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8052418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18846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8052418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8052418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8052418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8052418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80524180.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宣郞广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Cu:64一、单选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 3 分,共 48 分)1. 现在电视上有一个“自热米饭”的广告播得很火,食用时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一无色液体加入到一白色固体中,放上装米饭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就热气腾腾,可以食用了,非常方 便。请你推测其白色固体和无色液体可能是如下哪个组合 ()A. 硝酸铵和水B. 浓硫酸和水C.

2、氧化钙和水D. 氯化钠和水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 H、D、T 与 16O、17O、18O 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 18 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种数为 8 种B. H2、D2、T2 互为同素异形体C. H2、D2、T2 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为 123D. 氕、氘发生核聚变成其它元素,属于化学变化3. X、Y、Z 均是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和 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C. 离子半径:X2YZD. 原子序数:XYZ4.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

3、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MRQ原子半径(10-10 m)1.860.991.431.600.750.74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3+2+5最低负价-1-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 X 和Q 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 X、Y、M 的单质分别与水反应,Y 最剧烈CM、Z、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相互反应DY的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 R 的的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的酸性5. 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提出:如果能够利用太阳能使燃料燃烧产物(如 CO2、H2O、N2 等)重新组合(如下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

4、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 B热能C生物能 D电能6. 下列物质按只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氯气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C. 氯化钠 过氧化氢 氯化铵 D. 氯化钠 氦气 氢氧化钠7.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PH4I 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 它不可能与 NaOH 溶液反应C. 它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它受热时不会分解8. 为将反应 2Al+6H+=2Al3+3H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

5、膜)()9. 在 100时,将 0.40 mol NO2 气体充入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NO2N2O4,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的物质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s)020406080n(NO2)(mol)0.40n10.26n3n4n(N2O4)(mol)0.000.05n20.080.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 20 s 内 NO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001 molL1s1B80 s 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 60 s 时颜色相同,比 40 s 时的颜色深C80 s 时向容器内加 0.32 mol He,容器体积保持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80s 时升高温度,则正反

6、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C. MgCl2 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 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11. 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24L NH3 中含有中子数为 NAB. 12g C 与足量浓硫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4NAC. 1.7g H2O2 中含共价键数为 0.2NAD. 将 6.4g Cu 加入足量稀硝酸中,生成 NO 的分子数为 0.1NA1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

7、中,不正确的是( )A. 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B. 实验室用 H2O2 分解制 O2,加入几滴 FeCl3 溶液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C.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2SO2+O22SO3 中,SO2 的转化率不能达到 100%D.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碳酸钙反应要快13.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图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 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 气体C. 图表示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 图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

8、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14.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选项事实推测ACaCO3 和 BaCO3 都难溶于水SrCO3 也难溶于水BSi 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 Ge 也是半导体材料第A 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CHCl 在 1 500 时分解,HI 在 230 时分解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Si 与 H2 高温时反应,S 与 H2 加热能反应P 与H2 在高温时能反应15. 已知 1 mol N2 与 3 mol H2 反应生成 2 mol NH3 时放出的热量等于 92.4 kJ。如果 N2、H2各有 1 mol、3 mol,通入密闭反应

9、装置中充分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时刻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停止了 B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等于 92.4 kJC反应后,装置中只有 NH3D当v逆(N2):v正(NH3)=1: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6. 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 电池, 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 C1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522C H OH3H O12e=2CO 12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1 极为电池负极,C2 极为电池正极B电子由 C2 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

10、C1 极222CC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 4H4e=2H OD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C2H5OH3O2=2CO23H2O二、非选择题(包括 4 小题,共 52 分)17(16 分).A、B、W、D、E、Y 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 的原子序数为 7,B、W 同周期,A、D 同主族,A、W 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A2W和A2W2,E 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Y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大的主族元素。 (1)W2-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E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写出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

11、式 。(2)A2 W2 的电子式,在酸性条件下 A W 可以将 Fe2+氧化成 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消耗 2mol A2W2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 下列事实能说明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Y 单质与 H2S 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 单质比 1molS 得电子多cY 和 S 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4) 用电子式表示 B 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18(10 分).中国政府承诺,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50%。CO2 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

