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5479.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45204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射洪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547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射洪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547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射洪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547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射洪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547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射洪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5479.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射洪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1、 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 B C D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读百年来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回答3-5题。3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4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

2、0年左右 D80年左右5“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下表是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67题。广东省上海市海南省全国人口数量(万人)86421674787129533增长幅度37.5%25.5%20%11.63%6、广东、上海等省市人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高 B.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C.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 D.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增多7、有关实行

3、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D.男性人口比重上升读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第8-10题。8.图中是我国四个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图中时期的是() A. B. C. D.9.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其中影响M处的成因是()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水平 D.人口政策10.图中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口正面临的问题是()。青少年入学困难人口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A.B. C. D.下图表达了四个国家4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读

4、图回答11-12题。11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率判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最快的是甲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C丙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12按人口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C甲丁乙丙 D丙甲丁乙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迁移总数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表示迁入,负值表示迁出。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是()AA、C BB、D CC、D DA、D14如果A、B、C、D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B美国、德国、阿根廷、俄罗斯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

5、、索马里、葡萄牙、德国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15-16题。15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16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

6、回答17-18题。17该市拟在规划区建设一大型仓储式批发市场,合理的布局方案是()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18近年来,M住宅区对市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理由是()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靠近工业区,方便职工上下班有城市主要干道经过,交通便利A B C D某城市是环行放射式道路,读下图回答1920题。19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2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下图为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与乙相比,甲中心地()A级别高 B同

7、等级中心地数量多C服务范围小 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22近年来,甲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运输成本 B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C提高生产效率 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读图回答2325题。23. 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A. 东 B. 南 C. 西 D. 北24. 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8、商业区25. 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肥厂 D. 服装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回答2628题。26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政治 C交通 D.资源27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A服务范围 B服务种类 C

9、服务等级 D服务门槛 28“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A空间结构 B产业协作 C规模结构 D城市化进程右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河流、地形、气候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完29-30题。29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AA BB CC DD30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AA BB CC DD读城市化模式图,回答31-32题。 31. 上图中,反映的现象是()A. 城市化加速发展 B. 城市郊区化C. 逆城市化 D. 城乡差别拉大32.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

10、时段 B. 时段 C. 时段 D. 时段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图,完成33-34题。3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A.城市人口总量 B.城市用地规模C.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4.下列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村人口总量持续上升 B.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加速上升趋势C.目前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 D.劳动力不足是当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TOD模式是为了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下图为TOD模式示意图。完成

11、35-36题。35.“城市无限制蔓延”主要是指()A.“滞后城市化” B.城市化发展快 C.城市郊区化 D.“虚假城市化”、36.TOD模式主要协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A.治安混乱问题 B.环境恶化问题 C.就业困难问题 D.交通拥堵问题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完成37-38题。37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A. 地表径流增加 B. 大气降水减少C. 水汽蒸发减少 D. 地表水下渗增加38下列属于城市“植生

12、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A. 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B. 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 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 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读图“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39-40题。39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 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A B C D40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环境恶化A B C D第II卷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

13、横线上。41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A、B、C对应时间由远及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甲,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 (1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 (1分),面对这一变化趋势该城市采取主要措施有_(2分)(2)读图乙,比较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_(2分) 试简述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_(3分)(3)图丙中,人口迁出总量最多的省区是_(1分),迁往淄博市的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1分)。当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 (1分)42下图图1为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代表居住区,代表商业区,代表工业区,代表文化区;图2为

14、甲、乙沿线居住人口密度分布状况图。据图回答问题。(13分) 图1 图2(1)分析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3分)(2)判断图2中地租水平最高的地段,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3)近年来,房地产商逐渐向该城市东北的乙地周围发展,说明理由。(3分)(4)甲处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43.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乡村和小城镇,在乡村和小城镇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

15、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我们称之为_现象,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4分)(2)(双选)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有( )。(2分)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2分)(4)根据图甲和图乙,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16、家城市化发展差异(3分)(5)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请具体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4分)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40 CCCBD CBCDB DADDB CADCC ABBCA BDCBC CACCC DDCAD41、(1)先增加后下降增加完善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事业发展;应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如实施“单独二孩”政策。(4分)(2)济南市迁入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济南市迁入人口中高学历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等造成一定的压力。(5分)(3)四川黑龙江社会经济因素(3分)

17、42、 (1)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铁矿等资源丰富;铁路、公路交通便利。(3分)(2)C地段。C地段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商业活动为主,常住人口密度较小。(3分)(3)乙地背靠山地,地势高;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上游,环境优美;位于文化区,人文环境好;交通便利。(3分)(4)合理;位于与盛行风垂直郊外;位于河流下游;交通便利;靠近矿产(铁矿)资源。(4分)43. (1)逆城市化 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紧张、社会治安差等问题,农村环境优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城乡之间的交通便利;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4分)(2)BC (2分)(3)社会经济发展(2分)(4)早 高 缓慢甚至停滞 晚 低 脱节(3分)(5)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存在平民窟和棚户区;发达国家城市中心空房过多,以及穷人集中,缺乏住房,形成平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等。(4分)-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