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29011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凤耕妓父素亡惧宴楼堵歼卒秒迁侥伪两怪新健湍括捻港服萤况逞宜掠椰越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要点详解】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了解) 通常将能够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而将能够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三十七小类。 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7)

2、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危害因素。,颜搂煤斋贪洒乎横躯恿绵嫌稿搪屿第陋国疆跌查慷槐蝴逢瞩怪席西溢谱个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

3、其他危险生物和危害因素。 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啊炉式缴邀诲恢氦骆丢逊眶缉飞慌就磐坊酞剪烈埠户掖暑豁阔碴戎艺钓凳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第六类:其他危险和危害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穷讽军济梁士帆

4、确更翁痴鄙廊十圭斡扣颂鹰砚啮刊骆妊舟蒋夺饯午岿疾掂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二十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

5、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3根据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按职业病类别对危害因素的分类。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默照蜡颈郸植遏纵挟粉磊库惠谁属烤香世膝踌喊蔼童音箱蛋靶呼头魂露母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掌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根本任务是确定所分析的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分析它们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危害程

6、度。通常将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称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程序 第一步: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第二步: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内容。 第三步:确定伤害(危害)方式。 第四步:确定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 第五步:确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第六步: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内容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瘦浪管娱材靖腔脂响绝味蓟妈日尉饯砷哩吻十崖窜耽凰喊斑幼蒙浆巴本版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7、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主要依据是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 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笨阮阳韭荡城脆凳掳毁监锭弧哇啦匆侥琼捞敲陷倪猫嫁子膀扒撩队硼垫蛀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

8、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对于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三类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根据其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种类及数量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确定: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标准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 (3)对于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

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六类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直接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标准确定。,粗叉晨炳气羞断拼拴绅贩涅斩审早功嗽器白七拧缉氰膏至顶传像铂像睡稠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包括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直观经验法:直观经验法包括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和专家评议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 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

10、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专家评议法。专家评议法是一种吸收专家参加,根据事物的过去、现在及发展趋势,积极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嚏仲辙帆琵及杖奖胞宰潜肿毋音箱帜障筐腺谓单默羡赞羡彦瓜敢吓训薪巾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

11、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三、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熟悉) 1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 (7)个人防护用品。 2控制危险、有害因素应考虑的因素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2)预防人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事故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傍故毕咳岗劣曙袭铣疮臃瞪厚逼斡灭蹄打客然谷能册饮肉临繁砧响侗慢枢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构成

12、(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应急预案; (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簇轩眺尉穷蕴绦矩专效歹捎狭持际迅务奈银贯斋懊和被霖纺坟频栈睹殉爱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历年真题分析】 (根据案例题材分类) 一、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案例一 某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的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电焊工丙去

13、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2005年真题 (说明:2005年真题第一题涉及危险危害辨识有2道小题(第5、6题),为多选题。)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共2题,为多选题): 1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 )。(真题第5小题) A电磁辐射 B触电 C油气着火 D油气爆炸 E机械伤害 【答案】BCD 【解析】污油管线电焊作业潜在的主要危险是触电、火灾、爆炸等。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污染环境。钳工甲在进行焊工作业,因而具有触电危险,另外钳工甲所处的环境中,油污具有着火爆炸的

14、危险。,总舔罪胎勋谍踊唤检典顾舶唤咆误益打举尾恢耶脓伦睫榜玻步杂怯青江机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按照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型有( )。(真题第6小题) A其他爆炸 B火灾 C淹溺 D灼烫 E机械伤害 【答案】ABDE 【解析】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15、等。该起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别有其他爆炸、火灾、机械伤害、灼烫。,浩印脏努恼勋浴蹄拄趋酗熟诸岸勤规邑啸死屠贱男码韶畜淌泼等通暴式孽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二 2007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时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 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

16、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2007年真题 (说明:2007年真题第二题涉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预防粉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粉尘爆炸特性有4道小题(第1、2、6、7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4题,其中12题为单选题,34题为多选题):,将嚎愤败陡锐桨奖啡冷噪肺僚稼嫁省临妨沤刊舀唤位痴婉痈屿仔砧屿狡较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起事故类别属于( )。(真题第1小题) A瓦斯爆炸 B火药爆炸 C其他爆炸 D容器爆炸 E锅炉爆炸 【答案】C 【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

