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0180428173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4753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018042817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018042817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018042817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018042817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01804281737.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试题24.秦汉时期,丞相是制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待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任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25.宋代活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B.动摇了

2、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 观察图4.图片信息表明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水平B.绘画艺术层次超越元代C.江南地区画家数量全国最多D.北方经济发展日趋衰落图4明代画家地理分布图27.表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出处“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汉筒二年律令告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唐律疏议斗讼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大明律“亲属相为容隐”大清律例刑律诉讼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关系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28.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副使,不仅惊讶

3、于火车轮船机器的功效,对英国民主的细节也颇为了解,私下里羡慕“西洋国政民风之美”。受朝中一些权贵指使,他却不断密告公使郭嵩焘要“以夷变夏”,甚至连郭披了洋人的雨衣,看了洋人的节目单都被当成罪行来告发,诋毁郭学西言行是“迎合洋人,坏乱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导致洋务运动失败B.官场的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晚清外交官员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 D.刘锡鸿的言行植根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29.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

4、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人世界 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30.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部A.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 B.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C.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D.以对日退让换取领土主权完整31.图5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图5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B.纠正

5、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2.苏格拉底说:“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量,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哲学。或停止劝告你们,对你们之中每一个我所碰到的人指出真相,以我惯常的口吻说:最优秀的人啊,最强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雅典公民,你只关心钱财、名声和荣誉,却不注意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及你的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可见当时的雅典A.享乐主义和利已主义盛行 B.人文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C.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 D.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33.美国1787年制完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

6、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最A.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B.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C.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D.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34.英国工党成立后于1918年颁布了以公有制条款为标志的党章,鲜明地区别于其他政党。1945年大选胜利后,开始了国有化实践。在党内部分人士的长期推动下,1995年修改党章,用“公共服务”代替了公有制条款。1997年布莱尔领导工党获得大选获胜,随后13年连任。这反映了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B.资产阶级政党的务实和局限C.政府提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两极格局瓦解产生重大影响35.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

7、990年却被投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 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 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在经济学界与伦理学界一直存在这一论题,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孙中山給我们以重要启示。他认为只有进行政治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才能够保证人民参与经济的平等权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

8、发展。孙中山强调实行“平均地权”能够有效地防止贫富悬殊的扩大,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民生得到较好的改善。孙中山认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患贫穷,不是患不均,主张振兴实业、实现国家的现代工业化以此来获得经济快速发展。1924年,孙中山指出在私人资本制度的存在下是无法实现分配公平的,“节制资本”可以预防资本的垄断,实现分配正义。孙中山强调公平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认为维护社会公平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方法之一。孙中山借鉴这一方面西方的成功经验,认识到制度创断是两者兼得的关键。摘编自汪荣有孙中山经济伦理忠想探析等材料二 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是当代“福利国家”面临的最重要课题。1945年,美国工党政府上台后

9、。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遵循“最低原则”“普遍原则”和“责任原则”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1948年宣布建成世界上首个“福利国家”。政府给公民的津贴与补动,名目越来越多,几乎包括了“从摇蓝至坟墓”所需的所有福利项目。1960年,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到1983年,达到13.1%。但以“福利国家”模式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难以为继。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保守党政府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基本安全网”方向转化,不再承诺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负责解决少数人的特殊困难。撒切尔政府把减轻税收作为重振美国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政府还将一些国营企业私有化,积极鼓励私人

10、开办新企业。在这些措施下,社会成员在收入与财产上的差距拉大了,但经济显著增长。摘编自易梦红、佟家栋平等与效率间的再权衡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主要主张,并予以评析。(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方面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0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讲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表3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

11、要。表3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天下定于一”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 华夷无问,姓氏虽异, 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孙中山“五族共和”毛泽东“中华各民族共同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传统视域里民族政策只是反映政府对民族地区由上而下的管理,较少关注民族需求及上下交互式的政策演变。宋朝政

12、府在西南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发生了变化,主要缘于溪峒与政府之间物质价值认同的迁移。宋史记载:“蛮无他求,唯欲盐尔”。食盐作为溪峒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曾一度成为溪峒与政府之间价值认同的媒介,一方面,缘于溪峒民族对食盐的需求程度高涨;另一方面,宋朝政府抓住食盐的货币职能谋求区域社会的稳定。宋真宗中后期,对能够率领溪峒蛮人归投的土首,“署其首领之名,月给食盐”,这种维系人心的措施与投其土官等羁縻政策相辅相成。宋孝宗下诏:“平溪峒互市盐米价。 体听民便,毋相抑配。”从北宋前期“以盐易米”到南宋中后期的“以盐转易多物”,食盐交换成为宋朝政府在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不仅实现了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

