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709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12.006 教师培训模式是在一定的培训理论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培训目标,培训者、受训者、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诸要素之间形成的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互联网+”环境下,培训模式的多元化成为必然,如何在培训预设中设定更有效的培训模式,是我们曲阳县教师发展中心近年来致力探究的重点。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我们介绍三种培训模式。 一、远程培训 远程培训是以互联网通讯系统为基础,利用远程培训平台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的一种网络培训。2011年始,我县教师每年都参加河北省中

2、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全员培训的承办单位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也参与进来。培训平台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此项培训属于完全线上,管理上相对比较难,针对性要差一些,需要参训者有较强较主动的学习意识,甚至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也成了必要。 2015年,我县承担了 “国培计划”河北省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这个项目的承办单位是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工作坊的形态进行。全程由承办方组织引领,坊主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研修计划,并分阶段逐步实施。工作坊的特点是线上线下相结合,针对性强,能够实现我县教师发展中心提出的精准培训的目标。2016年我县又承担了河北省

3、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承办单位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形态和研修模式也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尤其是线下安排了集中面授,为教师答疑解惑和研修理论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二、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也是有效的培训形式之一,尤其是课改专家的讲座。这些专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学科实践知识,有的还参加过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制订。通过他们的讲座,参训教师对课标的认识把握更加精准,对教材的解读更加细致深入。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每一次邀请专家来我县讲座之前,都会通过调查的方式向参训教师发出问卷,在分析问卷之后,根据广大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设定专家授课内容,再和相关专

4、家进行沟通,确立讲座标题。这些有针对性的专家讲座可以提高参训教师的理论水平,使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升到理论高度。同时,专家的理论还可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力求请每位专家留下课件和联系方式,为参训教师搭建一个通畅的交流渠道。 三、“1+1”模式 “1+1”指示范课加讲座,即邀请名师先做一节示范课,然后进行学科讲座。这是一种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模式。通过课堂案例和课后讲座,解决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这种形式最受一线教师欢迎,尤其是在教学中有困惑的年轻教师。 这种模式的培训,参训教师可以从示范课中学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

5、方法,还可以从专题中学到备课上课甚至把握类别教学和学科教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又要有丰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我们一般会从市、省级讲学团中遴选我们需要的名师,而且每次讲座之后我们都会安排面对面交流的环节,让参训者和培训者直接对话,并且互相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便于今后继续交流。 示范课加讲座的授课教师均为来自教学一线的名师,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从根本上把握课堂和学生需求。他们成为了竖立在我们参训教师面前的一个标杆、一个榜样。在我们举办的各类培训中,这种培训模式最受欢迎,效果也最明显。 有效的培训模式对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致力于教师培训工作,寻求有效

6、的培训模式,这是我们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呢,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培训前做到有针对性 培训前,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广泛征求参训教师的需求和意见,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作为培训教师的内容依据。远程培训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由基层学校确定参训教师。专家讲座要根据参训教师的需求,确定讲座内容。“1+1”培训模式运用前要做好细致调研,了解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前和名师做好沟通,确定讲座方向和讲座内容。 (二)培训中加强管理,优化内容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有了较为成熟的集中培训管理模式,比如“一页纸”管理。“一页纸”管理是将目标所指

7、、时间安排、职责所在、课程安排、生活管理情况等以表格形式直观地展示在一页纸上。“一页纸”管理清晰明确,培训者和参训者对做什么和怎么做一目了然。 优化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有效性最直接的方式。尤其送教到农村的培训,选择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观念很重要。教师培训要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导向,以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和对实施新课程的适应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在这种观念下,优化培训内容,让参训教师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培训后及时交流总结,撰写心得体会 培训后的反思总结很重要。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内化吸收程度,是培训有没有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反思总结,及时撰心得体会,使培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培训,从根本上来说,是用“贯穿一生的教育”来代替“管用一生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需要从长远的需要出发,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