12、在体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 和 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间变化如下图所示。CH3OH(g)+H2O(g),测得CO2 和CH3OH(g)的浓度随时(1) 从 3 min 到 9 min,v(H2)= molL1min1。(2) 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A. 反应中 CO2 与CH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即图中交叉点)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 单位时间内消耗 3 mol H2,同时生成 1 mol H2ODCO2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3) 平衡时 CO2 的转化率为

13、。(4)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CH3OH(g)的体积分数是 。(5) 一定温度下,第 9 分钟时v逆(CH3O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 3分钟时 v正(CH3OH)。19(12 分).(1)A、B、C 三个烧杯中均盛有 1mol/L 稀硫酸B 中 Sn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n 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C 中正极为,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比较 A、B 中铁被腐蚀的速率,较快的是 。(2)某同学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14、2H+2e-H C. 无论 a 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D. 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发生的反应都是 Fe-2e-Fe2+20(14 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图 1 和图 2)进行实验探究:(1) 根据方案一装置(图 1)回答以下问题:写出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反应后中的溶液倒入 CCl4 中,出现的现象与图 3 吻合的是 。(填字母代号)装置中的现象是 。(2) 根据方案二装置(图 2)回答以下问题:B 装置的作用是 ,X 是 。能说明碳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现象是 。(3) 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一

15、、单选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12345678选项CCDABCCB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DDBAABDB二、非选择题(包括 4 小题,共 52 分)17(16 分,每空 2 分) (1) 第三周期第A 族Al(OH)3+OH= AlO2+2H2O (2) 2Fe2+2H+H2O2=2Fe3+2H2O4NA (3) ac18(共 10 分,每空 2 分) (1)0.125(2)D(3)75(4)30(5)小于 【解析】(1)从 3 min 到 9 min 消耗 CO2 是 0. 25 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是 0

16、.75 mol/L, 则 v (H2)=0.75 mol/L6 min=0.125 molL1min1。(2) A反应中 CO2 与 CH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即图中交叉点)时反应仍然再进行, 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 错误;B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总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B 错误;C单位时间内消耗 3 mol H2,同时一定生成 1 mol H2O,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错误;DCO2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正确,答案选D。 (3) 平衡时消耗 CO2 是 0

17、.75mol/L,则 CO2 的转化率为 0.75/1.00*100%=75%(4) 平衡时剩余氢气 0.75mol,生成水蒸气 0.75mol,则混合气体中 CH3OH(g)体积分数是0.75/(0.75+0.75+0.25+0.75)*100%=30%(5) 第 9 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 CH3OH 逆反应速率小于第 3 分钟时的的正反应速率19(共 12 分,每空 2 分)(1) 2H+2e-=H2减弱(2) FeZn+2H+=Zn2+H2(3)B(4)AB【解析】(1)B 中总反应为Fe+2H+=Fe2+H2,故Sn 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2H+2e-=H2,因为 H+被消耗,

18、故酸性减弱C 中 Zn 更加活泼,故Fe 为正极,总反应为 Zn+2H+=Zn2+H2形成原电池会加快反应反应速率,故 B 中铁的腐蚀速率更快一些(2)a、b 不连接,只有铁反应,铁将铜置换出来。a、b 连接,形成原电池,铜在正极铜电极上析出,反应为 Cu2+2e-=Cu.无论 a、b 是否连接,铁都会溶解。故 AB 两项错误。20(共 14 分,每空 2 分) (1) MnO2+4HCl(浓) Cl2+MnCl2+2H2O A 溶液变蓝色(2) 吸收 CO2 中的 HCl 饱和 NaHCO3 溶液 C 中有白色沉淀产生(3)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解析】(1)二氧化锰和

19、浓盐酸加热生成二氯化锰和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Cl2+MnCl2+2H2O。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故把氯气通入中,氯气把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Cl2+2Br-=Br2+2Cl-,单质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故溴的四氯化碳在下层,出现的现象与图吻合的是 A; 氯气把碘离子置换成单质碘, Cl2+2I-=I2+2Cl-,碘遇淀粉变蓝,故看到的现象为溶液变蓝色。(2)根据题干信息:方案二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的实验研究,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原子的非金属性越强,由于 氯化氢易挥发,故 B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挥发的氯化氢,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中盛装硅酸钠溶液,由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在 C 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硅酸沉淀,因此能说明碳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现象是 C 中有白色沉淀产生。(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结论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点睛: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设计,掌握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 键, 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严谨性,例如本题中要注意排除氯化氢对二 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的干扰,注意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