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255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课题。中国“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企抢滩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制造业“中国制造”的快速致富,同时也使外企在中国土地上大获利益。“中国制造”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走向,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中国设计”既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制造”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 一、反思“中国制造” 这里谈到的“中国制造”是社会普遍理解的“制造加工业”的概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制造”真正的赢利点不在于其技术含量,而在于加工制作的密集型、高就业率、高失业率、高耗能、低附加值、无知识产权、低技术含

2、量,所涵盖的是快速经济增长总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前期,加工制造业规模越大,就业需求就越大。加工制造业知识含量较低,就业人员要求较低,就业培训成本很低,人员工资低廉,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基地,这些业态的形成,短期内解决了中国很多的实际问题。产业规模会很快形成,这是制造业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效益。更多的中国百姓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和实惠,但这些利益的获取是依赖性的,被动的,不稳定的,国际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动摇这个基地的基础。短期的发展需要制造加工业的快速形成,作为原始积累的一种方式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不可能持续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国力,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众所周知,中

3、国制造工业的最大优势是生产成本低下,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几十分之一,另外中国的人力资本、土地、原材料等成本比发达国家都低很多,由此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这是廉价劳动力造就的廉价商品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基地的最大优势。但同时又是中国发展的软肋。如欧美国家对中国反倾销议案的不断增加和以此产生的后果的连带关系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原材料、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另外,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下滑,更加剧了成本上升的速度。中国制造加工业物美价廉的时代即将过去,随之而来的自主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的薄

4、弱,和缺少自主设计的依赖性将成为制约中国制造加工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制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发展问题。外资劳动力市场从中国南方走向西北方,生活水平的提升带动人力成本提升,最终提升到成本太高而转到第三国,中国的制造加工业也就走到了边缘。现在国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科技强国的科学发展观,强化自主知识产权,就是要逐渐变制造业为创造业。创造是原动力,其发展轨迹是长线并有持续性,这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关键所在。 二、创造是从设计开始的 设计就是创新。一个没有设计的国家,永远不会走在发展的前列,设计是主观能动并具主宰性的创造,中国的历史就是非常典型的设计史。设计与创造分不开,设计的本身就是创造。

5、日本、韩国是最好的例子,他们走过历史性的制造业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快速提升,但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国力的提高没有创造性设计是不可能的。日本,到欧美学习设计制造走出了品牌之路,一举奠定了亚洲老大的地位,迅速进入第二世界的行列。韩国,在学习欧美的同时学习日本,韩国的崛起更是让人看到了设计的力量。 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科学性和创造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改被动制造为主动制造,培育自主品牌。中国加工制造业最大的特点是受限于外方的技术与品牌,是为人做嫁衣,缺乏原动力。强化创造性即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创造力,掌握主动,掌握发言权,先进的生产力由此产生、发展。掌握了关键的产业链上游,无疑就是掌

6、握了产业链最主要的部分,目前的中国制造业主要是产业链的中、下游,受产业链的上端牵制。因此,如何把握上端才是我们更要关注、更要付出的重点所在,因此处于产业链上端的设计业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欧美国家及日、韩等国的发展轨迹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创造”与“制造”一字之别,差之千里。创造是从设计的支点说起,海尔就是很好的例证。从国外原机组装、生产到中外技术合作,再到自己设计生产制造出品牌国际形象,这一切如果没有从“制造”到“创造”的质的改变,恐怕就没有海尔的今天,没有海尔今天这么多的自主产权,再多的制造加工,再大的加工利润,也没有今天的海尔品牌和国际知名度。“中国制造”对中国来说已经没有更多的乐观余地。“

7、日本制造”已经证明了“中国制造”的路不会走得太远,没有设计的、以“中国制造”而生成的品牌们,很快就要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如果不注重创造、设计,没有自主产权,无疑将遭到更大的打击而丧失市场地位,这是历史证明了的自然法规。 三、走中国的设计之路 在“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之时,在“中国制造”的光环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快速失去时,曾给我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制造业,正在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如何改造这个瓶颈才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设计”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设计开始改变已有的观念。设计不是简单的名词和好看的外表,设计的本身是要改变固有的制造观念。美国早

8、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统计出,在设计产业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得到1500美元的回报。这就是设计产业的上端给中、下端创造出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创造是“制造业”完全不能比的。这是创造的价值,是发达国家为什么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大量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用之不竭的源泉。2008北京奥运是最有力的证明,证明了中国设计力量的潜力,没有设计的奥运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奥运。设计是创造的象征,同时也是国家的象征。民族品牌在国际上树立形象仅靠制造是没有光荣形象的,海尔、联想等等莫不如此。 设计从某种角度讲是创造的象征,其所创造的附加值是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象征。温家宝总理为此特别批示:“要

9、高度重视工业设计”。这表明国家领导人已充分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不仅仅属于产业,还属于社会文化,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知识经济的典型形式。现在的品牌建设,只有技术,没有设计,是创造不出品牌的;而即使没有自己的技术,利用外国的技术,但有自己的设计,一样可以创造出品牌,并建立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设计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是自主创新的中心和技术创新的载体,是知识和智慧进行集成创新的有效手段。 现在我国自主创新有三种形式:一是核心技术创新,二是集成技术创新,三是引进消化技术再创新。这三种创新形式,能够让企业尽快实现创新成果的是后两种。核心技术的创新专业性太强,技术条件要求太高,大部

10、分企业难以达到。而后两种创新正是设计最易达到的创新。设计手段可以有效地改造制造业的不足和弊端,在提升技术能力的同时提升设计能力,转化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制造”的核心内容就可以很好地转变。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必不可少的就是“中国设计”,设计虽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需求之大却是不能忽视的,就连国外设计机构都认识到这一点,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为“中国制造”提供设计帮助。中国要改变现有的“制造”观念,高度重视“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的发展至今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带给中国无限的尴尬和制约,这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更不是强国富民的国策,只有正确地认识“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才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杨振宁博士说得好:“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 责任编辑王艳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