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90682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课题第4章 脂代谢 4.1脂代谢概述教学要点与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脂的组成和生理意义,2、掌握脂的运输和贮存方式。能力目标:学会脂的运输和贮存的生理意义。教具与材料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设计及时间分配:法 组织教学:由班长或学委报告学生出勤情况。复习旧课: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的调解? 3、写出糖原的分解代谢图式。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及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次课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内容:第4章 脂代谢 4.1脂代谢概述4.1.1 脂类的组成(掌握) 4.1.2 脂类的生理功能(重点掌握) 4.1.

2、3 脂的消化和吸收(掌握)课前准备1分钟10分钟70分钟8分钟1分钟4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第4章 脂代谢4.1脂代谢概述4.1.1 脂类的组成4.1.1.1 油脂 油脂是三分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体内的重要贮能物质。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通常将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油一般来自植物,脂肪来自动物。(1)油脂的组成 油脂由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组成,通式为:式中R1、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相同的为单纯甘油酯,不同的为混合甘油酯。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因来源不同而异。常见的为偶数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其中十六和十八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较

3、多。油脂中常见的高级脂肪酸如表4-1所示(P69)。在天然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大多为顺式结构。人体能合成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等高级脂肪酸。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但这两种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由食物供给,所以称为必须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属于两个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系列:-6和-3系列。-6指末端双键距甲基末端6个碳原子,-3指末端双键距甲基末端3个碳原子。这两个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能相互转化。-6系列PUFA除亚油酸外,还有花生四烯酸,后者可由亚油酸合成。亚麻酸是-3系列的最初成员,人体可由它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HA在眼的视网膜和

4、大脑皮层中特别活跃,大脑中约一半的DHA是在出生前积累的,这说明脂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的重要性。研究表明-6PUFA 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但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一般。人体缺乏-6PUFA将导致皮肤病变;-3PUFA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作用不强,但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明显。人体缺乏-3PUFA将导致神经和视觉疑难症和心脏疾病。(2)油脂的性质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室温下的状态随组成不同而不同。含饱和脂肪酸多的脂肪常呈固态,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在室温下呈液态。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只有一定的熔点范围。例如:花生油的熔点为03、牛油熔点为4049油脂可以在酸或碱催化下水解,在生物体中油

5、脂的水解由脂肪酶催化。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当油脂加氢时,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油脂的熔点升高,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油脂的加氢也称油脂的更硬化反应。硬化后的油脂性质更加稳定,便于贮藏和运输。油脂贮藏过程中,受到空气中的氧、水和微生物等的作用,发生一系氧化、水解反应,产生难闻的臭味,这个过程称为油脂的酸败。酸败后油脂产生低级的醛及小分子羧酸,酸性增大,pH降低。酸败后的油脂不能食用。4.1.1.2 磷脂 磷脂是含有磷酸基团的复合脂,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脑、肝、卵和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中。根据组成将磷脂分为甘油磷脂和鞘氨醇磷脂。甘油磷脂

6、主要有脑磷脂和卵磷脂。4.1.2脂类的生理功能4.1.1.1贮存能量 脂肪是三分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脂肪也称为三酰甘油。三酰甘油形成细微的油滴分散于胞液中,在脊椎动物中,脂肪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中,三酰甘油几乎充满整个脂肪细胞。在人和动物体中脂肪组织主要存在于皮下、腹腔大网膜等组织中,脂肪的质量随着营养状态的改变而不同。三酰甘油在生物体内主要用于贮存能量。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37kJ,而一克糖或蛋白质氧化只放出能量17kJ,所以脂肪是最重要的贮能物质。一个人在空腹时,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由脂肪氧化供给,若绝食1至3天能量的85%来自脂肪。除贮存能量外,皮下脂肪组织还具有减震

7、、保温功能,腹腔脂肪还具有固定脏器的作用。4.1.1.2构成生物膜 生物膜都由膜蛋白和脂类组成。组成生物膜的脂类含量较恒定,它不因生物体营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它们也称为固定脂类。构成生物膜的脂类有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中磷脂是最基本成份。生物膜中的磷脂主要有鞘磷脂和甘油磷脂。虽然不同生物膜磷脂的种类不同,但它们分子中都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这种分子结构使磷脂能形成双分子层生物膜。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1.1.3生物活性 许多脂类物质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胆固醇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这些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盐皮激素及性激素等,它们都有重要的

