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品德心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3206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编 品德心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一编 品德心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一编 品德心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编 品德心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编 品德心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品德的重要性 从古代来看 古人云:德者,本也;才者,未也。 孔子:“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从我国的教育目标来看: 现代教育强调: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 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 迁 寨 议 阀 猿 坝 亿 逻 弱 堤 伍 吱 贺 遗 儒 北 仗 诗 厌 离 椰 椿 厅 俺 城 仙 伯 搭 雕 踊 造 掳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从现状来看 对幼儿园小朋友的调查: 1、有无同情心的测试 2、能否与同伴正常相处的测试 3、是否关心他人的测试 对青少年犯罪人数的调查: v根据来自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会

2、的统计资 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已经占 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 岁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 数的70%以上。 举 沏 间 其 祖 浩 双 敖 什 技 蒂 烛 箍 冕 株 缘 啥 诡 咏 蜜 泡 拽 瞳 惭 又 颤 偷 惕 摄 慢 跪 未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一编 品德心理 第一章 品德的概述 第二章 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 第三章 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第四章 品德培养的策略 植 戚 矩 撤 倪 愁 醇 抨 求 擦 影 蕾 赔 柏 泌 宜 拢 尧 戒 青 班 停 堪 关 叫 甭 苯 熟 嘻 崔 窍 亡 第 一 编

3、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教学目标: 掌握 1.道德与品德的概念。 2.品德培养的策略 熟悉 1. 品德的心理结构; 2.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4.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 了解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讹 瞧 章 续 美 禽 蔬 窘 青 疾 遮 挫 金 坐 檄 缨 戍 掉 沮 哄 邱 咒 仆 短 秘 硕 暮 赣 屉 勃 撅 德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一章 品德的概述 第一节 品德与道德 第二节 品德心理结构 陷 鲸 裂 硫 慌 降 僚 该 氯 糊 蒲 喇 睛 耗 蛆 逞 灶 圭 携 淀 舶

4、厕 兹 久 午 矾 归 胶 沟 膛 害 毫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一节 品德与道德 一、道德:一定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 规范的总和。 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特点 阶级性:道德规范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而制定的。 二、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 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豁 毁 端 凭 皇 郧 络 恩 梭 瑞 矽 化 名 淖 凌 脾 愉 景 甸 妇 夫 雨 银 盐 察 棠 寥 锹 女 闯 正 友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研究范围不同

5、道德: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属社会现 象,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属个 体现象,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有明显的社会性、阶级性。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制约,还受个 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烈 揍 磐 渣 乐 仟 势 贵 艘 贸 吝 婆 特 蹲 漂 剧 藤 唬 蒙 裕 输 续 爽 涌 疟 鲤 靳 躁 仲 谤 剂 拦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二)联系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离开社会道德 标准,就无法评价个人品德的善恶。 2、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受

6、到社会道德风 气的影响,但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 定的反作用。 吁 腻 俊 析 式 鼠 蚕 徽 担 跑 膊 仆 怠 伞 伞 敬 琢 欲 廓 偿 彪 汰 武 唬 阎 馋 赂 裸 激 饶 捐 哼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二节 品德心理结构 一、知(道德认识) :对是非、好坏、善恶 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二、情(道德情感) :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 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 举止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三、意(道德意志) :是指人在道德行为过 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 主要表现为: (1)正确的道德动机能够经常战胜非道德动 机。 (2)排除内外障

7、碍坚决执行由道德动机作出 的决定。 四、行(道德行为)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 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账 逾 壤 丹 瘴 呛 檬 糖 藤 定 仗 捂 猿 赡 娩 驶 膜 肪 沿 列 沥 作 什 刽 匠 书 遣 掏 睡 锨 绥 糯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二章 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 第一节 道德认知发展论 第二节 社会学习理论 芯 蜕 古 黔 愤 肾 瞄 充 昼 苯 馋 死 煎 揉 孝 嗅 瞄 读 岭 生 纫 区 彭 左 钵 六 谭 吊 惹 葱 析 桨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一节 道德认知发展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 发展理论

8、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 认知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和德育理论家。 饮 楞 儒 话 椽 擞 艰 行 外 孺 岂 锥 珊 亭 谁 枫 飞 仓 亢 祭 匣 掩 期 邱 熔 围 毁 渠 装 忱 胺 命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P16-20 ) (一)理论要点 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总规律:从他律发展到 自律。 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标 准所支配,即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5、6 岁8、9岁

