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9333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最新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最新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优秀名师资料.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_4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年级课程标准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

2、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数的运算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

3、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具体目标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

4、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具体目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

5、,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 2 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本册的教

6、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

7、认识了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认识图形 (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找规律”是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安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 3 的意识。 本学期总的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我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

8、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

9、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本册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准备: 小棒、各种形状纸片、数字卡片、课件、实物投影、小黑板、各种平 4 面;立体图形、钟表模型、学生学具等。 课时安排: 共计约60课时的教学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6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6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2课时 (

10、五)、人民币的认识(6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六)、100以 整理和复习9课时左右 (七)、找规律(4课时)第十五周 (九)、总复习(18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 5 趣与动机。 4、联系儿童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儿童接受的练习题。 5、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11、 6、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适当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班一共有学生57人,学生总体年龄较小,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12、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6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

13、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图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因而学生人人都乐于动手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了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学习了新知之后,学生能在生活中寻找平面图形。 第二课时: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

14、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7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15、 组织学生交流三角形。出示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在哪儿也看到过,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长方形纸怎样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 (4)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出示长方形,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将长方形轻轻

16、拉动。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拼一拼 8 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七巧板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活动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平面图形摆出新

17、的图形,体会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这节课学生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小组内互帮互助,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利用七巧板进行拼摆活动,学生都显得很兴奋,让学生感受到了七巧板的奇妙。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操作法、复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

18、、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的练习课 9 第二单元 20以 9十7 9十4 9十6 9

1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20、(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10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破十法 11-9, 16-9, 14-9, 教学反思:本节课出示的小丑卖气球图片,是学

21、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因此能很快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学具操作,通过学具操作进行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组交流,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

22、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1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 ) 17-9,( ) 14-9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十

23、几减9的基础上的一节巩固练习课,我在课堂中注意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十几减8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12 3(129,3,说一说想

24、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8,4 138,5或135=8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的学习,因此我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并理解题意,鼓励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中解决提出的问题。由于前面学过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很自然的采取了前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十几减8。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

25、4-9 13-8 15-9 13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十几减8、7、6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14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

26、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方法:复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片;一

27、套写上5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 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13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6的练习课 148 127 169 158 ll7 149 148 136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减9、8、7、6的基础上的一节巩固练习课,我在课堂中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巩

28、固提高十几减几的计算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对比法 教学过程: 15 一、复习 1、口算 14-6 13-8 15-6 11-8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29、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4(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十几减5、4、3、2 12-5, 11-4, 12-4, 11-3, 教学反思:与之前学习十几减9、8、7、6相比,今天学十几减5、4、3、2 时,学生在迁移方法解决新知的过程显得更为轻松,大部分学生都能自主迁移、正确解答,即便是平时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也能较为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

30、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方法:复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6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

31、11-4, 12-512-4, 11-3, 14-6, 16-9, , 15-7, 13-8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必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需采取有效途径,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倡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

32、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 11-3, 12-417 14-6, 16-9, 13-8, 15-7, 17-9, 14-7, 13-4, 12-9, 教学反思:这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运算。同时,在解决问

33、题的分析上,学生能够简单地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拓展了学生饿思维。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

34、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这个条件有用吗,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 18 总数用加法。(2)、(3)两题

35、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一)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我们队踢进了4个-多余条件 16-9, 教学反思:解决问题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本课教学多余条件的应用题。多余条件的应用题容易干扰学生解题,因而我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已知条件中,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开展讨论,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

36、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19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

37、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

38、,(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 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本课实际上是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我用有趣的套圈比赛引入

39、新课,吸引学生看图并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师生展开探讨解决两种数量相差的问题的方法,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直观、感性”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操作,因此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20 教学重难点:较熟悉地掌握应用题 教学方法:复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

40、,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方法:复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

41、内退位减法。 2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22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5的第5题。 2(独立练习教科书P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

42、(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二) 小丽得了12多红花,小林得了9多红花。 小丽比小林多得几多, 12-9,3(朵)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构建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方

43、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3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单一标准) 按形状分 按

44、颜色分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不是把“分类”作为知识点来讲授,或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分类的含义,而是结合学生熟悉地事物如气球分类,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第二课时 不同标准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45、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4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