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65.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69995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36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年36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年36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36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365.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9分,每小题3分)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历史进程。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结合在一起。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周初实行了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的变革。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

2、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与之相配套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

3、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隋朝建立后,推行均田制。这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情况下却稍显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为依托的均田制度也随之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元、明、清三代,最高统治者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

4、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系列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

5、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C.文章通过董仲舒的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D.结尾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

6、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井田制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C.均田制虽在李唐政权初期得到了延续和完善,但因在天宝之后依托于藩镇割据、边疆不守而消亡。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即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进行绝对控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6题(14分)我们的家园 陆梅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

7、有家。”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我的不安和心惊又添了几分,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父母已搬去小镇安顿,最牵念的那棵老桂树也已易主如果非要有个理由,就是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我确是为着大狗阿黄去的,捎带看一眼辛夷花树。每次去看阿黄,亲眼看着它急急吞下一根又一根香肠,想象它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和夜,我都不忍直视,更不敢遥望它的未来。与

8、其说我是对这只狗心存愧疲父母家已不容许再养一只狗不如讲我是无法直面我的失魂落魄。是啊,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恰是在这般心绪下,我随友人去了一趟金华的古村落。村落名都很好听:寺平村、岭下坡阳古街、岭下釜章村、塘雅、琐园很契合浙西徽派建筑的古雅美意,白墙黛瓦马头墙,门窗扇粱柱遍饰雕刻,砖雕木雕石雕各般讲究。尤其敞阔聚气的厅堂“立本堂”“崇德堂”崇厚堂”“敦睦堂端的是儒家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敦本敬祖之风。春阳早上,信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确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是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我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外姓融入,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村

9、落自然而成。久之,家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空间。繁体的“鄉”字,右半边是“郎”。郎在外行游求学、为官经商都把“乡”带在身边,所谓“乡愁”就是这样一份故乡的牵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湖畔海河乃至最初的生命记忆、性格情感早就融在你我的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基础和精神依托。可是,从哪一天起,村落空寂郎不回城市化进程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城市人口涌动,乡村荒芜少人烟,这是近些年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现实。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保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这是郎还可归的“鄉”。若是连村落也没有了呢?真就应了周易的象数之学

10、,简化的“乡”字,从此乡无郎!金华的古村落虽也显寂寥,却还有人自然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这是眼下中国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青壮年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城市求学打工,独独留下年纪尚幼的孩童和蹒跚老人相伴厮守。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成了一段时间来频频被聚焦的话题。近年来,全国自然村在锐减、消失,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伴随村落消逝的,是村庄的凋敝以及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当年李清照登上金华八咏楼,留下诗文:“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前后,沈约、崔颢、刘禹锡、赵孟類、张志和多少文人留下登八咏楼的诗文,八咏楼之于金华,好比枫桥、寒山寺之于苏州,黄鹤楼之于武汉,曲水

11、流觞之于绍兴兰亭人已非,风依然”那些使古迹、建筑熠熠生辉的,原是“风”里绵延生长的文脉。“风”是什么呢?是礼节习俗,是文采风格,是一地一时的风尚,是千古风流的气象、风骨我确是在金华古村落里感受到了“风”,比如塘雅镇的木版年画、江东镇的古婺窑火、岭下坡阳古街上的老人之家。祈愿民间的“风”更多流传。惟其如此,方能“礼失求诸野”。 (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作者描写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徒然苟活的境况,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体会到作者返乡时的哀伤与失落之情。B.作者巧妙地用繁体的“鄉”字,并对其字形加以解说,借以表达对“村落荒芜少人烟现状

12、的担忧,使文章构思独具匠心。C.文章提及金华八咏楼,意在表明“风”具有超越时空、千载传承的特性,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D.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情理兼具,既有对“家园“凋敝的痛心无奈,也有对守护、复兴“家园的期盼与思考。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4分)6.作者期盼的“家园”是怎样的?针对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7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9题(12分)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

13、,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

14、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能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宏阔视野、丰盈见识,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读书无用

15、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

16、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

17、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骨血。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 ,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 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

18、出路。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 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地批判。 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 有独钟”,但没有什么可供借鉴。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

19、用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9. 怎样才能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4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

20、:“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

21、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22、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B. 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C. 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待”。D. 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

23、种罪名,“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B. 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C. 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D. 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字不用草