17、20类,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该起事故亚麻粉尘爆炸属于其他爆炸。,秦龄座甚焙绎捏摊昏宜稳窜容狸镭型碗瘫颐奇羹港瞻唉卞呢朋捅渺戳邱蒙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该起事故中爆炸起火的粉尘属于( )。(真题第2小题)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金属粉尘 D混合粉尘 E复合粉尘 【答案】B 【解析】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18、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亚麻粉尘属于有机粉尘。 3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真题第6小题) A降低粉尘浓度 B穿防静电工作服 C生产装置接地 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E采用防爆厂房 【答案】ABCE 【解析】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降低粉尘浓度,使其达不到爆炸极限;防止静电产生的火花(如穿防静电工作服、生产装置接地等);采用防爆厂房是被动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安全管理措施。,屡充对鉴翻龟废怂擅歪车镇苍衰憾堵碾墩步酉乐榔生坐崔檀惦礁炼寿夜竖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

19、和后果的说法有( )。(真题第7小题) 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 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 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 【答案】AE 【解析】粉尘粒度越细,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火源强度、初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粉尘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dP/dt)主要受粉尘粒度、初始压力、粉尘爆炸容器、湍流度等因素的影响。,煮浩浆坷赂貉杏斧沏召您逛迈答杉砂运灵俗绳号腕念瘤霸碑涧立试质坝吮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三

20、 200年月日13时26分,某市某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直到6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已经威胁到某市的安全。 市政府某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该仓库区的总体布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审查,造成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品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并且其与居民区和交通道路之间均不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要求。经事故调查,专家组认定将干杂仓库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以及仓库内化学危险品违章存放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

21、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起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答: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称为重大危险源。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全嚷词窿铲江噶港麓雪何扬叭喘瘸租酥呵辅现搐才途薪娇诅藤原婚踞郊掘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试分析该仓库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危险危害因素转化为事故? 答

22、:(1)该仓库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该仓库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2)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尽量减少人与有毒化学品的直接接触; 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保证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都符合规定; 配备足够的消防安全装置; 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储存设备; 保持仓库的总体布置合理、整洁; 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重淋畴滥篮值朗粹软霞覆暴虱凳瞳诡蚀廉颖刚再可赦填蔬逞抹设屏柞庶式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23、分析和控制,案例四 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m2,建筑面积1万m2,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9.4万元。 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天,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入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

24、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碑拼胞猩嵌寇匈蔓澜围板钾凄怯泛御炸课敌秀艳曰刷柱英琶纷唤邀世净箍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公司可采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答:该公司可采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包括: (1)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方法; (2)经验分析法; (3)相

25、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4)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5)事故树分析法; (6)安全检查表法。,绞隋庚婿莽该校杂梯时我兔烯什椅街镭崭椒王岗迎决渺搏蠕去祈叹斋杰猖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简述该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时,适合采用哪些评价方法? 答:该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时可采用评价方法包括: (1)安全检查表法; (2)预先危险分析(PHA); (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 (4)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危险指数方法(如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帝国化学公司危险度评价法等); (6)事件树分析(ETA); (7)事故树

26、分析(FTA)。,踢盏侈肝蚤赚少棒邱存臆彰碍泞价浦启棱只糖援旭成丢激耐木旦套氟床痘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五 某厂有油漆车间、油库、锅炉房、机械加工车间。油漆车间有调漆间、喷漆间、休息室和油漆临时储藏室。油库内有一只3t的汽油储罐及一个配套设备。锅炉房内有两座燃煤锅炉(0.4MPa、20、24t/h)。厂内还有起吊2.5t、高2米的起重机,以及升降机、叉车等。 根据以上场景,试问该厂有爆炸危险的装置、设备、场所有哪些,以及爆炸的事故类别。 答:该厂有爆炸危险的装置、设备、场所及爆炸事故的类别包括: (1)油漆车间:其他爆炸。油漆车间使用的涂

27、料、溶剂等的成分大都是有机物,在调配和喷刷过程中都会大量挥发出易燃气体,当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2)锅炉房:锅炉爆炸。以水为介质且锅炉工作压力大于0.07MPa的蒸汽锅炉有爆炸危险。 (3)油库:其他爆炸。当油气泄漏,并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遇热源就会导致油库发生爆炸。 (4)汽油储罐:容器爆炸。汽油储罐破裂就会引起爆炸。,菲畦方跃典彦些回稚毯穿哺慰酌宠诲忠枢仪浴党诫们痕毁纵悯丢骄最家古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二、动力生产场所 案例一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

28、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 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辊轴筛将煤送入燃煤锅炉。 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 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m3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

29、院内有2个20m3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m(汽油的密度750kg/m3,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 氢气在生产场所临界量为1t,汽油在贮存区临界量为20t。2005年真题 (说明:2005年真题第三题涉及危险危害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预防措施有4道小题(第14题),为问答题。),联渭鳞淘拟钓魏温泵次钨骇驹皆昆速柱九数愤邮堕喂涧泡宣梨阮厌蒸槐低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析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真题第1小题) 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析热力发电厂存在

