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1.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9674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1.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1.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1.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1.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2902111.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些规定体现了( ) A. 人民民主原则 B. 政治协商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2. 下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 映的事件( ) A.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B.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C. 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 打破了海峡两岸

2、长期以来隔绝的状态 3. 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 ”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 一著作的内容还包括( ) 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要被社会主义取代 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 A. B. C. D. 4.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 重要的表现是( ) A. 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 无产

3、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C.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5. 1938年 4 月蒋介石向第五战区下达命令。 “训令”(部分)如下:鲁南之敌,仍系板垣、 矶谷两师团,济南敌援军万余,其半部已到兖、济、滕接防。但须控制有力预备队于南、 北洛附近,并以一部加强台儿庄阵地。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正在组织( ) A. 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 太原会战 D. 武汉会战 6. 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中描述某战役时道:当时,野战军的冬季攻势已经结束,国民 党军被压缩在锦州、沈阳和长春三个孤立的城市中,特别是新五军的两个师在公主屯被全 歼,令国民党军面对的局势危机四伏。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4、) - 1 - A. 东北全境得以解放 B.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7. 阅读下表。其中导致 1975年 1 月至 3 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A. 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8. 2017年 11月 10 日至 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 第 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中越双方签署 一带一路 “和 两廊一圈”建

5、设政府间合作文件,为双方下阶段合作明确努力方向。中老商定以中老铁路 为依托共同建设中老经济走廊。这表明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推动互利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A. B. C. D. 9. “列宁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 的武器”“被压迫阶级如果不努力学会掌握武器,获得武器,那它只配被人当做奴隶使唤。”列 宁意在说明( ) A. 无产阶级必然会战胜资产阶级 B.俄国革命没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C.十月革命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D. 阶级斗争中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10.

6、 20世纪 60 年代,许多的国家代表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会议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 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 段。此次会议( ) A. 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快速形成 B.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C. 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D. 建立了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11. “有学者认为,目前国际政治已由 一超多强”“的力量对比向 多强一超”的布局倾斜。对 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美国完全失去世界霸主地位 B. 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 “”多强 决定当今国际事务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 2 - 12“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

7、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 世 有盟誓”“;晋国 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 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B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C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13“吕氏春秋说: 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 “”说: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 A重视历法指导 B强调精耕细作 C注重农业时令 D尊重自然规律 14图 3 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图 3 可以反映出当时( ) 图 3 A政府重视对市场的

8、管理 B商业氛围十分宽松 C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快 15南宋初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20%“。明清 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 倍偿其价”, “以致 岁时颁赐,库藏为虚”。该变化说明( ) A明清统治者不求回报 B封建经济逐渐陷入衰退 C传统外贸内驱力不足 D重农抑商加剧外贸逆差 16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 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7“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 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 - 3 - ”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

9、记,叩求示禁。 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发达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劳资矛盾尖锐 18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 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 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 )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19.“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 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

10、繁, 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 ”道可见耶! 由此可知,胡肴主张( ) A. 稳固四民秩序 B. 实行海禁政策 C. 重视商人作用 D. 限制人口增长 20下列表格中的事件反映了欧盟的发展进程,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 年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煤钢共同体 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与煤钢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年 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年 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年 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

11、成立。 年 英国举行脱离欧盟公投,结果,脱欧派获胜。 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多 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消除了欧盟成员国间的矛盾 合作领域由经济扩大到政治 21“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三、取 ”消现在苏维埃政府,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这宣言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下图是联合国大厦的一幅大型壁画,图中文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被 “称为联合国的 黄金法则”。下列外交方针、政策最契合其精神的是( )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

12、则 D不结盟政策 23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 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 多 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 等说法。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 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2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能够佐证这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古籍文献中关于 铁 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 25.“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 ”艺则有圃婚媾依时

13、,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 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26宁国志载:“(宁国)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清咸丰前,民康 ”物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 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 ) A经济受外国廉价工业品影响大 B商品经济繁荣 C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7“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 ( ) 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 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28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

14、,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 “加氧, 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 ) A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 B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 C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 D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 29“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 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 ”之。 此观点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 A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B农民封建地租的沉重 C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D“”国家推行 海禁 政策 30“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 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 B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 C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D“” 海禁 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 40分)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