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59090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解读海口滨海九小 吴天桂一、了解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既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本单元的表内除法(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编排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5个例题 5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个例题 3课时解决问题:(1)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用乘、除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个例题 3课时表内除法(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1个例题 3课时 解决问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2个例题 4课时解决问题(2):综合应用乘、除

2、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个例题 2课时从知识结构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单元内容的编排体系大致相同:都是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较注重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然而从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上我们不难发现,基本计算方面二单元比较侧重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共用8课时),而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发展学生迁移能力,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仅用3课时)。解决问题方面二单元编排了2个例题用3课时完成,四单元编排了3个例题用6课时完成,可见四单元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3、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转化的能力。二、明确教学要点本单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 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从教学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与二单元不同的是解决问题目标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

4、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实际动手操作活动三、理解编写意图1关于“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包括两方面的用意:一是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二是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教材先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

5、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2.解决问题内容的编排,设计了3个例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例2 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 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例4 综合应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理解两个数量之

6、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倍的概念、除法的含义)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另外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一般要经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只需一次努力就能成功的概率是很少的。同样的道理,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只需通过一次计算就能得到结果的概率也是很少的。因此,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解决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成了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第59页的例4、第63页整理和复习中的第2题以及练习十三、练习十四中的

7、相关习题都突出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四、内容具体解读主题图的教学。主题图展示的活动情境是欢乐节日(六一儿童节)的前奏。教学时,我们可以将主题图放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有序思考: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观察整幅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整体观察主题图或分三个小画面依次仔细观察、思考,找出有价值信息,并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这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可能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比如第1个情境,学生可能会问每行挂几面?如果学生想用除法计算,这个问题提的不够严密,教师应提醒学生要用除法计算应体现平均分,强化除法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细读条件是否体

8、现了平均分,如果没有我们就在提出的问题里用上“平均”二字。这样学生就会提出“平均每行挂几面?”的问题。有了前面的指导,第2个情境学生自然会提出“平均每组分几颗?”的问题。但第3个情境学生很可能提出“平均摆几行?”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可提问“每9个摆一行”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这个条件已经表示平均分了,问题里就不用加“平均”两个字了,直接问“可以摆几行?”如果是整体观察主题图,教师应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进行板书。如果是分三个小画面依次观察,可在学生找出已有的三个信息后,引入例1。主题图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例1的教学情境是主题图的继续,

9、可从以下三方面教学:1、解决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先利用主题图中的第1条信息和第1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列出除数是8的除法算式:568= 。再变换条件(将“挂成8行”变换成“挂成7行”)列出除数是7的除法算式:567= 。2、运用迁移算出得数。学生在本册第二单元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因此,教学时可先组织学生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运算,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用口诀求商的经验,算出“568”和“567”的得数,并说出用的是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3、独立解答,掌握方法。主题图中的第2、3个问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从而,使学生通过

10、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觉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技能,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例2的教学。例2是通过3个小朋友分别用5根、10根、15根小棒摆出1架、2架、3架飞机的活动,找出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和分析方法,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例2之后的“做一做”,通过摆学具,使学生加深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操作活动可分以下两段

11、进行:操作活动1:由具体到抽象教学例2和做一做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2(同桌合作)摆一摆:同桌两位同学一组,一位同学用5根小捧摆一架飞机,另一位同学用10根(或15根)小棒摆两架(或三架)飞机。说一说:相互说一说所用的小棒根数之间和所摆出的飞机架数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突出两位同学所摆的飞机架数与架数之间的比较和所用的小棒根数与根数之间的比较,第二位同学摆的飞机架数里包含了两个1架或三个1架,第二位同学用的小棒根数里包含了两个5根,也就是5的2倍。3个5根就是5的3倍。巩固加深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为解决例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实际问

12、题作好认知上的准备。)做一做(独自进行)请大家看教材P54做一做,第二行有4个,第一行有4个4个,容易使学生混淆,而且每行4个一份分得太清晰了,不利于学生思考。因此我们学年在集体备课时商定“做一做”的活动可这样进行:摆一摆:每位同学各自用学具摆一摆,第一行摆12个,第二行摆3个。说一说:第一行摆的个数是第二行摆的个数的几倍?(红色是蓝色的几倍?)使学生懂得第一行摆的个数里面有4个3,因此第一行摆的个数是第二行的4倍。操作活动2:由抽象到具体表示出“12是4的几倍”,学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圈一圈。使学生体会到摆出“12是4 的几倍”就是指12个学具,每4个摆1堆,可以摆几堆?(可以

13、圈几堆?)例3的教学。例3是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以校园文艺演出为题材,以两位小观众的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数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的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教材留出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用已初步构建的解题思路分析、推理,获得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维模式”。教学例3时应在学生看图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借助“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1)谁和谁在比较? 跳舞的人数(7人)与唱歌的人数

14、(35人)在比较(2)以谁的人数为标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以跳舞的人数为标准,因为题里是这样问的: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3)唱歌人数里面含有几个跳舞的人数? (35里含有几个7?)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仍有困难,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解决难点。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这幅图继续提出问题。如:唱歌的人数是台下5个小朋友的几倍?例4的教学。例4主要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图由两幅构成,

15、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就是第二幅图的条件。观察图时,学生可能会获得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或提出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如:1.岸边有5条船,湖里有6条船。一共有多少条船?2.湖里有5条桔色的船,4条蓝色的船,有2条绿色的船。一共有多少条船?3.有6条小船,每条船坐4人。一共有多少人?4.有12辆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要坐几辆呢?因此教学时,可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每一位学生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两幅图,在组里说图意,分析两幅图的联系,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理解图意。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引导: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寻找相关条件。要解决“我们这么多人需要坐几辆?”的问题,必须知道总人数和每辆坐几人。每辆坐3人是已知的,所

16、以要先求出总人数“我们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64=24,243=8或643另一方面可以从第一幅图入手,寻找相关条件。如果学生不能找到“6条小船,每条船坐4人”的有价值信息,教师可通过提问使学生获得此信息。如:请大家仔细观察有人的小船,你发现了什么?有几条这样的小船?然后根据“6条小船,每条船坐4人”,能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再求出所需碰碰车的辆数。列式:64=24,243=8或643如果班上没有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将“64=24,243=8”合并成一个算式(643),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整体的较为简洁的综合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借助算式的含义使学生理解乘除混合两步计算从左

17、往右的运算顺序。但不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列出综合算式来解答。通过该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陈媛:这个单元内容的编排体系都是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较注重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曹智琴:本单元是在26的口诀求商基础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发展学生迁移能力,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庄瑜:教学例2和做一做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叶保昌:教学例3时应在学生看图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借助“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周萍: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操作活动可分以下两段进行: 1:由具体到抽象 2::有抽象到具体。同时教师在教学例题4时,可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每一位学生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两幅图,在组里说图意,分析两幅图的联系,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理解图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