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高考化学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07435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高考化学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福建高考化学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福建高考化学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高考化学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高考化学优秀名师资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福建高考化学篇一:2012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解析 2012年高考福建卷理综化学详解与评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的量筒中配置0.1000mol/L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解析】答案:C 由于量筒的精确度只到0.1ml,配出来的溶液只能精确到0.1mol/L,所以C不正确。这题属于实验化学,常识题。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以用溴

2、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 【解析】答案:D 由于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B项正确;乙醇能与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1 也是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C4H10比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错误。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这题是有机基础题。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属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级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解析】答案:B 通过题干信息: T所属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可以判断

3、出T是Al,从而推出Q是Si、W是S,R是N。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3SiH4-,A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iO3<H2SO4,B正确;原子半径:AlSiN,C正确;含Al的盐溶液中,虽然由于铝离子会水解呈酸性,但若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更大,根据谁强显谁性的规律,该盐溶液也可能显碱性,D错误。这题的A、B、C三个选项是必修2专题1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D选项考察了学生对水解的理解。难度中下。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 B.电子沿Zn ab 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片刻后观

4、察到滤纸b变红色 【解析】答案:A 甲和乙构成原电池,滤纸是电解池。Zn 是负极,a极是阴极,a极滤纸变红,D错 误;Cu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电子没有在滤纸中移动,B错误;硫酸根 不参加反应,浓度不变,C错误。此题难 度重点,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考查学生 平时学习的错误,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 导作用。特别要提醒的是,电子不会“游 泳”,只走导线的陆路,不走溶液的水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的O3和11.2L的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0?和60?的水中,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O2=

5、2SO3和4SO2+2O2=4SO3 的?H相等 【解析】答案:C 3 没有标准状况的条件,不能确定11.2L的O2就是0.5mol,A项错误;温度越高纯净水的PH越低,B项错误。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中和一元酸所需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都相等,C正确;?H 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项错误。 此题涵盖内容很广,但都是是概念理解题,切入点都是比较常规的设问,难度中下。 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解析】答案:B 考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再与NH4Cl反应生成NH3 此题考察的是必修1的元素化学,知识落脚点

6、是基础,是容易题中的容易题。 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的R的降 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率越小 4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的平均降解速率 为0.04molL-1min-1 【解析】答案:A 由于在0-50min之间,PH=2和PH=7的R的 降解百分率都等于100,,A正确;酸性越强, 曲线的斜率越大,意味着R得降解率越大,B 错误;浓度越小,曲线的斜率越小,速率越小, C错误;D选项要注意纵坐标有个该死的10-

7、4,不知道断送了多少少不更事的考生。 此题是创设情景题,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尽管题目不偏不怪,只要基础扎实的同学都能理解,但A的百分率是个陷阱,大多数考生以为是比较物质的量。D也是个陷阱,粗心的考生很容易选该选项。 23、(14分) (1)元素M离子与NH4+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 (2)硫酸铝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事实的是:( )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在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5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

8、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过量浓硝酸 一定量的 Cu2 澄清溶液 悬浊液Cu2Y(砖红色沉淀)?非金属性X Y (填“<”或“”)。 ?Cu2Y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化学方程式是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 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变化关系 D的溶液 【解析】(1)写出M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Al3+3NH3H2O=Al(OH)3?+3N

9、H4+ (3)选C;C能证明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 酚酞检验OH-;A中H2SO4消耗的是OH-;B中加入氯水6 后红色褪去,可能是 氯水直接和OH-反应。C中加入BaCl2后产生白色BaSO3沉淀,可见原体系中含有SO32- (4)?< 通过砖红色的Cu2Y可判断出Y是O元素(葡萄糖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 ?Cu2O+6HNO3=2Cu(NO3)2+2NO2?+3H2O (5)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 因为从表格数据得知,D物质的量为0,平衡一定会向正方向移动,(气体体积减小)而从题干信息得知,压强升高,在恒容绝热下那一定是因为放热导致容器温度升高,从而使得压

