L4.06.4.3 裂纹缺陷直接评定为不合格。6.4.4 评定为不合格或超过质量等级要求的缺陷,在工艺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返修。6.4.5 返修后应进行复检,并重新进行质量评定。6.4.6 返修复检部位应在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中标明。6.4.7 缺陷迹痕的记录可根据需要和现场条件采用照相、绘图、粘贴等方法。6.4.8 检测记录

32、或检测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参照本规程附录D):1 检测剂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家;2 检测面清理方法及清洗方法;3 渗透剂施加方法和渗透时间;4 渗透剂去除方式、干燥方法及温度和时间;5 探伤灵敏度(试片型号);6 检测面表面状态;7 检测件的材质、规格、尺寸;8 记录缺陷迹痕、所在位置、形状尺寸及缺陷类型等。附录A 磁粉检测报告 A.0.1 钢结构磁粉检测报告应按表A.0.1进行记录。表A.0.1 钢结构磁粉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设备设备型号设备编号检定日期熔焊方法表面状态设计等级检测数量评定标准检测日期磁粉检测条件磁粉类型磁粉记录(示图或照片)磁化方法磁场方向磁场电流磁场强度磁粉施加方法退磁情况构件类型轴线焊缝位置缺陷性质、尺寸、数量备注磁迹评定灵敏度质量等级缺陷性质缺陷部位检验员MT 级审核人MT 级附录B 渗透检测报告 B.0.1 钢结构渗透检测报告应按表B.0.1进行记录。表B.0.1 钢结构渗透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设备设备型号设备编号检定日期熔焊方法表面状态设计等级检测数量评定标准检测日期渗透检测条件渗透剂磁粉记录(示图或照片)乳化清洗剂显像剂渗透时间乳化时间清洗水压显像时间观察时间构件类型轴线焊缝位置缺陷性质、尺寸、数量备注迹痕评定灵敏度质量等级缺陷性质缺陷部位检验员PT 级审核人PT 级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