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12425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优秀名师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14课春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十四课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的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以及结束语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十四课,本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悟美,并指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现美。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春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由春这一课开始,为学习后面三篇关于自然的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2、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提高学生阅读的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以及寓景于情的写作方法。 (3)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及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 (1)情景导入法:利用多媒体(背景音乐,课文的朗读视频,春图片等)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温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和兴趣。 (2)朗读教学

3、法: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质朴优美,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采用(研读、精读、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指导学生通顺、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并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3)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 2、学法指导 主要是通过学生读,思,练的方法来学习本文。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如何朗读抒情散文,体会春的优美意境;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

4、神的语句。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预习 要求: 、初读课文圈点生字、生词,并查阅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2、读熟课文,感知内容。 、熟读课文为研读课文做准备。 3(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音乐(播放春之声),听了这曲美妙的音乐,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谈感受)面对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春色,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春天的世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欣赏配乐朗读春。学生仔细倾听,听出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

5、受意境美。 2、说感受:让学生谈谈听出作者写了哪些春的景物。描绘一下刚才头脑中闪现的美丽画面。 3、朗读: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片段,到讲台上,配上背景音乐朗读,老师或其他学生加以点评。 4、讨论、归纳:课文围绕“春”字,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列出阅读提纲。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完善。例如: 盼春 总括轮廓 春草图 春 绘春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 (四)品味欣赏,体会意境 1、让学生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把春天草、花、风、雨、人的独特美表现出来。(可以朗读、评析、画画等) 2、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师生

6、评议。 3、“评析式”品味欣赏举例。 )“春草图”中的“偷偷地”、“钻”两词写出了什么,形象地描写出初春时节小草在(1不知不觉中生长出来的情态,同时把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逼真地再现出来。 (2)“春花图”中的“闹”、“飞来飞去”两词,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蜂蝶忙碌的热闹景象,而且有声响,有动作,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 (3)“春风图”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好不好,形象地写出了春风轻柔、和煦的特点。拟人的手法,更增加了亲切、温馨的气氛。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可见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有多深。 (4)“春雨图”中的春雨有什么特征,特征是一多二细。雨多,体现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7、”,这三个比喻写雨细,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够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 (五)拓展延伸,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1、面对朱自清笔下的优美的大自然,想想我们周围的环境,同学们想说点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发言,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纬度的教学目标。 2、让学生先收集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成语、诗词、歌曲、对联等,然后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最后编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手抄报,并配上“春”的插图,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展览。 四、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盼春 急切 欣喜 春草图:鲜嫩 柔软 翠绿 春花图:繁密 鲜艳 芬芳 绘春 春风图:温暖 柔和 清新 春雨图:细密 迷蒙 温馨 迎春图:生气勃勃 奋发向上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新 赞春 春天像小姑娘 美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力五、结束语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