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525.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5791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5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5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5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5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525.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A. 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 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 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2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A. 先

2、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C.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3.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而唐太宗十分重视门下省的枢纽作用。这是因为门下省的工作可A. 降低中央决策失误率 B. 提升官员的文化素质C.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D.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责4所谓“密折”,其实就是“密奏”,是在给皇帝的奏折内附奏机密要事。明淸的密折制度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京官可以面呈,外省递奏必須使用折匣、锁好,一般亊务可派家丁送至紫禁城景运门交奏事官员转呈;急件可派手下武官随驿站递送。如此严格的密折制度主要反映

3、了A. 淸朝行政效率的提离 B. 对群臣驾驭C. 君主高度集权 D. 民情上通下达5.如图,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反映的实质是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中央官制的完善 C. 选官制度的完善 D. 君主专制的加强6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之间近乎绝对的平等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个人无论好坏,其权力或权威一旦对民主政治集体议政的制度形成威胁,就有可能成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A. 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B. 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C. 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 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7.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

4、限定为1/12。随后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又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A. 万民法不断适应帝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B. 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C. 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 D. 自由正义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了体现8.与权利法案相比较,过去的文件是贵族或议会“呈请”,国王“恩准”;光荣革命调换了双方的位置,议会形成法案,要求国王服从。这说明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A. 人民主权 B. 议会主权 C. 贵族寡头政治 D. 代议制民主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

5、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B. 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C. 确保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D. 为保证三权分立机制的有效运转10.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A. 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 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C. 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 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11辛亥革命期间,许多省份是以宣布独立的形式实现了“和平光复”,如1911年11月5日,在张謇等人推动下,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

6、州就以宣布“独立”的形式实现了“和平光复”。这反映了A. 暴力革命受到极力排斥 B. 封建统治基础已瓦解C. 革命派的力量不断壮大 D. 革命形势的发展迅速12.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历史事件作了如下评价:“他的激进主义使温和主义者、传统主义者和担心失去财产者当然不仅是富人对它敬而远之;领导人无法信守他们自己制定的清教徒标准,从而对人民大众失去了号召力;领导内部很快分裂,而且愈演愈烈。”该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13.据国民政府的官方统计,某年全国的“反动刊物“比上一年年增加了90%,其中共产党的刊物占54%。“某年”共产党的刊

7、物宣传的主题应该是A. 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B. 领导根据地军民的土地革命C. 宣传敌后游击战和持久抗战 D. 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14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1640年英国的伦敦 B. 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C. 1789年法国的巴黎 D. 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15.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

8、对此A. 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 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16.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 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B.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C. 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 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17.“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

9、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A.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 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D. 1949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18.习近平指出:“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 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来C. 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D. 与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精神一致19.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

10、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C.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20.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B.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C.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D.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

11、为漫长的历史时期21某校文科班同学围绕“二战后初期的美欧关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题举行了一次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 马歇尔计划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 两极格局的确立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22.冷战结束以后,关于世界政治的走向问题,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单极说、无极说、待定说、单极与多极并存说、多极说等五种,而赞成第一种说法偏少,赞成第五种说法较多。这说明冷战结束后A.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增强 B. 政治多极化趋势增强得到公认C. 各种政治力量正在分化组合 D.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日渐丧失23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

12、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A. 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 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 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24.在整个17世纪,荷兰在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荷兰A. 受到了各国的联合打压 B. 深受广大殖民地的抗争C. 敢力于与各国的争霸

13、战 D. 忽视了国内工业的发展25.“铁路未通之前,平遥是面向晋南的棉花中心。正太铁路通车以后,榆次逐渐成为贸易中心,山西铁路沿钱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成为其商业腹地,带动了乡村生产的商品化,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材料主要反映出铁路的修建A. 改变了当地的区域经济布局 B. 促进了现代人们的出行方式C. 瓦解了自然经济 D. 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26.据统计,从被日本侵占的各大城市中迁出的民族企业约455家,按行业分有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电器工业等,内迁技术工人达12182人。民族企业内迁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在于A. 为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膨胀奠定了基础 B. 为赢

