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试题——化学(福建卷)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22999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试题——化学(福建卷)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试题——化学(福建卷)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试题——化学(福建卷)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试题——化学(福建卷)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试题——化学(福建卷)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化学部分解析6.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碳酸氢铵分解,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这三个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转移。A、B、D错误。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一定有电子转移,C项正确。【考点分析】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7.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A. 硅 B. 硫 C. 铜 D. 铁【答案】B【解析】S与O2生成SO2,SO2再与H2O生成H2SO3,H2S

2、O3可以与NaOH生成Na2SO3,B项正确。SiO2 、 CuO、Fe3O4均不与H2O反应,A、C、D错误。【考点分析】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8.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 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C. 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答案】C【解析】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A错误; 乙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H小于0.1NA,B错误; CH4的质子数为10,C正确;乙醇标状是液体,D错误。【考点分析】阿伏伽德罗常数正误判断9.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

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答案】A【解析】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只能与液溴反应,A错误;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能水解,B正确;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营养的物质,C正确;乙烯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而甲烷不可以,D正确。【考点分析】有机化合物性质10.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减小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

4、PH减小【答案】B【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错误;CO2通入水中,生成H2CO3,可以与O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升温可以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是增大的,C错误; 加入NaOH固体,碱性肯定增强,pH增大,D错误。【考点分析】平衡常数、PH、化学平衡及其移动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D【解析】

5、乙中I失去电子放电,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由总反应方程式知,Fe3被还原成Fe2,B正确;当电流计为零时,说明没有电子发生转移,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加入Fe2,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则Fe2失去电子生成Fe3,作为负极,D错误。【考点分析】原电池原理综合考查12.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w.w.w.k.s.5.u.c.o.m A. 增大增大 B. 实验和的相等 C. 增大增大 D. 增大,增大【答案】D【解析】从表中数据看,两组实验中CH3

6、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中Br2比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D错误。其他选项正确。【考点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3.(15分)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W(填“强于”或“弱于”)。(3) 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

7、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_(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答案】(1) (2)弱于(3)S + 2H2SO4(浓) 3SO2+ 2H2O(4)2H2O2 MnO22H2O + O2(或其他合理答案)(5)NaNO2 (6)(3a 4b)KJ/【解析】结合题目信

8、息,结合T在周期表的位置与族序数相等这一条件 ,可以得出T为Al,Q为C,R为N,W为S。(1)T为Al,13号元素。(2)根据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性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S强于C。(3)S与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SO2。(4)比R质子数多1的元素为O,存在H2O2转化为H2O的反应。(5)N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NO,2NO + O2 = 2NO2,显然NO过量1L,同时生成1L的NO2,再用NaOH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价N的NO与+4价N的NO2,应归中生成+3N的化合物NaNO2。(6)C + O2

9、CO2 DH= a KJ/mol,4Al +3 O2 =2Al2O3 H= 4bKJ/mol。Al与CO2的置换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为:4Al + 3CO23C + 2Al2O3,此反应的DH为可由3得,H=4b(-3a)=(3a-4b)KJ/mol.【考点分析】 无机物的性质、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热化学有关计算24.(13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含、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_.(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的离子方程式为_.(3)验证滤液B含,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填试剂名称)。(4)滤液E

10、、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5)已知298K时,的容度积常数=5.6,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_.【答案】(1)Al2O3 + 6H 2Al3 +3H2O(2)SiO2 + 2OH SiO32 + H2O(3)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4)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5)5.610-10mol/L【解析】(1)与HCl反应生成Al3,应为铝土矿中Al2O3。(2)SiO2可以溶于NaOH中生成Na2SiO3。(3)检验Fe3的特征反应很多,如与KSCN显血

11、红色,与苯酚显紫色,与OH显红褐色沉淀等。(4)生成E、K时,CO2均是过量的,故应生成NaHCO3。(5),=5.610-12/(0.1)2=5.610-10。【考点分析】化学实验、化学与技术、铝土矿中氧化铝提取的工艺流程综合考查25.(17分)w.w.w.k.s.5.u.c.o.m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实验一】收集NO气体。(1) 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上 (填序号)。a.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

12、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木目标。(2)选用B和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

13、)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 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答案】(1)C (2)D (3) (或等其他合理答案)(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5)偏大(6)(或其他合理答案)(7)劣于【解析】(1)NO遇空气立即被氧化,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时应用短进长出。(2)方案甲:Zn和Fe中只有Zn可以与NaOH产生气体,通过排水收集气体,依据反应方程式即可算出Zn的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的装置有测H2的体积的D装置。(3)Zn与H2之

14、间量为1:1,则n(Zn)=V/22.4 mol,w (Zn)=m(Zn)/m1 = 。(4)有了Zn的质量,如果有密度,则可以求出Zn的体积,再由Zn的截面积,即可求出Zn的高度(厚度)。(5)恒压式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在分液漏斗上方,故排气时收集少了,所以用普通漏斗时收集的H2多一些,则计算出的Zn的量偏大。(6)减少的质量即为Zn的质量。(7)丙方案根据H2的质量差值,显然误差大,因为产生的H2质量很小,计算偏差大。【考点分析】化学实验的探究、实验方案评价、气体的收集、化学计算综合考查 选考部分第II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

15、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题、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 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w.w.w.k.s.5.u.c.o.m(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

16、的 形成配位键。(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4) 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键与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 (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b (4)Si C SiH4。因为SiH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4)C、N

17、和Si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而N由于具有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NCSi。(5)C、H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为C2H2,结构式为H-CC-H,单键是键,叁键中有两个是键一个键,所以键与键数之比为3:2。(6)电负性最大的非元素是O,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是Si,两者构成的SiO2,属于原子晶体。【考点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运用31.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有机物A是最常用的食用油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C的结构可表示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

18、B的名称为 。 (2)官能团-X的名称为 ,高聚物E的链节为 。 (3)A的结构简式为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期中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含有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6)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含有苯环 b.含有羰基 c.含有酚羟基【答案】【解析】从框图中的信息知,C中含有羧基及酚基和苯环,又C的结构中有三个Y官能团,显然为羟基,若为羧基,则A的氧原子将超过5个。由此可得出C的结构为。A显然为酯,水解时生成了醇B和酸C。B中只有一个甲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0,

19、601517=28,则为两上亚甲基,所以B的结构式为CH3CH2CH2OH,即1-丙醇。它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CH3CH=CH2,双键打开则形成聚合物,其键节为。由B与C的结构,不难写出酯A的结构简式为:。C与NaHCO3反应时,只是羧基参与反应,由于酚羟基的酸性弱,不可能使NaHCO3放出CO2气体。(5)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一定要有醛基,不能发生水解,则不能是甲酸形成的酯类。显然,可以将羧基换成醛基和羟基在苯环作位置变换即可。(6)抗氧化即为有还原性基团的存在,而酚羟基易被O2氧化,所以选C项。【考点分析】有机物的推断及性质、注意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综合考查-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