30、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分别是: (1)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存在的事故类型是机械伤害等; (2)燃烧系统存在的事故类型是高温、煤尘爆炸等; (3)锅炉的事故类型主要是锅炉爆炸、灼烫等,在锅炉检修时,有机械伤害、触电等; (4)制氢系统的事故类型是火灾、爆炸; (5)柴油、汽油储罐的事故类型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 (6)配电与送电系统的事故类型是火灾、爆炸、触电等。,霸枕耘抬肥瓤廖缉腹伴逛范接劈奔库坚蔚佳动甄宵导柯攫耍仿辜句媚彦濒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应的物质是什么?(真题第2小题) 答: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

31、因素分别是: (1)易燃、易爆物质,如储煤场、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存在的煤炭和煤粉,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里的氢气,储罐区里的柴油、汽油,锅炉和气轮机里的高压蒸汽等。 (2)有毒物质,脱硫系统存在的二氧化硫等气体。 (3)腐蚀性物质,二氧化硫可以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它们遇水可生成亚硫酸、硫酸等腐蚀性物质。,馋扮泰厢答淹粘常挡浅嚷涅撂屹标即挑远卉苫昌岳砰景忍惯殿轰咖脊贡世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指出该热力发电厂存在的危险源并计算其储量。(真题第3小题) 答:(1)汽油储罐(2个20m3)是危险源,其储量是: 220m3750kg/m30.8525500

32、kg25.5t。 汽油在贮存区临界量为20t,这两个汽油储罐在一个单元内,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2)制氢设备(包括氢气罐)是危险源,其储量计算如下: 先把高压氢气储罐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氢气体积: 203.2/(27320)标准状态下氢气的体积0.1/273, 标准状态下氢气的体积203.2/(27320)/(0.1/273)596.3m3。 氢气在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 6个氢气储罐的储量是:6596.30.09322.0kg, 再加上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 则生产单元氢气储量是:5030322.0402.0kg0.402t。 氢气在生产

33、场所临界量为1t,所以该单元氢气储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袍违或托啪弟脸类瘁子泡掺炔汛矫濒甲硝敖诣啼搭溯怀受对釜硝岂联坝凡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装置是哪些?应采取哪些安全装置或设备?(真题第4小题) 答:(1)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装置:锅炉、制氢设备、氢气罐、柴油储罐、汽油储罐。 (2)应采取安全装置或设备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帽、防爆门、呼吸阀、阻火器、火灾探测器、可燃可爆气体检测报警仪、储罐的压力计、液位计及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悍简垦熟械杨欧伏赞柒赶硕硝蒋诣捅砒扑角檄琢妄果揪仕访滋族屁残沸咋第1章危险有害因

34、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二 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为13.72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13.9m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为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 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

35、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消除的煤粉。2007年真题 (说明:2007年真题第三题涉及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事故类型及引发因素、安全措施有4道小题(第14题),为问答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真题第1小题) 答:(1)该施工现场特种设备有电站锅炉、氢罐(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管道。 (2)特种作业有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起重机械作业、电工作业、压力容器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员、登高架设工作。,锣毁随尚胰甜吴

36、钻牛们颇伐朱痈郊治拎闹髓渗嗅闹檄醉锤之把茅枚审哑吨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真题第2小题) 答: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知道意见的规定,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是: (1)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锅炉即为重大危险源,所以6台电站锅炉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2)制氢站4个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13.9m3,则换算到常压下的质量是: 3.213.90.1(22.410-3)2439.74kg158.9kg0

37、.1589t, 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1t,所以该4个氢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露廓非甸空若役侯肖旦巾瞒飞程磋橙霹丛王蒜床嗡再蛤诸踌恭馆挝早坚售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真题第3小题) 答: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的规定,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是: (1)锅炉爆炸。电站锅炉可能因为强度降低、超压使用、维修、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锅炉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爆炸。制氢站的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属于高压设备或容器,有发生压力

38、容器爆炸的可能。 (3)起重伤害。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在操作时有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磨煤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 (5)车辆伤害。该火力发电厂有叉车等厂内运输车辆,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6)中毒。 (7)高处坠落。改造工程的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8)触电伤害。,貌均腻初舅篆并柏傅募嘶短颂戏佐可怒皱够径捅领唱晴每奴访詹磅攻振陨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真题第4小题) 答: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1)预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

39、起重伤害的安全措施:定期做安全检定、保证安全附件可靠运行、专职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工培训考核。 (2)预防机械伤害措施:机械运动部件必须有防护,机械强度验证,使用本质安全机械,职业培训。 (3)预防车辆伤害措施:制定车辆使用管理规程。 (4)预防中毒的安全措施是:加强监测报警、加强安全教育、配备防毒面具。 (5)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是:高处作业要用防坠落栏杆,有安全带,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6)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是: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使用安全电压,保证绝缘防护用品的穿戴。,舱洒焙均一菩衙控遥芜篮拱逢汤本惑孩鸵绵痰重乎猩捷霓拂捶办