8、生理功能。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在激素作用下可被分解成二酰甘油和三磷酸肌醇,这两种物质都可作为第二信使。糖脂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神经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含量丰富。如半乳糖神经酰胺是脑和其它神经组织的主要鞘糖脂,它在神经组织中起重要的生理功能。4.1.2脂的消化和吸收4.1.2.1脂的消化 脂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脂不溶于水,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溶于水,因此,脂肪水解发生在脂水界面处。在小肠中,脂肪在胆汁盐的乳化作用下,被分散成细小的微滴,增大了脂的表面积,促进脂肪水解。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胰脂肪酶。小肠中的脂肪在胰脂肪酶的催化下被水解成脂肪酸和2-单酰甘油。有少量脂肪被完全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9、脂肪中的磷脂被小肠中的磷脂酶水解。体内存在的磷脂酶主要有三种。它们水解磷脂中不同部位的脂键。如磷脂酶A2只催化第二位的脂肪酸水解。在各种磷脂酶的催化下,大部分磷脂被完全水解,只有约25%的磷脂不经水解被直接吸收。4.1.2.2 脂的吸收 脂的水解产物脂肪酸、2-单酰甘油和二酰甘油的混合物被小肠上皮黏膜细胞吸收,吸收后又经黏膜细胞转化为三酰甘油,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部分没有水解的脂肪的吸收也与此相同。在脂肪及其产物的吸收中,胆汁起重要作用。它的乳化作用促进乳糜微粒的形成。胆汁也促进其它脂类的吸收。脂肪完全水解的产物甘油可溶于水,直接被小肠黏膜吸收,通过门

10、静脉进入肝脏。高级脂肪酸在胆汁酸盐的作用下,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吸收后高级脂肪酸与胆汁酸分离,脂肪酸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可以合成脂肪,脂肪酸也可以与胆固醇形成胆固醇酯。4.1.3 脂的运输和贮存4.1.3.1 脂的运输 脂类不溶于水,它以脂蛋白形式在血浆内运输。与脂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它负责脂肪、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脂类在不同器官之间的运输。载脂蛋白与脂结合形成密度、组成不同的颗粒,这些颗粒可以通过离心法分离。根据密度的不同将脂蛋白分成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不同类型。人血浆

11、脂蛋白的成分如表4-3。乳糜微粒是食物中脂的运输形式。它含有大量的脂肪及少量的磷脂和胆固醇等脂类。乳糜微粒在心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毛细血管中,脂肪被脂蛋白脂肪酶水解成游离脂肪酸。乳糜微粒因脂肪被水解而形成富含胆固醇的乳糜微粒残体,经血液循环至肝脏,被肝脏吸收。所以乳糜微粒将食物中的脂肪运送到肌肉和脂肪组织,将胆固醇运送到肝脏。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课题 4.2 脂肪的分解代谢教学要点与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氧化的概念。,2、掌握脂肪的分解代谢的生理意义。3、掌握脂肪代谢的反应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书写脂分解代谢的反应式。教具与材料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设计及时间

12、分配:法 组织教学:由班长或学委报告学生出勤情况。复习旧课:1、脂类的组成 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的消化和吸收?4、脂肪的动员?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及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次课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内容:第4章 脂代谢 4.2 脂肪的分解代谢4.2.1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掌握)4.2.1.1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4.2.1.2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能量计算 4.2.2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重点掌握)4.2.2.1 酮体的生成4.2.2.2 酮体的利用课前准备1分钟10分钟70分钟8分钟1分钟4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2 脂肪的分解代谢4.2.1脂肪

13、酸的分解代谢4.2.1.1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 脂肪酸的完全氧化发生在线粒体中。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必须先转变为活性中间产物脂酰CoA,再被运输至线粒体中。催化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生成的焦磷酸被焦磷酸酶水解放出能量,每分子脂肪酸的活化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因此相当于消耗两分子ATP。脂肪酸活化的总反应可表示为:在线粒体外形成的超过十个碳原子的长链脂酰CoA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它必须通过一个特殊的转运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这个转运系统是借助肉碱(-羟基-三甲氨基丁酸)完成的。肉碱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它可与脂酰CoA中的脂酰基结合。脂肪酸向线粒体内的运输过程如图4-