10、强增大,推出正方向放热。 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氢氧化铝的制备,平衡体系,勒夏特列原理的认识,葡萄糖的性质检验,非金属的递变性,上述皆高中化学中的主干知识。前面三题比较熟悉,属于送分题,第(4)(5)的情景虽然比较陌生,但三个问题中有两个问题是变相选择题,这无疑也降低了难度。 本题的考法再次延续了近几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23题的常规考法: ?各小题拼凑,没有联系?总会考一道陌生的化学方程式,但题目会告诉考生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考生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电子得失守恒来配平 7 24、(16分) (1)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金属单质 沉积在镀件表面上

11、形成镀层。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的PH变化如右 图所示。该镀铜的过程中,镀液的PH控制在 12.5左右,据途中的信息,给出使得反应停止 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方法如下: NH4HCO3调高 少量 到1.5-2.0 (?) (?) ? 步骤(?)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中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步骤(?)发生的反应中,1mol的MnO2转移2mol的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 步骤(?)出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3+NH4+2SO4

12、2-+6H2O= NH4Fe2(SO4) 2 (OH) 6?+6H+ 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 a molL-1, c (NH4+)= b 8 molL-1,c(SO42-)= d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用a,b,d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负;考察电镀池的常规考题。送分题。 (2)?还原剂;要使铜离子得电子转化为铜单质,只能用还原剂。本题考察氧化 还原反应的最普通知识,又是送分题。 ?调节溶液PH在8-9之间。从图表信息可知,当PH在8-9之间时候,反应 速率为0,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在PH为什么一定要大于8,别忘了化学镀铜用的还原剂一般是比铜活泼的还原剂(比如

13、活泼金属),那么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产生H2,因此最好在碱性条件下调节PH。 篇二:2012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u-64 Zn-65 Br-80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碳酸钠溶液 9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答案】C 【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

14、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中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

15、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1 10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

16、碱性。错误。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2?C(片刻后甲池中c(SO4)增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答案】A 【解析】K闭合时,Zn当负极,铜片当正极构成原电池,使得a为阴极,b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A项:正确。B项:在电解池中电子不能流入电解质溶液中,错误;C项: -甲池中硫酸根离子没有放电,所以浓度不变。错误;D项:b为阳极,OH放电,使得b附近 溶液显酸性,不能使试纸变红,错误。 11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与6

17、0?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 【答案】C 【解析】A项,题目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11.2L的O2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mol,错误;B项,水的电离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的PH大于60?。错误;C项: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虽然醋酸是弱电解质,但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氢离子不断电离出来,最终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相同,正确;D项:?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错误。 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

18、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答案】B 【解析】NH4+H2O+NH3?H2O+H ,只要能使平衡往正方向进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温度+ 升高或者氨水的浓度足够大就可能生成NH3,A项:产12 生NO气体,错误; B项:钠消耗了H而且该反应放热可以产生氨气,正确;C项:不能产生氨气,错误;D项: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跟其他酸很难反应,所以也没有氨气产生,错误。 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 + 断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

19、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时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min 【答案】A 解析】A项:在0-50min内,PH=2时,20min时,R已经降解完了,因此R平均降解速率计算按0-20min,而PH=7时,40min时,R已经降解完了,因此R平均降解速率计算按0-40min,通过计算,正确;B项:,PH=2时大约在20min降解完,PH=7大约在40min降解完,但是起始浓度不相同,所以溶液的酸性与R降解速率没有直接联系,错误。C项:与B相同,错 13 -4-4误;D项:PH=10时,在20-25min,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6*

20、10-0.4*10) -4-1-1/5=0,04*10mol.Lmin 23(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 (填序号)。 A(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红色退去 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在加入BaCI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水解的最终产物): 过量浓硝酸一定量NaOHD的溶液Cu2X?澄清溶

21、液?悬浊液?Cu2Y -1-1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非金属X Y(填:“<”或“<”) ?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14 平衡状态,测的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答案】(1) 3+ + (2) 3NH3.H2O+Al=Al(OH)3?+3NH4 (3) C (4)< ;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5)测得反应后,体系压强增大,达到平衡前,

