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91702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蜻蜓与麻雀教学反思教材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空中飞”入手,对昆虫与鸟类两大类动物进行探究,在观察比较“蜻蜓”与“麻雀”等动物个体身体结构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类”的概念。在教学中,我有以下的体会:1、开课需要精心的导入蜻蜓是孩子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但是麻雀是比较少见。平时孩子们很少将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因此,上课导入时,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两只动物,“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们?”为突破口,将两种动物有机的放在一起,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及时提出问题,产生任务驱动:蜻蜓和麻雀都会飞,为什么蜻蜓不是鸟,而麻雀是鸟?孩子们带

2、着问题进行学习,为后面的探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观察需要合理的顺序观察、比较和记录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序观察是比较和记录的前提。在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时的顺序:先观察整体,再从头部开始往下观察。引导学生留意以下明显特征:身体表面(鸟有羽毛)、头部(眼睛、蜻蜓的口器、麻雀的喙和蜻蜓的触角等)、足(蜻蜓三对足、麻雀一对足)等。观察中要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如把蜻蜓的腹部认作是“尾巴”。3、探究需要明确的方向学生在观察蜻蜓和麻雀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确认探究的方向,只有明确观察的目标,学生的探究才能有的放矢。在观察中,我请各个小组确定好自己小组

3、的观察目标:他们可以观察两种动物,也可以观察一种动物,还可以观察它们身体的某一相同的部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将探究活动做得更加细致、更加充分,使学生对两种动物外形的认识由部分走向整体。4、合作需要良好的意识由于小学生的探究是小范围或个体进行的,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很重要。合作探究能够将学生的研究或成果集中起来,让全体学生共享。如在“活动三:寻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中,就需要各个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在叙述寻找它们伙伴的理由时,学生们有以“它们身体上有没有羽毛来分的”,有“根据它们足的多少来找的”,有“根据嘴巴来分的”,有以“身体的构成来分”,还有以“根据头部触角来分的”,各组理由不同,但是都能说明

4、同一个结果,达到全班的共享的效果。5、课堂需要宽松的氛围上课、交流或评价时,我尽量言语简练平和,多用探讨、商量的口吻于学生进行交谈,师生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加各项观察活动,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自主地探究、比较、记录、交流,亲历探究过程,充分体会探究的快乐。整个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活动自由,敢想敢说,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建议:在这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形成昆虫和鸟类的概念时,应该抓住概念,及时拓展,告诉同学们动物除了鸟类和昆虫以外,还有其他类的,学生思维就不会局限于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这两大类错误的意识里。这些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