14、1所示。脂肪酸的氧化过程经历4个反应步骤。第1步氧化:在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脂酰CoA脱氢生成反-2-烯脂酰CoA,脂酰CoA脱氢酶以FAD为辅基,脱下的氢被转移到FAD辅基上生成FADH2,FADH2可通过电子传递链氧化。第2步水化:在2-烯脂酰CoA水合酶的催化下,反-2-烯脂酰CoA加水生成3-羟脂酰CoA。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第3步氧化:3-羟脂酰CoA脱氢氧化成3-酮脂酰CoA,此反应在3-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进行。第4步硫解:3-酮脂酰CoA在另一分子CoA的参与下,由硫解酶催化在碳链的第2、3位间裂解,生成乙酰CoA和比原脂酰CoA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

15、A。上述四步反应循环进行,长链脂肪酸被完全降解为乙酰CoA。氧化是脂肪酸在线粒体内发生氧化的主要过程。偶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完全生成乙酰CoA。4.2.1.2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能量计算 脂肪酸分解代谢产生大量的能量。在氧化过程中,每一次循环产生一分子的NADH和一分子FADH2,以软脂酸为例第一次循环的反应方程式为:软脂酸经氧化完全氧化成乙辅酶A需经7次循环,可以产生8个乙辅酶A,总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生成的FADH2和NADH中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FADH2可生成1.5分子ATP,NADH可生成2.5分子ATP,同时伴有水生成。乙酰CoA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

16、CO2和H2O。软脂酰CoA生成乙酰CoA和完全氧化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软脂酰CoA+7HS-CoA+7FAD+7NAD+H2O8乙酰CoA+7FADH2+7NADH+H+一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共生成10分子ATP。因些生成810=80分子ATP。一分子软脂酰辅酶A氧化成CO2和H2O可生成(80+71.5+72.5)-2=106分子ATP。脂肪酸活化成脂酰辅酶A相当于消耗2分子ATP,所以一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净生成106分子ATP。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2.1.3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多数步骤与饱和脂肪酸相似,但在进行-氧化时,

17、需要另外两种酶的参与:异构酶和还原酶。油酸的-氧化过程如图4-3所示。图4-3 油酸的-氧化过程油酸-氧化前3个循环与饱和脂肪酸相同,第四个循环时,异构酶将顺-3-烯脂酰CoA转变为反-3-烯脂酰CoA,然后在反-烯脂酰CoA水化酶的催下,进行-氧化。由于这一循环-氧化少一步脱氢反应,少生成一个FADH2,所以油酸氧化少生成1.5分子ATP。4.2.2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4.2.2.1 酮体的生成 在肝脏线粒体中,脂肪酸氧化生成的乙酰辅酶A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也有部分乙酰辅酶A转化成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这三种化合物习惯被称为酮体。4.2.2.2 酮体的利用 在肝脏中生成的酮体不能

18、被肝脏利用,它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脑、肾、心肌等组织分解利用。在正常情况下,人血液酮体的浓度在2050mg/L之间,尿中检查不出酮体。肝外组织可将乙酰乙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丙酮在体内很难氧化,它一般从肺中呼出。乙酰乙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反应过程如图4-5所示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酮体产生的反应过程如图4-4所示正常情况下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处于平衡状态,由于酮体分子量小、水溶性大,易于溶入血液运送到肝外组织。酮体是肝脏向肝外组织输送代谢燃料的一种形式。肌肉在休息状态下,主要利用脂肪酸和酮体氧化供能。酮体对大脑有特殊意义,大脑不能直接利用脂肪,

