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368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传达中央政策,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一种教育。而受教育者能否正确理解、把握中央政策,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现在及以后的人生路。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但在现实教育中,思政教育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化,究其原因,其中一方面就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和认识的对象,并不能正确区别作为人的教育对象与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物的本质区别,没有认识到即使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者与物的不同性在于其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因此,正确的应是把作为认识

2、和实践者的人即教育者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即受教育者都看做是主体,特别是把受教育者这一对象看做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1。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应是“双主体”的,而在二者的关系中也应是“主体客体主体”这样一种双向的关系,而非“单向度”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入“主体间性”有其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也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入“主体间性”的必要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表现为人本性、开放性、内源性。人本性特征要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目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从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组织教学,真正做到通过学习课程使受教育者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其次,由于现在社会的开放性,受教育者从不同方面受到影响,因此,思政教育要时刻保持对外界开放、信息畅通,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以此为基点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思政教育不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育,它是一种对人的品德的提升,这种提升必须尊重思政过程自身的机制以及满足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由此特征可得出,思政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教育者能否与受教育者达成心灵的沟通,只有走入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与其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与沟通,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行得到提升,也才能体现思政课的价值所在。 于是从2002年起,一些学者逐渐把“主体间性”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始探讨超越和扬弃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提出要注

4、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性。期间,中山大学张彦在其博士论文中开始涉及“主体间性”的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彭末明的专著交往德育论中把“主体间性”看做是交往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核心范畴。下面就基于专家学者对该理论的探讨,梳理思政领域主体间性的涵义和特征,并探讨“主体间性”在思政领域的价值所在。 一、思想政治领域主体间性的涵义和特征 (一)思政领域“主体间性”的涵义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涵义,目前张耀灿、刘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扬弃”2。闫艳认为,“思想政治

5、教育主体间性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中,和谐共处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客体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属性,是研究和规范一个主体(教育者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受教育者主体)相互作用的”3。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1)确认思想政治教育的多主体共存性;2)作为主体性合理发挥的尺度,旨在规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3)通过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以有形和无形方式存在的教育客体产生影响;4)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基础;5)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共同了解;意味着

6、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与自我有相同的地位、权利;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反对强制和压迫;意味着墨守共同的规则,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4。 从以上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含义的界定可以得出,思政教育首先主体是复数的,并且强调主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交互的、包容的、相互尊重的。当然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不同而主体性也是有区别的。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属性。教育者在角色承担中主要是制订教育计划、确立教育方案、选择教育手段和内容、方法上,它主要体现在实施教育前和进行教育过程中。而受教育者作为一主体,其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主、

7、积极、能动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种主体性体现了受教育者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仅表现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化,而且也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反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征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征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定位,如杨芳、田九霞、王锐生等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综合几位学者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第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共存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第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在相互尊重前提下的合作关系。处于该合作关系中的主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第三,教育者与受

8、教育者之间的教育活动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上,而不是教育者的单向活动。第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是建立在批次相互理解、相互融通、相互包容的前提下。所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在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思政教育的共同主体的前提之下,而进行的一种交互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尊重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修正和超越,具有现代性、合理性和时代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价值所在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

9、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5。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养成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具体而言,就是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首先在地位、人格、权利等方面要树立平等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真正贯穿在整个思政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者在施教时从受教育者的心理、行为、兴趣角度出发,本着使受教育者获得自身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受教者把教育者真正当成自己成长成才和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相互尊重、相互

10、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提高。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功能,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有效跨越,充分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只有如此也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一直提倡的一种教育目标。但在实际施教过程中,由于教育者长期处于主体地位,教育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节的组织、到受教育者成绩的评定全部掌控,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服从,而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造性。传统的这种教育面临着“单向度”的危机,要解决这种危机,使受教育者主动、自觉的参

11、与到教学活动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需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交互性关系。主体间性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必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就是要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看做彼此之间的“共在”,而非可以脱离对方的单独个体。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中,从而不断重构、升华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情感内涵。第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相互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是相互碰撞、互相交融的,在碰撞和交融中形成新的视界。如果教育者仅把自己的看法生吞活剥地教给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深入的领悟理解,就不能达到思政

12、教育的真正目的,受教育者也仅仅是表面应付课程而已。第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具有平等性。主体间性要求主体在交往的机会上、交往的过程中都应该是均等的。具体表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都有对问题讨论分析的均等机会,都有自己表达认识的平等地位。在主体间性平等理念的指导下,教育者是“指挥者”,受教育者是“演唱者”,二者的角色不同,但落脚点是一致的,通过平等交流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主体间性有利于改造教育方法,使其人性化 传统教育方法是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上提出的,认为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采取的教学方法多是灌输式的、“独白式”的,这样导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3、来,而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从哲学角度讲教育者是以对待“物”的方法来对待受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这种教育方法其实使主体性教育成了反主体的教育,正如有的学者对道德教育批判的那样“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从物的逻辑无论怎样去强调人不同于物,到头来仍免不了把人理解为非人”6。我们不能用对待“物”的方法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人性丰富的主体,因为人性只有在平等、民主、自由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得到陶冶和提升。因此,教育对主体间性的培养不是靠外部塑造,主体间性要求教育者首先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并与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进行知识的“对话”与情感的沟通。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中,所培养的教

14、育主体才是一种健全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育者在采取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特性,选择可以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交互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采取有准备的提问、小组有(下转66页)(上接18页)准备的探讨。之所以强调受教育者要有准备,是因为如果受教育者没有充分的准备,那么提问、探讨就会流于形式,毕竟受教育者的知识丰富程度低于教育者。当然这样对教育者的要求也自热而然比较高了。不仅仅要求教育者正常组织教学,还要求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兴趣、能力出发,提前准备适当的问题、话题予以讨论,并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能够驾驭课堂,在讨论之后最恰当地总结,使受教育者感到学到了知识、了解了现实、学会了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了

15、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才会真正参与到其中,享受课堂进行中带来的欢乐与成就。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使其综合化 目前思政课程在内容的编排上偏重于政策的宣传,比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所以高校思政课程教材统一,内容抽象。当然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以宣传执政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为主要任务,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同样让本国青年学生了解、掌握国家的政策以及政治基本理论也无可厚非,但在这样一种体制的教育下,不仅没有使受教育者真正得到发展,反而对思政课程越来越排斥,究其原因就是课程内容的编排仅仅从思政的政治性出发,没有考虑到思政的德育功能,更没有考虑

16、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学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四有”新人在根本上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完整性”的人。主体间性在本质上就是对“完整性”的人、大写的“人”的追求,因此思政教育要培养主体间性丰富的人,必须实现课程观的转向,“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向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转向”7。只注重理论、政策的灌输、宣传,这种知识的功利化必将导致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教育要培养主体间性人必须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体现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建构性的特点,使中小学生学会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7,在此虽然谈的是中小学生课程的整合,但同样适用高职思政课的教育。高职思政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必须尊重思政过程自身的机制(政治的宣传与道德的引导),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最终达到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