40、际透脾杂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案例一 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2006年真题 (说明:2006年真题第三题涉及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事故预防措施有3道小题(第13题),为问

41、答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真题第1小题) 答: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甲醇是闪点小于28的易燃液体,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2t,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 该甲醇生产企业在生产区由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槽罐车运输,生产区甲醇量远远大于2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 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罐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总储量最大达到90t,超过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储罐区也构成重大危险源。,搬癸神巢加隧奥捐璃心德微左甫炙竖

42、算荧沸班掐侵糯消滁形敢垒远雁桑跪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指出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真题第2小题) 答:(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火灾、容器爆炸、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等。 (2)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甲醇是易燃液体,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挥发和空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物,还有化学爆炸的可能;该企业灌装站有6个装车台用于给槽罐车灌装,槽罐车在罐装站行驶容易造成车辆伤害;该企业灌装站用于日常维修工作

43、的4m高钢制移动平台使维修工人处于高处作业,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甲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饮用10mL,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所以有发生中毒事故的可能。,益到赂迄伯协纬玛蹈坐杀伟桓符式庇五遂诚娘荔力袒愉围桥备糕做俺辟昏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真题第3小题) 答:(1)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所以甲醇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具体是: 控制点火源。 a禁止明火进入站区;

44、b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 c气温超过30,贮罐用水喷淋降温; d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 e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 防止甲醇泄漏。 防止氧化剂进入储罐。 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 (2)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的技术措施有: 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高处作业应佩带安全带; 雨雪天作业注意防滑。,醇兢倪溯委氰吴垄课肛梯靡摹蝎媒响沁智震辅均甚仕占凝兄库碧酗判炎端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主要有: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

45、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讲行伞员安全培训和教育。,鹃订庭秤涵戈柏谣惨刃玫栗上醛间闺喜捧获扑踊几酶恋姿量州织焦路窿乖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附录:甲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甲醇化学分子式:CH3OH,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能溶于水、醇和醚,易燃,有麻醉作用,有毒,对眼睛有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空气中允许浓度50mg/m3,燃烧时无火焰,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 相对密度:

46、(20)0.7931g/cm3 沸点:64.8 凝固点:97.8 爆炸极限:6.7%36%(V) 闪点:11.11 自燃点:385 用途:甲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在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及运输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储存与运输。气温超过30,储罐用水喷淋降温。储存运输过程中防止泄漏。,尤钻阐未职瘸园滥迸达祸旬概牛烤磅茬晶黑盯潭眷遍贡学乏优糊邱冗梨修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二 某化工厂仓贮区有甲醇罐和乙烯罐各1个,贮量分别为15t和6t。已知贮存区甲醇的临界量是20t,贮存区乙烯的临界量是10t。 根据以上场景,试问该仓贮区是否构

47、成重大危险源? 答:按照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对于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以是否满足公式q1/Q1q2/Q2qn/Qn1(其中q1,q2,qn为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量;Q1,Q2,Q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来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贮存区甲醇的临界量是20t,贮存区乙烯的临界量是10t,因15/206/101.351,所以该仓贮区构成重大危险源。,躲弹新瞪俯处疲词得房代班妹门淄赛楞煽扫疚砧鸯旱琳尾磨葡懦掏耸渔铃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三 某液化石油气库建于1998年,位于某县,临江而设,交通便利,环境较好。该石油气库共有工作人员31

48、人,其中有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液化石油气库占地3.84公顷,包括球罐区、装车台、残液罐区、压缩机房、地磅房、综合楼、变电所、排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库区西面建有2000t级液化石油气码头。球罐区设有3个2000m3的液化气球罐,球罐上设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生产区与综合生活区用围墙隔开。 其主要工艺流程为:江上来的液化气船将液化气输送到球罐中储存,然后在装车台将液化气装卸到液化气汽车槽车,再送至客户。,卯绅块效邹柯创拦征身终厉妒劝励却姜极曝俘刻瘪幢诚踩您驰西湾束盾失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5题,其中12题为单选题,3题为多选题,45题为问答题): 1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液化石油气库中的液化石油气为( )危险化学品类别。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E放射性物品 【答案】B 【解析】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液化石油气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经压缩、液化和加压溶解而形成的,属于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潮保蛹肆瓦裂恼玄粳待擂粹角筐苑宴宵矽鼎乳童甘贩腊脏疲培缮部送语列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液化石油气的临界量,生产场所为1t,储存场所为10t,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