19、但可利用酮体,所以在饥饿或血糖降低时,大脑可以利用酮体氧化供能以保证大脑正常功能。在饥饿、妊娠或患糖尿等非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产生大量的乙酰乙酸。其原因是饥饿使体内血糖降低,糖异生作用速度加快消耗了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这就将乙酰辅酶A导向酮体生成途径。未治疗的糖尿病人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低,肝外组织不能有效地从血液中获得葡萄糖作为能源,脂肪分解加速,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分解成乙酰辅酶A,过量的乙酰辅酶A加速了酮体的生成。当酮体的生成速度超过肝外组织氧化它的能力时,血液和尿液中的酮体可以达到异常高的水平,这种症状被称为“酮症”。由于酮体乙酰乙酸和-羟丁酸是酸性物质,降低了血液的pH值,引起酸中毒。严重的

20、酸中毒可以引起昏迷甚至死亡。课题 4.3 脂肪的合成代谢教学要点与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脂的合成代谢的生理意义。2、掌握脂合成代谢的反应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书写脂肪合成代谢的反应式。教具与材料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设计及时间分配:法 组织教学:由班长或学委报告学生出勤情况。复习旧课:1、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分几步? 2、一分子软脂酸彻底分解成生多少摩ATP?3、酮体的生成器官?4、酮体的利用器官?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及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次课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内容:第4章 脂代谢 4.3 脂肪的合成代谢4.3.1 脂肪酸的合成(掌握)

21、4.3.1.1 脂肪酸的合成部位和原料4.3.1.2 脂肪酸合成的反应过程4.3.1.3 饱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4.3.2 脂肪的合成(重点掌握) 4.3.3.1 营养状态对脂代谢的调节 4.3.3.2 激素对脂代谢的调节课前准备1分钟10分钟70分钟8分钟1分钟4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3 脂肪的合成代谢4.3.1 脂肪酸的合成(掌握)4.3.1.1 脂肪酸的合成部位和原料 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细胞液中进行的,它不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逆反应。肝脏、脂肪组织、乳腺等组织细胞液中含有合成脂肪酸的酶,所以这些组织都能合成脂肪酸。肝脏是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器官,它的合成能力比脂肪组织高很多。乙

22、酰CoA是脂肪酸合成的原料。当ATP需求减少时,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氧化的速度减弱,过量的乙酰CoA就可以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酸的乙酰CoA主要来自氨基酸或糖的分解代谢,它存在于线粒体中。乙酰CoA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它通过一种特殊的转运机制被运送到细胞液中。乙酰基团的转运过程如图4-7所示。图4-7 乙酰基团从线粒体到细胞溶液的转运线粒体内的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反应形成柠檬酸,然后柠檬酸通过柠檬酸载体从线粒体内转到细胞液中。在细胞液中的柠檬酸在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乙酰CoA和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苹果酸。苹果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内膜回到线粒体中,也可以在苹果酸

23、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丙酮酸,同时生成NADPH。通过这样的穿梭过程,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运到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还原反应需要NADPH。它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也有部分由苹果酸酶催化的将苹果酸变成丙酮酸的反应提供。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4.3.1.2 脂肪酸合成的反应过程 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反应是乙酰CoA转变成丙二酸单酰CoA。此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反应,也是控制步骤之一。催化反应的酶是乙酰CoA羧化酶,它含有生物素作辅基,生物素是二氧化碳的载体。(1)起始反应 脂肪酸合成起始反应包括两步反应,这两步反应的作用是使合成原料:乙酰CoA和丙二酸单酰CoA结合到脂肪酸合酶复合体上。

24、脂肪酸合酶复合体有两个能与酰基相结合的巯基:一个是-酮酰-ACP合酶上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另一个是ACP上的巯基。脂肪酸合成起始反应的第一步反应,经步骤使乙酰CoA的乙酰基转到-酮酰-ACP合酶半胱氨酸的巯基(-SH)上,使乙酰基与合酶相结合。此反应由乙酰CoA:ACP转酰酶催化;脂肪酸合成起始的第二步反应经步骤使丙二酸单酰CoA的丙二酸单酰基团转移到ACP上,这一反应由丙二酸单酰CoA:ACP酰基转移酶催化。在脂肪酸合酶复合体中,乙酰基和丙二酸单酰基团彼此靠近,同时被激活,进入脂肪酸链增长的四步循环反应,即缩合、还原、脱水、还原四步反应。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2)缩合反应 缩

