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2.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9671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2.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2.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2.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2.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2.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奉新一中 20202020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 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2“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 勿论与何商贸易, 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 “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 以便英商按例交 ”纳。 因此南京条约( ) A反映了英国贸易

2、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3下图是近代中国某条约签订时的相关信息,该条约涉及的内容还有( ) 历史的一幕 时间:1860年 10 月 24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 地点:中国 北京 清政府礼部 内容: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A赔偿英国 2100万银元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增开天津为商埠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4. 1844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1866 年 “将原来的五口通商大臣改为 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 1868年改为南

3、洋通商大 臣,驻地移至南京,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清政府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D.政府重视东南赋税收入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 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 A原来的政策有空想性 B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 C领导人走向腐化堕落 D开始逐步推行资政新篇主张 6资政新篇中说:“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其余万方来朝、 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 ”,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这表明( ) - 1 - A洪仁玕具备了初步的近代

4、外交理念 B“”太平天国摒弃 天朝上国 外交思想 C资政新篇着重解决了外交问题 D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贏得了列强支持 7“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 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 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 章一人 ”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从中可知( )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 D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8. 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 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基于( ) A.清政府腐朽无能 B.

5、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9“庚子记事中记载: 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 ”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这一 记载( ) A赞颂义和团视死如归 B体现义和团反侵略的决心 C是文人诽谤农民阶级 D反映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10.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 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

6、泛群众基础 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 ”人设法 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 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121912年 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 的时代,但只是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是成功。”孙中山之所以如此告 诫,反映了他( ) A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惋惜 B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 - 2 - C对民主革命思想的

7、反思 D对实现民主政治的担优 13.有人认为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其主要理由是( )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 C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 D五四运动获得了初步胜利 14.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 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 A. 以学生为主力 B. 得到政府支持 C. 上海首先发起 D. 民众广泛参与 15. 1921“”“年中国共产党 一大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 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如机器、土地、厂房、

8、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这些规定说明中共 ( ) A.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C.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 D.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16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 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171930年 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 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 ”还不能制

9、他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C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18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 - 3 - 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则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 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C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D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19“美国时代周刊载: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 被卡住了 1

10、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 件是( )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01937年 12“月,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 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 ”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 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 A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 B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与日寇抗战到底之决心 D在战略上做好了抗日准备 21.“刘伯承曾说: 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 ”“”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

11、上是空前的壮举 。此次 壮举 ( ) A.粉碎了国民党的仝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22.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 作战计划 的最初方案与 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阶段 苏北兵团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阶段 三个纵队 海州、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3“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 ”获得的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

12、者,联合起来! 这段话最可能出自( ) A“” 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24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 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 施的。上述举措( ) A. 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B. 反映了公社的无产阶级属性 - 4 - C. 保证公社政策的正确性 D. 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25.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 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事件引发了( )。 A七月流血事件 B彼得格勒起

13、义 C二月革命 D四月提纲 26临时政府新任总理克伦斯基决定继续在协约国阵营里把一战打下去,以一场大规模攻 势为俄国作出了选择,攻势的失败,决定了俄国的未来走向。这说明( ) A. 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二月革命没有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C. 苏俄和平法令受到群众拥护 D. 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推动革命发展 27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 材料 结论 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中国共产党提出 长期共存, D 政治

14、协商制度确立 ”互相监督 方针 28.有学者认为,制宪权的具体行使在客现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它统一行使制宪权,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宪机关。该学者意在说明共同纲领( ) A.体现全国人民的智慧 B.仅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C.由各界代表投票通过 D.是不完善的法律文件 29.下列属于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 A.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确定了 依法治国 的治国方略 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30.“邓小平指出: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 ”国。 这个观点表明( ) A统一的前提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台湾问题的核心是 一个中国 C“” 一国两制 只适用于台湾 D中国政府一定要解放台湾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