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1.4互逆命题(2)教案 苏科版 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934268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4互逆命题(2)教案 苏科版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4互逆命题(2)教案 苏科版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4互逆命题(2)教案 苏科版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 11.4互逆命题(2)教案 苏科版 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4互逆命题(2)教学过程 1关于课本提供的讨沦活动 这节课应进一步关注标准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等,这些过程性目标的落实。 课本提供了一个根据条件观察图形、做出猜想、证明猜想的讨论活动设计这个活动,学生既经历合情推理,又经历演绎推理,不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实际教学中,在学生做出猜想并表述各自的证明思路后,可以讨论以下问题: (1)在图11-16中,如果DE/BF,BD,那么你得到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论 (2)在图11-16中,如果AB/CD,DE/BF,那么你得到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沦 (3)

2、小明从上面的讨论中,发观:“如果任意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1)、(2)构造了课本中讨论的关于图1l16的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设计这3个问题,实质是在不断依据有关平行线的互逆命题进行推理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探索图形的性质要关注图形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对于问题(3),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反例的作用,小明所说的命题是假命题(符合命题条件的两个角可以互补),如果学生举反例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适当帮助但是,教学中无须进一步探索满足条件的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更不必给出“两条边互相平

3、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结沦,设计问题(3)仅仅是为了突出反例的作用 2关于课本提供的探索活动 设计这个活动,实质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经会解的问题,通过证明这个命题,又一次感受欧几里得“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一个又一个命题”的方法,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个探索题比如,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或一题多解的探索。 3例题教学 本课时课本没有编排例题,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另加一个计算题,为学生提供计算题书写的示范比如, 如图,点D在ABC边BC上,且ADC75,1B,求BAC的度数 解:因为ADCB+B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B(已知), 所以ADC1+BA(等量代换),即ADCBAC 因为ADC75(已知), 所以BAC75(等量代换) 4小结 (1)图形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常常决定了有某种特殊的“数量关系”。比如,如果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那么内错角相等(数量关系)反过来,图形的特殊的“数量关系”常常决定了图形有特殊的“位置关系”比如,如果内错角相等(数量关系),那么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从而体会形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2)回顾我们曾探索得到的关于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互逆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