13、的有效控制。也反映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或推行必须先期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双向需求。一一摘编自董春林以盐制夷: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管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化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改革的影响。(9分)46.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务卿休斯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可以把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通过没有政治利益考量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来解决国家间的纠纷,而重组国际关系的首要工作是发展一套调解国家间纠纷的机制。共和党领导人把国际关系视为利益之争,认为一战的根源在于欧洲大

14、国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如果各国在一个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内可以分享原料和市场,实现繁荣,战争就可以避免。而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是把美国门户开放原则国际化,促进主要工业国在获取原料和开发欠发达地区等方面实现合作。但是,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家间的安全困境,可能导致一战那样的战争,而且大量资金用于军务而不是生产也会损害各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繁荣,从而削弱和平的基础。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稳定与和平,欧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欧洲的经济复兴;二是欧洲的安全和稳定。没有欧洲经济的复兴,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无法解决,稳定与和平也就无从谈起;而安全问题不解决会带来欧洲局势不稳定,势必又会妨碍

15、美国资本的流入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经济的长期萧条还会影响美欧之间贸易,拖累美国经济,并可能带来欧洲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布尔什维主义向中政和西欧传播。捕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7分)47.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 “西后与荣禄等既布下天罗地网,视皇上已同釜底游魂任其跳跃,料其不能逃脱,于是不复防闭,一听皇上之所为盖彼之计划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总之,梁启超

16、认为,慈禧太后允许光绪实行变法是企图废掉光绪的一个“阴谋”,让光绪瞎折腾一翻,再以此为由“斩立决”。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等材料二 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就对光绪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就采纳曾国藩建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当光緒向她表示要推行“变法”时,她“为之动”,同意颁布变法的定国是诏,宣称“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创也”。1898年,总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一份谴责康、梁罪责的诏书,这表明慈禧太后无意从根本上否定维断的举措,而且还要以反康、梁乱政来“次第推广所有一切自强新政”。慈禧太后虽然镇压了维新运动,但并未将变法的新政统统废除,在变法过程中,慈禧太后

17、在一定程度上是赞成包括创办京师大学堂在内的兴学举措的,而且也支持振兴商务、发展实业的改革措施,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慈禧太后并非绝对的死守传统、顽固不化。摘纳自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慈禧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慈禧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24. C 25. D 26.A 27.A 28.B 29. B 30.B 31.C 32. A 33.C 34.B 35.C41.(1)主张:自由平等的经济权利是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前提;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与发展实业,效率与公平两者可以兼得;效率与公平的兼得

18、需要制度创新。(每点2分,共6分)评析:这一思想把西方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反映了时代要求,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和有益的启示。(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共4分)这一主张目标过于理想化,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难以实现。(2分)(2)变化:从重公平、轻效率到保基本、重效率。(4分)原因:国家财政负担沉重;人们工作积极性降低;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失灵。(每点2分,共6分)认识: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改善民生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效率与公平的实现需要制度保障;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效率与公平进行历史评价(任答其中1点,言之

19、成理即可,3分)42.评分标准:(1)论题(3分)等次分值答题情况一等3分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关注时空,提出明确合理的论题二等1-2分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三等0分无论题或论题与题目无关(2)史实与论证(8分,运用2个与题目相关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等次分值答题情况一等7-8分能够引用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二等5-6分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论题;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三等3-4分所举史实 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论题之间逻辑性不强;论

20、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四等0-2分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无史实论证或只有单个史实且无论证。(3)结论与论题一致,1分。示例“大一统”思想内涵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丰富。西周时期,各民族繁衍生息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风俗、文化,但随着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推行,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融合交流,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分裂动乱,诸子百家不仅将原有的“大一统”观念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加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问题。董仲舒针对汉武帝初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系统发挥了大一统思想,强

21、调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符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清政府力主华夷同源,无内外、中外之分,确立了清代“天下一家”“中外一体”的“大一统”观念。以此为指导,在边疆地区设置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建立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总之, “大一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其内容的发展与丰富,推动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45.(1)特点:以经济手段改善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下交互、互惠互利;注重维系人心。(一点2分,共6分)(2)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或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治理;促进

22、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点3分,共9分)46.(1)主张:国际关系法治化;建立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门户开放政策国际化;停止军备竞赛,实行裁军;复兴欧洲经济、稳定欧洲局势。(一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8分)(2)简析:一定程度上纠正和修改了凡尔赛和约的掠夺性和不公正性;有利于新的国际秩序观念(或和平主义、合作共赢意识)的形成;为法德矛盾的缓解提供契机;容易激化与苏联的矛盾;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7分)47.(1)阴谋政治家:以戊戌变法为由,铲除帝党势力。(4分)温和改良者:一定程度上肯定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并主持清末新政;但反对触动专制体制的改革,坚持“中体西用”。(6分)(2)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不同;所用史料不同。(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