14、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C. 打击了日本经济侵略,加剧日本经济危机 D.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7.1959年8 ,9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2/3;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3/4;1960年,全国城镇工矿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1957年的2450万人猛增到5044万人。这表明当时A. 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 B. 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C.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8.1935年8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主要包括失业保障、老年保障及其他各种津贴。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 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提高

15、工人的收入水平C. 把国民经济纳人计划轨道 D. 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29“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俾斯麦的话说明了A. 徳国是一个政治上专制色彩浓厚的国家 B. 以社会福利促进社会控制C. 国家统治政权才能制止社会混乱 D. 社会福利有制约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30.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

16、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C. 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312017年1月,美国特朗普就任总统后高举“美国优先”的旗帜,不仅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且重开与墨西哥、加拿大的北美自贸区(NAFTA)谈判。这反映出A.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新挑战 B. 美国的经济霸权重新崛起C. 美国与周边国家矛盾激化 D. 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打破32.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

17、断,这种“世族”A. 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 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C. 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 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3.科举制度废止后,读书人留居城市,农村中土豪劣绅慢慢取代了心存修齐治平的乡村士绅,和普通农民冲突日益尖锐。据此可知。科举制的废除A. 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解体 B. 加剧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动荡C. 成为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源 D. 导致农村传统道德观念丧失34.1954年,新中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主要表明A. “三大改造”取得了突

18、破性的进展 B. 建国初中国并未重视市场机制C. 新中国“一五”计划效仿苏联体制 D. 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宪法的认可35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 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 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 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36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环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体现了A. 天赋人权 B

19、. 自由平等 C. 人民主权 D. 三权分立37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A. 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 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 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 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38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C.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 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3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

20、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条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符合此观点的思想有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A. B. C. D. 40.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宜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A. 孙中山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B. “排满”始终是民族主义的核心C.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认识较混乱 D. 孙中山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二、非选择题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仁宗在位中期,部分士大夫针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发起一次政治改革,史

21、称“庆历新政”,新政的主要领导者为范仲淹。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正直,受到士大夫的推崇,遂与韩琦、欧阳修等人结成改革派集团。庆历三年,此集团而提出限制官营恩荫人数,或加以考试,合格者始授官。针对当时官员磨勘(考核官员的升迁)手续较为简易,范仲淹提出对磨勘进行严格管理,按政绩升迁,改变论资排辈之弊。在地方,委各路官员以更大权力,同时精选监察官吏,负责甄别州县官吏善恶,不任事即予罢黜。上述改革措施刚一出台,即遭到极大阻力,在反动派激烈攻击下,改革集团被贬出朝。“庆历新政”昙花一现而终 整理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背景。(3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2、,分析“庆历新政”的影响及其“昙花一现”的原因。(7分)42.(15分)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王安石周公请回答:(1) 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

23、”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 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9分)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

24、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材料三: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6分)(2) 据材料二、三,明治天皇和光绪帝的改革谕

25、令表达了相同的自身的利益诉求。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3)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它们的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6分)答案选择题答案1-5BDACD 6-10DCBAB 11-15DABDB 16-20ADADA 21-25DABDA 26-30BCDBD 31-35ABBDD 36-40CADDA41.(l)背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长期存在;民族、阶级矛盾尖锐;改革派集团获得统治者的支持。(3分)(2)影响:规范官员选拔和考核,有利于澄清吏治;加强地方权力,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精选地方监察官员,加强了中央集权;但

26、新政昙花一现,影响有限;新政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借鉴(4分)原因:新政触及既得利益者;反对派势力过于强大;最高统治者支持不力;新政措施急于求成。(3分)42.(1)治国方略:厉行法治,严刑峻法。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6分)(2)方略:立善法。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9分)43.(1)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俄国各阶级和阶层都希望废除农奴制。(6分)(2)诉求:通过变法巩固皇权统治。(3分)(3)影响: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速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中国的戊戌变法尝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未果,却传播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特点: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6分)-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