24、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 (2)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11分)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宋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姜夔:南宋词人,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笼纱:即纱笼,指灯笼。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

25、当的两项是( )( )(5分)A“笼纱未出马先嘶”一句从正面着笔,描述了临安元宵节前士庶纵情游赏花灯的盛况。B“白头”二句,笔势骤转,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是词人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C“花满市,月侵衣”,谓花灯满市,寒月袭人,景色凄凉,此即“巷陌风光”的具体化。D结句与起句形成对比、反衬: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何其冷清。E全词着眼点不在写节日之乐,而在抒身世之感慨,以乐景写哀情,便是此词特色所在。15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6.(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 ,_ 。 ”两句,通

26、过对两种典型的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照应了题目中“早春”二字。(2)李白蜀道难中,“_”句描写了激流、瀑布喧嚣的景象。(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技压京城、艳盖群芳的两句是“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游客可以从东方明珠上鸟瞰夜色中的大上海,整座城市灯红酒绿,尽展国际大都市那迷人的风采。如今,安全感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夜半时分可在街头闲庭信步,这得益于越织越牢的社会治安防控网。余光中的乡愁道出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至今悠悠常绕不绝于耳,虽然斯人已逝,但他的作品却山高水长,永世流传。 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査,对环境问题要

27、早发现、早査处、早整改,决不能养痈遗患, 严防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损害。长安街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闯红灯,还是有人对此置之度外,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一到年终,各种盘点纷至沓来,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规”字当选为年度汉字,“小目标”和“一带一路”分别当选为年度国内词和年度国际词。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城市文明离不开法律的守护,让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更新速度跟上国家社会的改革发展速度,让社会治理水平满足人们的公共生活需要,普通百姓乃至执法人员知法、守法,才能让城市文明更有底气。B. “蓝色天使”徽标与联合

28、国环境规划署的徽标近似,其设计初衷是一个非强制性的生态标志来推动环保产品的生产和创新。C. 这次火箭发射不成功只是失误,根据以往的经验,卫星虽然未能顺利入轨,但是还可以利用卫星发动机将卫星调整到预定轨道。D2017年,央视金牌团队历时两年倾力打造的国家宝藏,将文化综艺拓展到更为深邃和广袤的领域,将文化综艺的热潮再度掀至新的高度,并开启了2018古典文化元年。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 妈妈对小龙说:“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到时候咱们去杭州旅游,不过你要好好学习,否则你爸是不惠允的。”B. 他仔细看了看这位青年画家的作品,点点头,然后对构图、色调和人物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

29、的斧正。C. 看到“冰花”男孩的新闻后,班委会倡议同学们向云南高寒地区贫困学生捐助物资,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D. 张老师,没想到在这遇见您了。久仰久仰,从母校毕业这么多年我一直惦记着您,您的身体还好吧?20在横线处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1):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是地球的卫士,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到了距地面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2),引发头痛、胸闷甚至肺气肿等症状。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3)。臭氧浓度达到50ppb时,全国冬小麦就会减产413.2万吨;而英国每年因为臭氧

30、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3.45亿英镑。21根据下面内容,给“微公益”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6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激励子女经常到养老院探望父母长辈,江苏省

31、苏州市一家养老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30次,给予2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两个月下来,养老院发了3万多元的“奖孝金”。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待?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题卡 选择题(共33分,每题3分)题号12347101112171819答案非选择题一、现代诗文阅读5.(4分) 6.(7分) 8.(5分)( )( )9.(4分)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翻译13.(1)(5分) (2)(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4

32、.(5分)( )( )15.(6分) (三)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 (2) (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5分)(1)(2)(3) 21.(6分) 50(四)写作(60分)答案1.D【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第1段说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选项缺少“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B项,混淆条件。根据原文第2段可知,“推行一系列制度”是巩固统治地位的必要条件,选项表述成了充分条件;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C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3段可知,商鞅变法使得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而

33、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在秦始皇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且原文说的是“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2.D【解析】D项,曲解文意,“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理解有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3.C【解析】C项,曲解文意,均田制是打击豪强大族势力的土地分配制度,故原文“以此为依托的均田制度”中的“此“指的应是中央政权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而非“藩镇割据、边疆不守”。4.C 【解析】“直接导致”错误.5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在;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4