25、合是脂肪酸链形成的第一步反应,它由活化的乙酰基和丙二酸单酰基团缩合形成乙酰乙酰-ACP,此反应由-酮脂酰-ACP合酶催化。(3)还原反应 步骤的还原反应是在-酮酰-ACP还原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还原剂是NADPH,产物是-羟基丁酰-ACP。(4)脱水 在-羟基丁酰-ACP在脱水酶的催化下,生成反-2-丁烯酰-ACP。(5)第二次还原反应 反-2-丁烯酰-ACP在烯脂酰-ACP还原酶的催化下,经步骤的还原反应还原成丁酰-ACP。至此脂肪酸链延长了两个碳原子。丁酰-ACP上的丁酰基可以转移到脂肪酸合酶上,形成丁酰-合酶,然后与丙二酸单酰-ACP经缩合、还原、脱水、还原进行下一个循环。进行下一个循环。

26、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乙酰CoA、ATP、NADPH+、H+ 等来自糖的分解代谢,乙酰CoA也可以由氨基酸转化得到。其中NADPH+和H+约60%来自磷酸戊糖途径,其余的可由糖酵解生成的NADH+、H+ 转变而来和由柠檬酸穿梭系统提供。4.3.1.3 饱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软脂酸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合成的终产物,它是动物体内合成其它脂肪酸的前体。软脂酸可以通过增加乙酰基来延长脂肪酸链形成硬脂酸或更长的饱和脂肪酸。脂肪酸链的延长反应发生在光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中,光面内质网中的脂肪酸延长酶系活性较高。饱和脂肪酸在去饱和酶的催化下,可以在分子中引入双键转变成不饱和

27、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在脂肪酸的第九位引入一个双键,但没有在第九位碳原子以外引入双键的酶,所以不能合成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和亚麻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只能从膳食获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4.3.2 脂肪的合成生物体合成或消化吸收的脂肪酸可以合成脂肪(三酰甘油)或膜磷脂。肝脏细胞内质网和脂肪组织是合成三酰甘油最活跃的组织。脂肪由两个前体物质合成,脂酰CoA和甘油-3-磷酸。脂酰CoA可以由脂肪酸合成时直接生成,也可以在脂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由游离脂肪酸合成。反应需要ATP,生成焦磷酸,在焦磷酸酶的催化下焦磷酸水解为磷酸放能。所以,酯酰Co

28、A合成相当于消耗两分子ATP。甘油-3-磷酸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合成。一是糖酵解生成的中间体磷酸二羟丙酮,在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甘油-3-磷酸。二是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被运送到甘油激酶活性较高的肝脏和肾脏,形成甘油-3-磷酸。教学提示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脂肪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3-磷酸甘油的两个游离羟基与两分子脂酰CoA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二酰甘油-3-磷酸,通常称为磷脂酸,磷脂酸可以生成磷脂或脂肪。生成脂肪时,磷脂酸在磷脂酸磷酸酶催化下水解形成1,2-二酰甘油,然后二酰甘油再与一分子脂酰CoA反应生成三酰甘油(脂肪)。脂肪的合成过程如图4-9所示。 脂肪的合成4.3.3 脂

29、代谢的调节4.3.3.1 营养状态对脂代谢的调节 一般情况下,人和动物体将超过能量需求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转变成脂肪贮存。机体的营养状态是调节脂肪合成的主要因素。当食物中糖类比例较高时,其脂肪合成的速度较快。限制热量摄入、高脂饮食条件下,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脂肪合成受到抑制。肝脏的脂肪合成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呈反比关系,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超过0.8mol/ml时,脂肪合成受到最大抑制。教学提示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案(第 页)教学4.3.3.2 激素对脂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的作用是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胰岛素在脂肪组织中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抑制激素敏感性酯酶的活性,此酶催化脂肪水解。因此,胰岛素不仅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同时也减少甘油的释放。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它们活化激素敏感性酯酶的活性,增加脂肪的降解速度,加速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进入血液,升高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最终激活其他组织如肝脏和肌肉中的-氧化途径,使脂肪酸氧化分解供能。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