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7410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会危机原因探析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乡村为主角的大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濒临破产,土地大面积撂荒,农民陷入极端贫困化等。本文以华北诸省军阀为例,通过分析其施政方针,来阐述其对乡村经济的破坏,并试图为30年代的乡村危机的历史成因找到一个合理的解读方式。 一、军阀政治与军阀战争的兴起 “民主共和”并未随着中华民国的成立而到来。1916年袁世凯暴崩,其麾下的北洋集团开始分崩离析,各个派系集团纵横捭阖,角逐中原。政府受到军阀武力和舆论上的双重压迫,沦为“军阀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最驯服的行政工具”。 出于扩大地盘以及谋求合法政府的需要,所有拥有强

2、大实力和野心的割据势力都为了统一中国而跃跃欲试。可无论哪个派系,都没有实力完成统一中国的重任,仅仅是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昙花一现。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并保住既得利益。于是从19161927年,短短10年间,军阀各派系间就爆发了5次全国规模的战争,几乎每两年一次。 二、军阀战争对乡村经济的破坏 发动战争和维持割据的主要手段是豢养军队,军队的士兵主要由贫苦农民、流氓、破产手工业者等组成。大量无田可种、无家可归的农民乐于参加军队,因为他们不需要特殊的专业技,并且可以寄钱养家,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学到一些初级的文化,如果在某些军纪不甚严明的队伍里,还可以通过劫掠而发一笔小财。所以,

3、正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大量农民“弃农从军”,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劳力的一次分流。表一显示的是1919-1925年华北地区军队的数量就是随着战争的爆发而增加。 军阀们维持一支人数庞大的军队,需要较大的军费开支。于是,当地的田赋、(如表二所示,军阀混战不断的华北诸省,通过预征田赋来收敛钱财。)名目繁多的附加税与杂税以及割据政权肆意发行的公债与货币,都成为军费的重要来源,并因此而加重了当地农民的负担。为了筹集军饷,军阀还视鸦片为巨大的财政收入,于是包庇烟贩走私贩运鸦片,明目张胆的抽收烟税甚至强迫辖区农民种烟。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严重影响到了粮食作物的收成,粮食产量的减少导致了价格的暴涨,因而引起饥荒

4、,直至绝境,乡村社会之崩坏,由此可见一斑。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后果 频繁的战乱,使割据军阀制定了更加务实的经济政策,土地税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其主要负担就落在农民肩上,苛捐杂税,高利贷和财产权得不到保障,不但使农民越发绝望,弃土离乡,而民族资本家们则在这里受尽军阀的勒索与敲诈,更无意在此投资。于是,劳动力和资本从乡村转向沿海城市,在1920-1930年间,上海、天津市的人口大幅度的增长。资本的流入,一方面使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并愈发的膨胀,一方面却使农村愈发凋敝。近代城乡悖离化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成为乡村危机的源动力。 关东似乎也是农民躲避战祸一个不错的去处。辛亥革命后,东北三省由于地广人稀

5、,土地肥沃,并且远离权力的中心区域,几乎没有战乱的威胁,因此成为附近各省农民流亡的基地。“20世纪20年代数百万农民从华北向东北移民主要由于农村的安宁和秩序受到的破坏和军阀部队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以山东为例,军阀张宗昌执政时期(1925年6月至1928年4月),“山东军队号称二十万人,连年战争,除饷糈多半出自农民外,到处之骚扰、拉夫、拉车,更为人民所难堪。至于作战区域(津浦线)十室九空。其苟全性命者,亦无法生活,纷纷抛弃田地家宅,而赴东三省求生”。由于政局动荡与自然灾害,在此期间,流民涌入东北人数平均每年30万以上,规模之巨。 军阀搜刮的财富主要用于购买枪炮与发放军饷,以保持或壮大其现有军事

6、实力。短期内大量资金的积聚,使得乡村经济被消耗殆尽,无以为继。为了维系统治,军阀头目既要利用手中掌控的权力筹集资金与招募士兵,又要尽可能的发展当地经济。如果地处贫瘠之地,又无其他稳定的经济来源,只好寅吃卯年,拆东补西,甚至欠饷。卢永祥、冯玉祥,甚至吴佩孚都曾拖欠过军饷。如果该状态持续下去,军官和士兵在驻地就得自谋出路,抢劫当地百姓,绑架地主富豪,自行设卡,哗变,逃亡等。在1917-1927这十年中,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深罹战患,许多省份里的部分地区已成为土匪王国。例如河南,该省地处中原,是南北交通要道,系战略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处与祸乱频出之地。民国初年,很多军阀都争夺此处,其所受战争破坏十分严

7、重,大量良田被毁弃;广大农村,十室九空。尤其是河南西部及南部,经济的衰败和交通的落后,滋生了大量的土匪。“1925年,仅河南一省就有土匪近50万,”土匪的肆意掠夺,使附近的乡村饱受兵患之余还要遭受匪祸的冲击。 流民、土匪,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又一次分流,在以耕地数量来提高总产量的中国农村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大量资本的流失,就意味着土地的荒废和遗弃,若干年后的乡村危机与农村恐慌,肇始于此。 四、结语 满清政府被推翻之后,民族国家的权威并未构建起来,而是处于分裂与震荡的状态,数不清的田赋与杂税,肆虐的兵灾与匪患,终于使农民不堪负重,其或死于非命,或从军从匪,或流落他乡,或者进入城市,即使在1928年形势稍有转机,也未能阻挡农村经济崩溃的趋势。所以,在30年代初期,随着新军阀混战,自然灾害,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乡村经济终于一发不可收拾的崩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