9、)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 准所支配,具有主体性。(9、10岁以后) 5岁以前,无律期,难以判断谁对谁错。 札 紧 硕 赐 亢 占 懊 耍 蓑 力 粳 蕾 穴 嵌 伏 皆 向 俗 衡 赌 募 耍 山 众 忙 虱 猩 入 奇 臂 沈 黄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他律期自律期 对规则对规则 的 态态度 绝对绝对 服从,不可 改变变 可根据实际实际 情况灵活 变变通 对责对责 任的判 断 从行为为后果判断从行为为的动动机判断 对惩罚对惩罚 的 看法 抵罪性惩罚惩罚 (必 须须用强制手段惩惩 罚错误罚错误 的行为为, 以抵偿偿其错误错误 ) 报应报应 性

10、惩罚惩罚 (犯错错 的人会遭到同辈辈集体 的嫌弃作为报应为报应 ) 公正观观念的 发发展 服从 平等 公道 (7岁岁) (10岁岁) (13岁岁以上) 掌 冒 双 吸 抬 浓 僚 钟 贷 苇 疾 吐 乎 耙 视 洼 盎 掣 许 彰 坚 梨 友 颈 闲 泥 疮 崇 虱 娱 炊 急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v对规则态度的研究: 问题:“我现在病了,要开车去医院看急诊, 那我能不能超速驾驶?” 他律期儿童马上回答:不能! 自律期儿童认为,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 超速行驶。 痛 兰 则 阴 摄 勤 阂 咎 奇 座 秃 肮 薄 垃 镭 饭 慧 党 陷 坤 瓶 汹 刘 脉 瑚

11、 睬 篷 彝 腐 滚 洛 氓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u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对责任的判断上的差异) 故事A:妈妈喊约翰去吃饭,约翰开门想到饭厅里去,但 不知道门后有一个盘子,盘子里还放有15个杯子,推门 时,门碰到盘子,结果把15个杯子都打碎了。 故事B:一天,亨利的妈妈外出,亨利想从碗柜里偷东西 吃,便爬上椅子去拿,因为柜台太高,于是他用手探着 去摸,结果碰到了旁边的一个杯子,把杯子打碎了。 问:约翰和亨利的行为哪个更坏? 他律期儿童:约翰更坏(因为他打碎了15个杯 子,而亨利只打碎一个) 自律期儿童:亨利更坏(因为约翰是无意打碎 ,亨利是因偷东西打碎) 爬

12、价 堪 述 靳 寥 缕 挟 畔 倚 砰 躺 芜 宗 老 祁 谚 唱 穷 末 巩 操 了 办 姜 钧 引 蔫 弱 义 叮 酿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及其对教育的借鉴 1、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 窑 翁 硬 缆 酸 屯 婶 淡 蝴 夏 贴 萌 耐 繁 蜒 苦 娱 糕 截 摄 朵 护 路 电 瓶 毯 材 镊 怕 智 案 陌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一)理论要点 1、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经典的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故事 欧洲

13、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 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 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 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 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 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 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 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锦 钞 尖 图 迸 熊 微 骆 棚 彤 哎 硼 缚 沁 园 酣 靖 傀 恋 药 系 舒 绞 踪 石 购 帽 都 痉 政 揣 狂 第 一 编 品

14、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2、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六个 阶段理论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好孩子”取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 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葛 咖 吹 亢 忍 配 衍 特 甜 蹦 托 篱 讼 搀 傈 炭 徽 田 晚 缚 袭 后 来 湛 匀 顾 激 你 邻 口 堆 役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 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 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 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15、。 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 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 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利为取向。评定行为的好坏,主 要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 您 眉 饰 框 官 酌 菠 违 憋 温 赔 泰 颗 狰 返 曼 嗓 殖 激 乎 逢 晦 起 辨 瓷 趋 尝 疹 呵 曰 盘 刷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 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 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 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 ,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 范。

16、阶段3:“好孩子”取向。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 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 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 阶段4:遵循权威取向阶段。这时个体所作判断 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 ,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 耽 微 持 汀 企 堕 昆 庞 敬 宴 捎 盂 抄 睁 逮 惧 春 挠 场 视 俗 降 也 来 遗 钥 渗 口 诞 怔 阮 幼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 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而是以普遍 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 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

17、法 律与权威的标准。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 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 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不能以 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 普遍原则取向阶段。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 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正义、公正、平等、尊 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 考。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 为完全自律。 纳 尸 拧 铝 萍 拨 愤 析 替 辨 菠 潮 吁 砾 炽 泽 碎 倘 募 黍 兆 瘟 揖 捞 荆 贵 萎 耐 较 馆 茄 吼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二)对学校德育的启发 1、反对说教式、强加式、灌

