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2438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25015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2438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2438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2438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2438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20180524383.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六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 姓名: 班级: 准考证: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 25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分) (1)青青子衿, 。 (1 分) (诗经子衿) (2)坐观垂钓者, 。 (1 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波撼岳阳城。 (1 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胡为乎泥中? (1 分) (诗经式微) (5) ,在河之洲。 (1 分)

2、 (诗经关雎) (6)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1 分) (柳宗元小石潭记) (7)蒹葭苍苍, 。 (1 分) ( 诗经蒹葭)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1 分)(柳 宗元小石潭记) (9) ,君子好逑。 (1 分) (诗经关雎) (10)求之不得, 。 (1分) (诗经关雎) (11“)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曲折蜿蜒的句子是 _” (1 分) (12)未果,寻病终。 。 (1 分) (桃花源记) (二)语言运用(8 分)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 B、核舟记

3、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D、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 1951 年 斯大林文学奖。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 分)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 f(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 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 tu( )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 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 , 。年轻的我 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2) 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

4、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 分)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二 阅读(70 分) 1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5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中 辅”“气势宏大; 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 五津”的,是作 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 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 儿女 指的是

5、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5.“”简述你对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16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6、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 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 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 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 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

7、得二三。 “”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 雪窦山 字。 注:涩:不通畅。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 “水流。陇:通 垄”。牧竖:牧童。 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1)便要还家 (2)阡陌交通 (3)曳舟不得进 (4)遂缘小溪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分) (2)樵童牧竖相征逐。 (2 分)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 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2 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 D道 不足为外

8、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 9【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 分) 10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 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 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 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 “”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 滴答 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9、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 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 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 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 “到石磨 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 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 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 滴进铁锅的水

10、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 清晰。 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 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 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 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 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 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

11、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 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 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 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 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 自语小声说:“”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 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 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 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没有什么

12、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 “前,贴在奶奶耳边问: 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 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3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 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 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4 分) “”“”教 我 磨面作饼给 我 压岁钱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6 分)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 分)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

13、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 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 分) 1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3 分) 1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 我 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 我”对奶奶的 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15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14、。(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 类进入“”无人机时代 。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 “”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 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 的视野中。 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 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 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 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 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 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

15、后,用 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 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 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 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 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 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 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 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 GPS 定位

16、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 APP 就 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 4 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 2016 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 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 2017年 6 月 1 曰 起,已正式对质量在 250 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 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 5 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

17、,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 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 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 考的问题。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无人机的用途十分广泛,已由军用转入民用领域。 B无人机的造价很便宜,已成为普通人的玩具。 C大量事实证明,目前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17.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4 分) 18.“”第段中加点词 左右

18、 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 分) 19.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 中的例子)(3 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20-22 题。(10分) 对 19502000 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 年 份 2014年 2015 年 2016 年 类 别 城镇居民 7900 万人次 9210万人次 9600 万人次 农村居民 1250 万人次 2520万人次 3700 万人次 材料二:中国民众出境游群体调查 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材料三:中国民众出境游类型调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