22、反应逆向进行。如果正反应是放热的情况下,则升高温度,逆向进行,因此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析】(1)10电子,11质子的单核离子为钠离子,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氢氧化铝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则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NH3.H2O+Al=Al(OH)3?+3NH4 (3)此题关键是亚硫酸离子水解生成的OH-使得酚酞试液变红,还有可能是亚硫酸离子本身能使得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要排除亚硫酸离子干扰,C正确。 (4)悬浊液与D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则Y为O元素,X,Y同主族,则X为S元素。 (5)测得反应后,体系压强增大,达到平衡前,反

23、应逆向进行。如果正反应是放热的情况下,则升高温度,逆向进行,因此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 24(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 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在步骤(iii)发

24、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个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Fe3+?NH4?2SO42?6H2O?NH4Fe(SO4)2(OH)6?6H? 过滤都母液的pH=2.0,c(Fe)=amol?L,c(NH4?)=bmol?L,c(SO42?)=d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负 (2) ?还原剂 ?调节溶液pH在8,9之间 (3)? Cu2(OH)2CO3,2H2SO4,16 2CuSO4+CO2?+3H2O。 ? HCO3 。 ?MnO2+2Fe+4H,2,3+-1-1-1Mn+2F

25、e+2H2O。 ?2,3,abd3?122 【解析】(1)电镀时,待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溶液中的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在镀件上析出。 (2) ?化学电镀的原理就是利用置换反应将镀层金属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铜盐中置换出铜通常用Fe等还原剂。?由图可看出溶液pH低于9时,该化学镀的反应速率为0,因此可调节pH略小于9即可使反应停止。 (3)?Cu2(OH)2CO3溶于H2SO4的反应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加入的NH4HCO3中的NH4 水解显酸性,HCO3 水解显碱性,且可以与溶液中的H反应,故 ,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HCO3

26、。 2,?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只有Fe,再根据1molMnO2转移2mol电子,即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 2,2,3,程式为MnO2+2Fe+4HMn+2Fe+2H2O。 ?化学平衡常数就是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绩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绩的比值,注意溶液中的沉淀和水的浓度看作是1 篇三:2012福建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12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详解与评析 17 详解与评析都是本人的个人观点与看法,有错误或有不当之处,请朋友多多批评指正欢迎转载与传播,麻烦请指明出处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

27、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6、解析:选C,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般不用来配制溶液。其它选项正确。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一些实验常识,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体现考试说明中的提高实验考查要求。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7、解析:选D,有机化学必修部分只能这样,范围有限,要求不高,学生比较容易作答。4个选项分别考不同的知识,A是考有机反应类型,乙醇与钠反应可认为是取代反应,乙醇与HBr反应,酯化反应等都是取代反应。B是

28、考同分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是考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考有机物的鉴别。 18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 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8、解析:选D,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猜测T、Q、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Q为Si,W为S,R为N元素。用具体元素可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正确,D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是显酸性,但Na

29、AlO2溶液就是显碱性的, 学生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这题主要是元素 “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 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D选项设问 角度新颖独特,有点出人意料。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19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9、解析:选A,Zn作原电池的负极,Cu 作原电池的正极,Cu电极是发生还原反应。B选项貌似正确,迷惑学生。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 但a?b这一环节是在溶液中导电,是离子导电,电子并没沿此路径流动。C选项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保

30、持不变。D选项中是滤纸a点是阴极,氢离子放电,溶液中氢氧根暂时剩余,显碱性变红色。这题是考查学生的电化学知识,装置图设计有些复杂,B选项干扰作用明显,设问巧妙。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 10、解析:选C,A选项中没有指明标况下,11.2L氧气不一定是0.5mol。B选项中,水的电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不同

31、,pH也不同。D选项中?H数值是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这题考查知识比较基础简单,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 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20 NH3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11、解析:选B,钠与水作用得到氢氧 化钠溶液,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其 它选项不正确。这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 识,比较简单明了,基础题。 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 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 所示。下列判断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 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