34、分)6.作者期盼的“家园”: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村落还要有“原住民”。应该在以下方面挽救: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回村生活,特别是年轻人;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保护民间之“风”,使其更好流传。7.B【解析】(A项,“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错误,从材料一来看,这位名人只是想表明“不必唯学历是举”。C项,“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误,从材料二来看,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D项,从材料三来看“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只是原因之一。)8. AE(对一项给2分,全对5分) 【解析】(B

35、 项,“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地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C 项,“没有什么可供借鉴”错误,材料三第二段说“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可见还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的;D项,“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也没有强调读书的有用性。)9.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在于能学到知识,还能丰富个人素质、宏阔视野、丰盈见识,并塑造人的价值观;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给有知识者提供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

36、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10. B 11. C【解析】大多数朝代官位是左比右高,但有些朝代,官位右比左高,如元朝。“虚左以待”指左比右尊,但古人座位多以右为尊,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12. B 【解析】 B“借机贪污纳贿”有误,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的“执政”并不一定是王安石,他只是在话语中将当时的现象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13.(1)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 “别籍”另外登记,其中的“籍”是“登记”的意思;“义理”古今异义词,道义情理;“止”仅,只;“示惩”显示惩戒;)(2)同文馆案件兴起,蔡京请

37、求杀死刘安世等人,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刘安世还是被流放到梅州。(“狱”案件;“不行”没有被采纳;“徙”流放;)14. AC 【解析】A项,从侧面着笔。C项,花灯满街满市,月光映照衣裘,景色宜人,此处以乐景衬哀情。(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15. “白头”二句写自身年岁渐老之寥落,有慨叹年老而功名未立的惆怅之情。“乘肩小女”句写词人观灯,唯有小女肩乘,与贵家子弟出游的前呼后拥形成反差,抒写困穷自乐之意,借以解嘲,亦含激愤。“花满市,月侵衣”句,词人由满市花灯、当空皓月回忆起少年时灯夕同游之乐事,有风光依旧而物是人非的悲慨。(答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16. (1)天街小雨润如酥

38、。 草色遥看近却无(2)飞湍瀑流争喧豗(3)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17. B【解析】: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闲庭信步: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不能在街头。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此处修饰不当。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毫不放在心上。这里应该用“置若罔闻”。使用正确。“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18. D 【解析】 A语序不当,“普通百姓”和“执法人员”调换顺序。B成分残缺,在“初衷是”后

39、面加上“以”或者“用”C“虽然”提到“卫星”前。19. C【解析】A项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B项斧正,指请别人修改文章D项,“久仰”是对初次见面的人说的客套话,而句中的“张老师”是自己的老师,并非是初次见面的人,故不当。20. 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 臭氧就变成健康的杀手(或:臭氧就会损害人体健康) 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1.微公益指普通人用寓善于乐方式参与的、将微小的爱心汇集并形成很强利他性的社会力量的活动(形式)。(包括:寓善于乐方式参与、利他性、微小的爱心汇集、普通人或草根)作文:参照高考标准立意:1.赞同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此举可以起到提醒子女孝顺父母的作用,唤醒子女

40、心 中的亲情与孝心,提醒子女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2. 质疑护理院此举。孝悌是“为仁”之本,当发乎内心自觉,倘若看望父母还需人来奖励,这本身就是不孝。因此这种奖励机制让子女看望父母带上了功利色彩,也会让老人为此寒心。公示探望记录,越界行为;肯定“奖孝金”的善意,但反对其公示探望记录。 3.也可辩证看待护理院此举。一方面,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其初衷是好的,目的是唤起更多子女抽空陪伴父母、与父母共享天伦的意识,但人的感情一旦与“利”挂钩,多半会变质。(范文可网上搜索。)翻译:刘安世,字器之,魏人。跟从司马光学习,咨询尽心行己的要旨,司马光教导他诚实,而且令他从不乱说话开始。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沼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世说:“没有这种事。”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宣仁太后向吕公著垂问可以任台谏的人,吕公著以刘安世应对,被提升为右正言。当时执政大臣多给与亲戚官职,刘安世说:“祖宗以来,大臣的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贵重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执掌朝政,(他)致力于使自己的心意畅快,历代贤君的法令制度被破坏无余。现在朝廷之上,仍然沿袭原来的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