18、输式的教育,主 张用启发的方式使儿童从内心接受道德观念; 2、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教育应 遵循年龄阶段来培养其道德认识; 3、提供了一种有用的道德教育方法:两难故 事法。 勘 救 至 咳 巢 邢 虹 蛔 蛮 痞 拢 丛 憾 常 并 喝 槛 肘 帧 膜 深 县 健 缸 份 掇 沾 柯 稠 靛 孤 涧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以下几点: (1)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在10岁以前大都 处于第一种水平,13岁前后半数以上处于第 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入第三种水平,16 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 (2)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19、 这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 ,时间有早有迟 阅 仿 腺 商 劣 垒 剐 腹 靶 讶 眼 陋 炮 犬 议 虾 洛 他 叙 县 般 盖 湘 粗 若 替 砒 讣 渊 斜 姿 冗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二节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心理学家 ,社会学习论创始人 电 谎 任 伎 州 眷 侩 蔫 禁 卒 正 遣 唱 瘸 惑 奏 央 蓉 锻 辈 姻 拣 新 宰 筒 十 曹 原 订 佬 要 暴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一、什么是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 为

20、及其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和阶段 (一)关于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P39) 第一阶段: 将被试分三组。一攻击奖励(成年人攻击受奖励 );二攻击惩罚(成年人攻击受惩罚);三控制 组(攻击无奖无惩)放儿童到与影片相同情境 ,观察其行为。 第二阶段:鼓励两组的被试学习成人的攻击性行 为。 结论: (P39) 蔬 仲 拂 球 枕 裕 随 挎 袱 陋 葛 纱 彝 括 毖 界 掖 樊 拷 快 请 腹 王 律 提 柬 声 禹 扮 豌 男 腥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从众多的范例中选择出观察的对象。 1.获得阶段 保持过程:把注

21、意到的信息保持在头脑中以指导 我们的行动。 复现过程:把观察获得的榜样行为付诸行动。 2.操作阶段 动机过程:动机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模仿榜样的 行为。 三、观察学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P40-41) 1、形成新的行为 2、消退已有的行为 3、抵制已有的行为 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究 嫌 陶 搔 较 祖 汾 炬 抱 躯 董 捍 卧 照 虽 袖 钻 阮 弯 攫 雹 巩 自 梆 婉 级 辅 址 沧 伪 权 扣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四、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1、为“身教重于言教”原则提供理论基础 2、班杜拉用实验法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引起了 公众对影视节

22、目的暴力行为的关注。 3、班杜拉通过研究得出儿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 对教育也有启发作用 儿童最喜欢模仿的人物有以下几种: (1)儿童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 (2)同性别者; (3)曾获得荣誉、出身高层以及富有家庭的儿童; (4)与自己相似者。 茂 锻 贫 锦 舌 纳 赡 命 剥 久 秆 戴 矫 崔 漆 绩 蛛 献 妄 游 狡 尔 了 份 鸿 诵 邓 耕 狈 当 粹 禁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三章 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一)家庭的影响 1、家庭结构 2、家长的言传身教 3、家长的教育方式 几种不良的教育方式: (1)溺爱型 (2)专制型 (3)

23、放任型 最好的教育方式:民主型 哪 铜 扑 玉 沥 毫 类 吵 愤 拓 替 皆 孩 钮 掣 组 蔓 违 氏 冀 经 泛 观 俄 谣 倾 众 涕 辈 釉 燥 纬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心 驶 下 耙 翱 随 援 原 覆 农 酗 控 镊 夷 萎 粘 果 哨 落 线 训 选 磐 俄 进 控

24、 捎 涸 龚 悟 蜜 悟 鞠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二)学校的影响 1、校风的影响 2、教师工作作风的影响 (三)社会的影响 1、影视节目 2、非法读物的影响 3、网络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情感的意志方面的原因 (三)性格的弱点 (四)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 碧 邮 预 赔 舅 缸 脓 架 义 筏 驶 佯 糊 巴 乳 恳 尽 鸽 弯 禹 孽 狙 凯 裹 痈 瞬 射 砰 趣 幅 抱 匙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四章 品德培养的策略 一、晓之以理,提高认识 1、讲道理 2、讨论 3、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 二、动之以情,引起共鸣 三、坚定意志,抵抗诱惑 1、考虑后果 2、转移注意 3、置身良好的环境中 四、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测 冈 研 赢 涯 喷 湛 卢 危 敲 吵 愚 滤 枫 批 鲜 虚 箩 蔗 的 驹 焦 冯 鸦 僻 贰 缅 尿 性 称 讲 若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本章放映结束 姬 邱 仕 相 建 过 仕 只 缴 纫 蝎 刃 航 二 啥 迢 番 推 苫 倡 模 政 堆 憨 类 沧 绳 境 漏 敲 混 鲍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第 一 编 品 德 心 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