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748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长期以来,变电站站址选择日益困难,所受的影响因素与干扰甚大,一些站址选择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教训也极为深刻。变电站站址的选择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前期工作,站址选择得好,总布置合理且又紧凑的,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反之,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变电站咨询设计工作,因此,通过本文并结合具体工程从电力系统、建设规划、土地资源、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论证和分析,寻求理想的站址,使

2、今后类似工程选址时能尽量减少或避免因不当的站址选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 站址选择的主要技术条件 1.1 靠近负荷中心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必须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尽可能地接近主要用户,靠近负荷中心。这样,既减少了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也降低了造成事故的机率,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站址应接近110kV负荷中心,适当兼顾10kV供电。理想的位置是与它连接的110kV变电站分布在其周围,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还应考虑下一级电压合理的供电半径。同时,站址宜处在需解口进入的220kV、110kV线路附近。 1.2 线路走廊方便 对于电压在110kV及以上的大、

3、中型变电站,在变电站周围应有一定宽度的空地,以利于线路的引进和引出,避免或减少线路相互交叉跨越,路径合理。故进出线走廊应与所址选择同时确定。在确定出线走廊时,还应考虑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1.3 节约建设用地 用地要紧凑,因地制宜,用劣地作为站址选择方案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条件之一。 1.4 地形地质条件 选址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测内容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站址稳定性和建站的可行性,查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对站址的稳定性作出基本评价。必须进行必要的勘探,有条件时还应观察地下水位,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以便科学地、可靠地判断变电站的供水水源。 1.5 洪水位及内涝 对于山区等特殊地形地

4、貌的变电站,其总体规划应考虑洪水及内涝的影响。在有山洪及内涝影响的地区建站,宜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防洪、防涝设施。220kV枢纽变电站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1%(重现期)的洪水水位或历年最高内涝水位;当站区场地设计标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措施: 1.5.1 对场地标高采取措施时,场地设计标高就不低于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1.5.2 对站区采取防洪或防涝措施时,防洪或防涝设施标高应高于上述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标高0.5m。 1.5.3 采取可靠措施,使主要设备底座和生产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不低于上述高水位。 1.6 其它问题 选择站址时应考虑与确

5、定不同性质的污染源对变电站的影响程度和应保持的距离要求,就根据污染源性质和全年盛行风向,尽量避开污秽地段。站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已有或规划的铁路、公路等交通线附近,以减少交通运输的投资,加快建设和降低运输成本。在新选站址的确定阶段都必须论及站址对环境的影响,并争得环保部门的同意。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周围环境是否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有无不良影响,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2 站址选择方案 根据系统条件、进出线条件、工程地质及其它主要建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小贝头、外沃、溪北、濑尾等四个站址方案的主要特点分别为: 2.1 小贝头站址 站址最靠近负荷中心,系统位置最优;220kV出线本期和远景均最短,110kV

6、出线本期较短,远景最短,线路总投资最少;出线后立即转到山上,对规划无影响,出线方便;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土方量最小;站址西、北侧引水渠对站址落点有一定影响,进站道路较短。 2.2 外沃站址 站址靠近负荷中心,系统位置较好;220kV出线本期和远景均较短,110kV出线本期和远景均较长,线路总投资较少;站址与规划道路相冲突,不利开发区规划,出线后立即转到山上,但占用开发区土地较多;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土方量适中;进站道路较短。 2.3 溪北站址 站址靠近负荷中心,系统位置较好;220kV出线本期和远景均较长,110kV出线本期和远景较短,线路总投资适中;站址位于开

7、发区边缘,局部调整规划道路后,占用开发区土地最少;线路出线后立即转到山上,对规划影响小,出线方便;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土方量适中;站址西、北侧引水渠对站址落点有一定影响。进站道路较长。 2.4 濑尾站址 站址略偏负荷中心,系统位置较差;220kV出线本期和远景均最长,110kV出线本期最短,远景较短,线路总投资最大;站址与规划道路相冲突,不利开发区规划,出线后立即转到山上,但占用开发区土地较多;属山间谷地,地表存在少量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土方量较大;进站道路最短。 初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贝头站址最靠近负荷中心,系统位置最优,线路最短,投资最少,站址位于开发区边缘,对开发区

8、影响最小,建站条件最好;溪北站址,虽与开发区规划次道路冲突,但若能局部调整道路规划,对开发区的影响更小,与村庄虽仅80m距离,但仅变电站的一个角,影响不大,故建站条件也较好;外沃及濑尾站址占用开发区的土地较多,对开发区规划影响较大,且濑尾站址线路投资较大,故此两站址较差。故四个站址中小贝头站址较优,溪北次之,外沃、濑尾站址较差。 3 总结 综合来说,在变电站的选址工作中,可能会碰到以下几个问题:负荷需求同建设规划的关系;站址落点及进出线走廊同新区建设规划的矛盾;落点位置与在建或规划中的铁路、公路间的矛盾;落点位置与站址区域内电缆、光缆、地下管道、古墓或建筑物的矛盾;站址地质情况及土石方量与建设

9、投资的矛盾;站址主变运输时桥梁加固、路面拓宽等所涉及的其它矛盾。 针对以上可能会出现的具体情况,并不可能在选址阶段就能得到解决,需要在选址审查会上逐一进行商讨,并在下一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完善。比如:在可研阶段,根据当地经济和负荷的发展情况对变电站的规模、进出线回路、接线方式进行深入论证,提出更佳合理的方案;应与当地国土、规划部门联系,提出站址用地和进出线走廊的规划,纳入城建规划图中,并取得他们同意建设用地和线路走廊的批文。若站址及进出线走廊与铁路、公路、石化等部门有矛盾时,应由当时供电局牵头联系各有关部门,提出妥善的处理方案,尽量做到互不影响,节省投资。当站址遇到坟墓拆移、房屋拆除、离附近村庄太近这种情况时,应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若征地、青苗赔偿等工作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则可能导致该站址不成立。站址应避开暗河、塌陷区和地震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当需要地基处理时,则应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当主变运输路径较为复杂时,要进行专项方案设计,提出工程费用报省局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