32、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 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12、解析:选A,从图像中可以读出 pH,2时,曲线下降是最快的,说明溶 液的酸性越强,降解速率越大,所以B 项错误。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R的起始浓度越小,其降解的速率越小,C项错误。D项中可计算出其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项错误。A项中R都是完全降解,降解百分率都是100%。这题是选21 择题的创新点,题给信息量大,考查学生能力全面,尤其是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其中D项要注意横坐标的数量级,不太细心的同学要吃亏。 另:从图中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酸性,起始浓

33、度两个变量有关,不能简单说“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所以BC两项错误。 23(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 (是 (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红色退去 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

34、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Cu2X?澄清溶液?悬浊液?Cu2Y ?非金属X Y(填“,”或“,”) ?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22 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 )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 解析:(1)铵根离子中含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与之相同的单核离子为钠过量浓硝酸一定量NaOHD的溶液离子,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 (3)选C,ABC三个选项描述都是正确的,但要说明

35、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离子水解造成的,存在水解平衡这一事实。比如说向氢氧化钠这样的碱溶液中加入酚酞后变红,用AB两项中的试剂都可褪色,但用C中的试剂就不行。选择试剂最好是中性,并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使水解平衡移动,这样一比较C可以充分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离子水解造成的。 (4)先推断元素,悬浊液与D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则Y为O元素,X,Y同主族,则X为S元素。问题就很好回答,非金属性X,Y,Cu2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配平可写出方程式:Cu2O+6HNO3(浓)23 =2Cu(NO3)2+2NO2?+3H2O (5)在恒容绝

36、热的情况下,一开始D为0,说明反应向右进行达到平衡,造成体系压强升高。另外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压强升高,温度升高,说明反应向右进行是放热的。因此推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那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 23题考查得都是主干知识,只是觉得拼盘得太明显,5个小问各不相干,独立成题,是否可用10电子,18电子微粒把它们串起来,比如Na+,Al3+,O2,S2。其中第4问涉及有机化学知识,把知识很好的揉合在一起,第3问,第5问要求思维推理能力较高。 24(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 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 用 (填“氧化剂”或“

37、还原剂”)与 之反应。 ?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 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 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 反应停止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 下: 24 ?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个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Fe3+?NH4?2SO4?2?6H2O?NH4Fe(SO4)2(OH)6?6H ? 2?过滤后母液的pH=2.0,(Fe3+)

38、c=a mol?L1,(NH4)c=b mol?L1,(SO4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 )=d mol?L1, 解析:(1)电镀池中,镀件就是待镀金属,作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镀层金属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2)?要把铜从铜盐中置换铜出来,比如用铁就可以,铁是作还原剂的,所以加入还原剂, ?根据图示信息,pH=89之间,反应速率为0,所以要使反应停止,调节溶液的pH至89 之间,可见读图信息的重要性。 (3) ?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直接写,用观察法配平。 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题目要求调高PH,

39、铵根离子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显25 碱性,则起作用的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 ?依题意亚铁离子变成了铁离子,1mol MnO2转移电子2 mol,则锰元素从+4变成+2价,溶液是显酸性的,方程式经过观察可要补上氢离子,综合上述分析可写出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 ?氢离子浓度为10-2,依据K的表达式马上就可写出来 K= 。 24题没有了复杂的工艺的流程,这个信号在质检题中已经给出,没有在流程上设置障碍,问题设计平实,难度不大。平衡常数计算简单,只要代入即可,没有复杂的数学变换,降低了难度。对图中信息的获取要求较高。 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

40、备Cl2(反应装置如右图 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 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26 余液中 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且仅能作一个圆.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

41、实验: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特征:?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3.规律: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0sin1,0cos1。?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0 抛物线与x轴有1

42、个交点;已知:Ksp(CaCO3)=2.810?9、Ksp(MnCO3)=2.310?11? ?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 (二)空间与图形去)。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将 转移到中。 12.与圆有关的辅助线27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 64.24.8生活中的数3 P30-35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 是(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解析:(1)加药顺序一般是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 (6)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液药品,最后再加热。则依次顺序是ACB。考查实验 的细节,看学生是否真的做过实验,引导实验课要真 正地上,而不是在黑板上画。 (2)?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