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3219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学习促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思路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态和行为特点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以思想灌输、制度管理为主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以学习成长为前提,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开拓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思路,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大学生党员队伍思想行为特征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现象等通过图文、声像等形象生动的方式直接、快速地展现在大学

2、生面前。大学生党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这些信息的冲击和震荡,多数党员的思想行为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第一,高度认同主流政治价值取向,但党性意识模糊 大学生党员热爱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赞同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认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认识水平有限,对于党的思想理论、组织制度和党员的权利义务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学习兴趣不大,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主动性不够,党性意识模糊。 第二,关心国家社会发展,勇于承担责任,但自我意识强烈 大学生党员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他们积极参与抢险救灾;面对西方媒体对国内事件的歪曲报道,他们主动旗帜鲜明地

3、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更注重实际,反感他人的简单说教,渴望表达自己的声音。 第三,具有一定的服务奉献意识,但更追求个人成功 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具有一定的服务奉献意识,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主动联系群众,倾听同学的意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为广大同学服务。但是也有不少党员,更加注重追究个人成功,在服务群众和个人发展相冲突时,无法摆正位置。 二、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党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入党的时间短,社会阅历浅,理论水平不高,思想容易产生困惑,党员教育不到位,是导致大学生党员队伍问题的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

4、,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不科学、不完善 党员发展的周期长、程序多,任务重,而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大学生继续教育工作相应的考核机制。因此,许多高校将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党员的发展工作上,忽视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以管理、使用代替教育,重思想表现,轻能力培养,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 第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呆板单调 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一般是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文献,教育形式通常是照本宣科,走过场,组织学习教育方式千篇一律,注重形式和过程,不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关注热点,与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和接受习惯脱节,教育收效甚微。 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习促

5、成长,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大学生党员队伍特点鲜明,优势突出,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可塑性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大学生党员需要的角度出发,引导党员以学习促成长,可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实现学习型党员的角色转换,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把尊重党员主体性和坚持教育主导性相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培养和党性修养。 尊重党员的主体性,可以通过面向党员开辟大学生党员教育金点子等活动,或者通过科学分析大学生党员思想和行为特征,了解大学生关注点和欠缺点,制定适当的教育方案。 要坚持尊重党员的主体性和坚持教育主导性相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因过分迎合党员需求而忽视教育效果的问题产生。针

6、对大学生党员关心时事政治,但是又缺乏深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等情况,组织校内专家教授通过开展讲座、网络论坛交流等形式,答疑解惑,以案例解读的模式引导学生党员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习的效果和吸引力。 第二,把建立科学的教育内容体系和探索相适应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努力促进大学生党员学习能力的提升。 引导大学生党员认清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党员主体特点的变化,适当涉猎哲学、历史、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知识。针对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领域的知识,可采用研究型学习的方式,充分运用QQ群、论坛等阵地载体,开展讨论,营造深入思考、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针对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领域的知识,可采用开放式学习的方式,可充分运用网络等媒介,进行信息的收集、提炼和分类整合,可通过知识小竞赛等方式分享学习收获、扩充知识面。引导党员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实现学习型党员的角色转换。 总之,大学生党员教育是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坚持以人为本,以成长成才为目标,激发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将在教育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